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冯庭玉:2012年专攻南美白对虾工厂化高密度防病养殖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08-15  

  在广东惠东的平海镇,有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他的名号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便开始传遍大江南北,几乎养虾的人都曾听说过,惠东平海镇有位水产养殖“土专家”叫冯庭玉。

  冯庭玉,自1984年始,在28年的水产养殖生产经营中,他努力钻研,无论是养殖中华鳖还是南美白对虾,都钻研出一套成功的养殖模式,成为粤东养殖大户,不仅为自己创造了财富,更带领平海镇的人们走上致富的道路。

  从事水产养殖,冯庭玉并非如外人想象般一帆风顺,但他有着比常人坚韧的品质,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第一次从事海塘养虾,就亏损了。当身边的伙伴都摇头放弃时,他没有气馁,最后还独创了用中草药防治虾病的技术。

  他攻克了“中华鳖高密度高产养殖”的难题,成为粤东中华鳖养殖的第一人。

  在对虾养殖碰上瓶颈之际,他四处奔走打探行情,最后在平海镇租地200亩,投资800余万元,建起24口高标准的高位塘。实行高位塘、高密度无公害养殖南美白对虾,创造了水产养殖界的奇迹。

  他从事水产养殖这28年的历史,是他的创业史和奋斗史。

  2012年,他将再次革新对虾养殖技术,实行小面积高位池养殖,给池塘安装自流式循环水系统,实行全自动化养殖。并打算实行工厂化高密度防病养殖,将南美白对虾养殖工厂化。

  初涉水产行业

  冯庭玉在涉足水产行业之前,是一名小小的木匠,谁会想到,这个与水产行业风马牛不相及的小木匠,后来居然在水产江湖中掀起那么大的波浪。

  没入水产行业之前,冯庭玉是一名木匠工。中学毕业后,冯庭玉子承父业(父亲是当地较有名气的木匠师傅),走上了学艺之路。他的手艺和人品都受到乡亲们的称赞,木匠这份活倒是让他一家过上温饱的日子。

  在1980年以后,我国农村改革步入正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发展多种经营”成为时尚话题。平海镇政府鼓励农户进行海水对虾养殖。在头两年海塘养虾试点中,养殖户都赚了大钱。冯庭玉有一次在给镇属企业开发的海塘做木匣门时,无意中得知,养对虾每亩竟有数千元的高额利润!当天晚上,他失眠了。

  看着自己生活的四面土墙,再对比养虾大户豪华的小楼房,冯庭玉最终决定投入到养虾这个诱人的新兴产业中去拼搏一番。次日一早,他用自己做海塘匣门的3000多元工资当作海塘承租押金,并联合几个人与镇里签订了120亩的海塘承租合同。

  初入虾类养殖行业,由于没有经验,几个合伙人只能跟着前几年养过虾的人依葫芦画瓢地做好每项工作,利用潮汐换水,按时投喂饲料。但是到了捕虾的时候,产量却没有别人的多,卖虾的收入,除了海塘承包款,饲料成本,银行贷款利息,几个人辛苦了一年,不但没有赚到一分钱,而且还亏损了661元。

  “661元这个数字清清楚楚地记在我的笔记本上,永远都忘不了。”冯庭玉回忆起往事时,似乎有无限感慨。

  第二年,虾苗投放以后,许多虾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虾病,严重的已出现大批死虾的情况。特别是养殖密度大的海塘损失更是严重,连水产科研部门都手无足措。

  冯庭玉那时就想起,父亲经常用一些草药为人治病的情景,于是他立即到附近的山上去采集有清凉、消炎功能的草药,煎好后泼洒到一个塘内试用。没想到,两个多小时后,草药起作用了,虾塘状况有了好转。于是他连夜煎了几大锅草药水,泼洒到虾塘里,使虾塘平静地度过了危险期。从此他不时地用自己配制的中草药方剂进行虾病防治,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冯庭玉每天都仔细观察虾苗的生长变化,并写下养殖日记,以备以后进行参考。“现在看回自己写的那些笔记,有时候会觉得以前的做法很可笑。”冯庭玉笑着说。尽管对于现在的冯庭玉来说,熬制草药的做法看似稚嫩,但却独创了用中草药防治虾病的技术,并为他创造了很好的效益。

  1986年,冯庭玉的虾塘养殖态势很好。在捕捞的那天,海塘边上站满了人,大家都想看一看他养的虾,产量能达多高。据悉,当时的海涂土塘,一般亩产在250-300kg,虾苗成活率在60%左右。

  一网拉起,全场欢呼。一口只有18亩面积的海塘,竟然捕虾10000多kg,亩产超过了500kg。经估算,他的海塘虾苗成活率达到85%以上,成为当时养虾行业的奇迹。他也成为粤东地区养虾业内公认的“土专家”。

  在冯庭玉养虾致富的事迹推动下,平海镇及周边地区掀起了一股养虾热。养虾规模得到空前发展,仅平海镇的养殖面积就超过四千亩。

  惠东中华鳖养殖第一人

  从养虾到养中华鳖,转养品种,一切需要重来,他却照样养出了自己的名堂,愈发朝着成功的大门靠近。

  1989年,虾价一落千丈,虾农辛辛苦苦养出来的虾,却卖不到一个好价格。整整一年,对虾行情不容乐观。

  对虾养殖这条路还能继续走下去吗?

  这年,冯庭玉奔赴深圳、珠海、广州等水产品交易市场和珠三角地区的一些水产养殖场考察。经过一个多月的走访,终于有收获。他发现甲鱼的市场价格很高,而且在珠三角地区还没有人进行人工养殖。于是,一个人工养殖甲鱼的想法跃入了他的脑海。

  二话不说,冯庭玉马上开始着手人工养殖中华鳖的工作。 冯庭玉自己动手做木模架、浇制水泥板、安置防逃墙,用水泥浇铸混凝土板的方法建好养殖场,然后从湖南以每公斤180多元的价格引进野生亲鳖,总投入达90多万元。

  为了养好中华鳖,他保持与国内第一位养鳖专家游洪涛教授联系,向他咨询中华鳖的生理习性及生长特性,如亲鳖饲养管理到亲鳖雌雄搭配比例,还有模拟自然安静的产蛋场所制作,以及种蛋收集与孵化,幼鳖的饲养与管理等等。

  丰收那年,冯庭玉的中华鳖养殖场当年收回投资成本,并且每个股东分红几十万元。

  在当时,养一只甲鱼的收益,等于种一亩水稻的收益。

  尽管中华鳖养殖的高效益虽然诱人,但是养殖场的建造等各方面的成本投入也惊人,如何才能降低养殖成本呢?

  常规管理每亩水塘放种800-900只。能否在同等面积下,加大养殖密度,扩大养殖效益呢?这在当时还没有人敢于尝试。这给冯庭玉提出了一个新课题,于是他决定,在自己的养殖场进行中华鳖高密度养殖试验。

  他在自己的养殖场选了一个5亩面积的水塘,进行了比常规养殖高出3倍量的高密度养殖试验。按当时中华鳖的种苗价格,一口5亩面积的水塘投15000只种苗计算,就要近30万元的代价。

  冯庭玉为了做好中华鳖高密度养殖的技术观察,开始一段时间每天到塘边巡察6、7次,结合天气、水温、并把每次幼鳖的活动情况记录在案。过了几个月后已经养成中鳖了,他每天还要观察2次以上,并作好观察记录。

  在他精心照料和科学管理下,他自己立项的“中华鳖高密度防病高产养殖技术”课题最终获得成功,并得到了有关水产专家的肯定,这项技术也成为中华鳖养殖领域一项宝贵的财富。

  重返对虾养殖行业

  成功并非偶然,它总是会青睐那些有想法的人。这个想法,就是南美白对虾“高位塘”养殖。

  1999年,冯庭玉应邀前往海南一家甲鱼养殖企业会诊中华鳖种群的无名病。在这里,他惊喜地发现,这家企业建的水塘是可以排干塘水、晒塘消毒的高位塘。

  突然,他想到,这种高位塘的养殖模式是否可以应用于对虾养殖行业呢?

  回到平海镇后,他借鉴海南某养殖企业的高位塘,结合水流物理特性,自己设计了面大底小的圆形结构高位塘。冯庭玉介绍,建这样的高位塘,土地利用率是低了些,但是有许多优势方形塘是达不到的。以前海塘养虾,是利用潮汐进行换水,虾塘内对海水的传染病毒就无法控制。高位塘可排干塘水,进行晒塘消毒。用抽水泵抽海水,海水经过过滤池,再经过消毒,然后才流入塘内培水,避免海水直接进入塘内,减少外来病毒感染。虽然建高位塘的生产成本相对高些,但是保证了水体安全。圆形的水塘,没有死角,在换水中可以换得更好。而且,圆形塘有水冲击就会形成回流,虾在塘内就会逆水进行游动,这样可以增加它们的活动量,增强虾的体质。

  当时,南美白对虾从台湾被引进大陆,长势好,并且不易感染病毒。经过考察,冯庭玉下决心利用这种高位塘,养殖南美白对虾。

  很快,经过多处地形的考察,冯庭玉选择在三姐妹岛屿相对的这块土地建立自己的养殖场——广东省三姐妹无公害养殖场,与几个股东合股,先期投入800多万元建起了24口高标准的高位塘。

  由于南美白对虾比较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加上养殖场员工的精心管理,第一批虾苗饲养3个月就成功出塘。平均亩产达到1000多kg,最高的单产达到1500多kg。

  “高位塘、集约化南美白对虾无公害防病养殖”课题研究成功,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界特大新闻,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冯庭玉的名字响彻了大江南北,高位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技术也慢慢推广开来。

  继续钻研新技术 筹备工厂化高密度防病养殖

  1998年,冯庭玉高位池养殖的水泥塘面积大小为6-8亩,据冯庭玉介绍,2012年最新版本的高位池塘面积大小约两亩半。这两年来,冯庭玉还在高位池塘旁边装上自流式循环水系统,“以后的养殖工序全自动化,因此池塘越小越好管理,观察也会比较方便。”

  自从2010年开始,冯庭玉已经鲜有参与政府部门的活动,“现在的我就想专心养虾,不再搞别的东西了。”他在平海镇已经找了一处1000亩左右的场地,筹备搞工厂化高密度防病养殖。据他介绍,新养殖场每个池塘的面积大小为60-80㎡,每平方米投放15斤虾(30头/500g的规格)。

  人生要懂得“加、减、乘、除”

  冯庭玉做人的宗旨是要谦虚,永远保持一颗小学生的心,才会对事物有所追求。他的人生“加、减、乘、除”论,也值得细细品味:“加”,是要学习他人的优点、长处,并融合到自己身上;以他人为镜,摒弃自身的不足,脱掉一层又一层的陋习,是谓“减”;“乘”是指遇到成功的事例,要迅速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以加倍的速度发展自己的事业;“除”,冯庭玉借鉴于管理上,他把公司复杂的管理分配到人,每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实现“公司管理,人人有责”,从而为他在技术创新上腾出了大量的宝贵时间。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