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大海丰碑——追记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刘瑞玉院士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08-16  

  在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历史上,有“三次浪潮”席卷全国,其中第二次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对虾为代表的海洋虾类养殖浪潮。引领第二次浪潮的,正是我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原所长刘瑞玉。

  7月16日,刘瑞玉在青岛溘然长逝,享年90岁。这位受人尊敬和爱戴的老科学家,虽然已经离开了他深爱的祖国和人民,但他的科学精神和高尚情怀却永远地镌刻在了祖国海洋事业的丰碑上。(本报今年7月18日三版曾刊发通讯《曾树里程碑 倾情待后生——追忆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刘瑞玉院士》)

  “让餐桌上有更多海洋蛋白”

  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国家需求,惠泽百姓民生,既是刘瑞玉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他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

  青岛胶州湾,蔚蓝色的海面上,波光粼粼,米黄色的快艇,载着科技人员,驶往胶州湾西部浅水区,准备在那里进行对虾放流增殖。

  快艇抵达试验区,还未停稳,科技人员就在甲板上忙碌起来,小心翼翼地将对虾幼苗投放到海水中……

  这是1983年6月,我国首次在胶州湾进行中国对虾放流增殖试验的一幕。指挥放流试验的,是年过六旬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刘瑞玉研究员。看着那些蹦蹦跳跳、拖着标志牌的“幼虾”,成群结队地潜入水下,安家落户胶州湾,刘瑞玉眼中充满了希望……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水产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海洋渔业捕捞生产停滞不前。针对这一问题,曾呈奎院士和刘瑞玉提出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的战略构想,开展了胶州湾海洋环境、资源、鱼虾资源增殖研究,寻找鱼虾资源增殖的途径。他们发现,胶州湾是适于鱼虾种苗放流增殖的好牧场。

  对于在胶州湾进行对虾放流试验,上级部门、学术界、虾农看法不一,部分人疑虑重重,有的虾农甚至说:“大海里放养,一旦跑出胶州湾,那不‘白瞎’了?”

  面对压力,刘瑞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用获得的科学资料断定,放流的对虾在游出胶州湾以后,仍有两个多月不会离开附近海域,可保证绝大部分对虾能够回捕。后来,连续多年种苗放流增殖实验,取得了连续多年的增产效果。

  事后,刘瑞玉说:“科学家不能一遇到阻力就放弃目标,那样只会一事无成。”

  在刘瑞玉等人指导下,1981年我国实现了对虾工厂化育苗的批量生产,促成了以养殖对虾为代表的中国第二次海水养殖浪潮。

  1988年,我国大陆的养虾业年产量达20万吨,居世界首位。对虾成百姓餐桌上的美食,刘瑞玉“让人们的餐桌上有更多海洋蛋白”的愿望成真。

  “不,我来答辩的”

  甘为人梯,刘瑞玉为国内外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许多已成为国内外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他被称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当之无愧的奠基人”。

  2006年12月8日,北京,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申报会上,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的一位委员,见84岁高龄的刘瑞玉院士到场,吃惊地问:“您也来评审(项目)?”

  “不,我来答辩的。”刘瑞玉微笑应答。

  “您这么大年龄,还来申请课题……”话语中,委员报以敬佩的目光。

  当年和刘院士一起进京答辩的,还有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徐奎栋,他俩是“黄海冷水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点及其演变”项目首席科学家。

  黄海冷水团曾生存着中国海特有的冷水性底栖动物,这些动物是太平洋鲱、鳕鱼等黄海主要经济鱼类的天然饵料。刘院士曾于1957年对黄海冷水底栖动物进行过调查。

  “50多年过去了,在当前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加上严重的过度捕捞,这里的生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徐奎栋说,从保障国家水产品供应和人民生活的战略需求出发,刘院士决定针对这种典型海域的生物多样性演变开展研究,一则是希望能够为有关部门建言献策,二则是希望通过项目培养和锻炼青年科技人才。

  资深院士为何上阵争取项目?原来,海洋生物分类学属基础性学科,就像海洋学里的“考古学”,工作很枯燥。上世纪90年代,在国内的研究一度陷入低潮,科研人员青黄不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刘院士亲自上阵招收研究生。他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批年青科技人才的茁壮成长,是我国海洋事业的未来和希望。”

  宋林生研究员是1995年刘瑞玉与相建海研究员共同指导的博士后,如今已成为海洋“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宋林生说:“重新开始招收研究生,对于一位80多岁高龄又久负盛名的院士来说,这几乎不可思议。”

  其实,刘院士更期望自己的学生们能早日成长起来,尽快接好海洋科研的班。

  顺利申请到项目后,刘瑞玉和徐奎栋组建老中青结合的科研团队,针对黄海冷水底栖生物区系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特点展开调研。4年后,项目顺利结题,培养博士生13人,硕士生5人,成功为海洋所海洋生物学各学科储备了后备力量。

  “活着,就要做点有益的事”

  8月11日下午,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生物标本馆四楼,记者在刘瑞玉院士办公室看到,10多个书橱,满满的,都是各类资料;宽大的工作台,堆满了书籍、资料和标本;一台棕色的笔记本电脑,静静地“躺”在沙发上,充着电,随时等候主人开启……

  指着被书籍和资料包围的米色沙发,刘瑞玉的秘书冀晓青说,由于腰不好,刘院士生前就半躺在沙发上,左手托电脑,右手敲字,撰写论文,制作幻灯片。“直到住院前,他每天都在这里工作到很晚。”她说:“刘院士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为我们年轻人树立了一座人生的丰碑。”

  刘院士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包括周六、周日,整天呆在办公室里,探索着海洋生物的奥秘。为节约时间,中午就吃点方便面。办公室门后的橱柜上,至今还放着两三包。他的助手郭琳博士说:“为节省时间,刘老在老伴3年前去世后,再也没有看过电视。他是和时间‘赛跑’。”

  刘瑞玉曾说:“时间不等人,活着,就要为人民努力做点有益的事。为了祖国海洋事业的明天,我想到的只有豁上工作。”

  豁上工作,与时间赛跑,刘瑞玉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就是这样度过的:

  5月20日,硬撑着参加他指导的3名博士生的论文答辩,虚弱得实在撑不住,整个身子趴在桌子上……

  5月24日,患病住院,他让学生们把工作资料、论文送进病房,躺在床上看,看几页,休息一会儿,接着再看;

  5月29日,中科院海洋所举行纪念童第周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刘瑞玉抱病到会,深情追忆了童第周的光辉人生。发言完毕,体力不支的他,由两名学生搀着离开了会场。

  6月14日,捐款100万元,设立“刘瑞玉海洋科学奖励基金”,激励年轻人成才。他花了半分多钟,才颤抖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刘老很早就向所里提出要捐赠设立奖学金。”相建海说,刘老捐出的100万元,一半来自他之前获得的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另一半则是老先生多年的积蓄。刘老家庭经济情况并不宽裕,个人生活极为简朴,儿子儿媳都身患重病。取得家人支持后,他在住院的第一天起就准备好了存款单。

  7月16日5时14分,刘瑞玉呼吸衰竭,安详地合上了疲惫的双眼。为心爱的海洋事业操劳一生的老人,恋恋不舍地走了,像一只春蚕,吐尽了最后一根丝……

  “刘院士是中国海洋界的楷模,也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光辉典范。”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胡敦欣说,刘先生对科学的执著追求,治学的严谨作风,矢志不渝献身祖国的精神,值得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继承和发扬。

  刘院士的博士生肖宁哽咽地说:“先生走了,现在每当经过先生的办公室,总是习惯地回头看一下,房间的灯不再亮了,多想再让他‘骂一骂’……”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