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强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两个基地内一片忙碌,就在两个多月前,特地请来的水产专家们陆续到达,他们开始为生活在这里的一群人工养殖娃娃鱼逐一检查、筹备人工授精事宜。
人工授精一旦开始,即意味着经历过产卵、孵化后,这里又将迎来一大批娃娃鱼种苗。仅2011年,永强公司就孵化了近40万尾娃娃鱼。而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全国娃娃鱼存育量达400万尾,而市场消费量每年约20万尾,存育量是消费量的20倍。新一批人工繁育的娃娃鱼出生后,势必壮大娃娃鱼存育队伍。
供求比达20:1!
那目前人工养殖娃娃鱼的利润如何?相关人员表示,目前市场的普遍认识为——一尾5厘米的种苗3年后价格能翻近5倍,餐桌售价更高,最高甚至可达3000元/斤。因此,大量企业不断涌入这一产业,在浙江,目前通过审核认证的大鲵驯养繁殖单位共33家,其中4家于今年审核通过;大鲵经营利用单位4家,其中2家拥有孵化技术;相关的利用单位(包括饭店、会所等)则更多。
随着养殖娃娃鱼市场愈加兴盛,“蛛网效应”怪圈或将逐渐缠绕这一产业。
普遍存在于农业领域的“蛛网效应”,指的是在供应量不敌需求之时,价格上涨,然生产量的加大又会导致价格下跌,价格下滑后,生产量也下降,价格继续回升,如此循环起伏。为此,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醒:倘若不注意市场容量和消费群体的培育,导致成鱼难卖,价格大跌势在必然。不仅仅是人工养殖娃娃鱼产业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在其他高低端农产品领域,如肉类、大蒜等,这一现象也并不罕见。
记者了解到,目前娃娃鱼价格已出现下滑势头。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商品娃娃鱼的利润最大跌幅甚至达到了70%,价格从去年的1500元/斤跌到了如今的600元/斤。倘若售价接近或低于300元/斤,产业或将面临洗牌。
由一尾娃娃鱼催生出的新生产业链,正将触角伸向孵化、养殖、经营、利用等不同方向。
有媒体大呼其“钱景光明”,但现状究竟如何?本报记者近日走访了众多企业、经销门市部、餐馆后发现,看似蓬勃的发展势头下,商品娃娃鱼将游向何方,急需从业者冷静思考。而对于农产品领域而言,如何摆脱“蛛网”缠绕,更需要企业、政府等不断思索。
一尾5厘米的种苗3年后价格能翻近5倍?
餐桌最高售价可达3000元/斤
走进建国北路上的永强大鲵水产门市部,一股淡淡的鱼腥味扑鼻而来。左侧的池子里,安静地伏着几条娃娃鱼。
“这些娃娃鱼已有三四斤重了,能卖到900元/斤。”门市部经理王迪告诉记者。而那些将近2斤重的娃娃鱼,在3年前,不过是一尾5厘米长的种苗,售价400多元。记者算了笔账,以900元/斤计算,2斤重的娃娃鱼可卖到1800元/尾,相较于之前的种苗售价,身****了将近5倍。
不一会儿,有人前来购买,四五斤重的一条娃娃鱼,900元/斤,花费近4000元。“这些是熟客,他们是替酒店买的。当然,有些酒店为了提升档次,也会选择将娃娃鱼养殖在显眼的橱窗里。”
这仅仅是作为商品鱼的售价,倘若经过清蒸、红烧、炖汤等加工方法,娃娃鱼售价远远不止这个数。永强大鲵馆的前厅经理吴燕介绍说,以最小份的娃娃鱼炖盅为例,其售价是228元/盅,原材料是40g娃娃鱼肉、10g娃娃鱼皮、15g娃娃鱼骨头。“这个售价并不算贵。”吴燕说。
可想而知,当娃娃鱼被搬进各大酒店,其身价或许更高。浙江一大型娃娃鱼驯养繁殖企业的陆经理告诉记者:“最高价格曾被抬到过3000元/斤,可见这一产业的利润之大。”
“别看这些娃娃鱼价格很高,但它们也金贵得很。”王迪说,对于养殖的娃娃鱼而言,公司往往喂其新鲜的草鱼苗、小虾、泥鳅。因此,这些人工养殖的娃娃鱼味道更鲜美、营养价值也更高。浙江一大型娃娃鱼驯养繁殖企业的陆经理也同意这样的说法。因为娃娃鱼喜阴怕亮、喜静怕闹、喜洁怕脏,对水质要求非常高,故公司选择将最大的养殖基地搬到神农架(神农架是娃娃鱼天然的故乡,自然环境、气候、水质等都非常适合其生长),待其长到1岁左右,再送往杭州养殖基地(包括玉泉、瓶窑等地)进行饲养。
看似“钱”景光明,商品娃娃鱼价格却在跌
“蛛网”束缚使利润最大跌幅达70%
娃娃鱼的利润之大,让不少企业开始选择往这方面发展。打从1996年孙海强开始养殖娃娃鱼起,短短十几年,浙江的娃娃鱼驯养繁殖单位就扩张到了33家,这一关注度并不高的产业正在实现高速发展。
伴随着进入者愈多、消费市场扩张慢,商品娃娃鱼的售价却在逐渐下滑。记者从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去年这个时候,商品娃娃鱼的出场价为1500元左右/斤,目前已下降至600元左右/斤,跌去了近70%的利润。
“价格下跌的根本原因在于产品供应量远远大于市场消费量。”该局渔政渔监处副处长纪志康说,目前全国娃娃鱼存育量有400万尾,而市场消费量每年大约20万尾,存育量是消费量的20倍。由于一些省份把娃娃鱼养殖作为一种致富手段,前些年大力推广养殖,却没有注意市场容量和消费群体的培育,导致现在成鱼出来,却很难卖出去,价格大跌势在必然。
对此,浙江永强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海强有着不同的看法。“400万尾存育量应拆分计算,其中包括4个年龄段的鱼,一般来说,企业不会选择将过于幼小的娃娃鱼销售给驯养繁殖单位。同时,今年经济形势对高档消费品市场的开拓也有着很大影响。”
那么,商品娃娃鱼利润跌幅真有70%如此之大?孙海强说:“对于那些驯养规模较小或急于抛售的单位,跌幅或达到70%。”对于永强而言,情况相对乐观,价格从去年的1100元/斤跌到了今年的900元/斤,跌幅近20%。“但这或许并不是坏消息,公司也希望能够把价格稳定下来,让更多的人能吃得起娃娃鱼,实现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孙海强说。
不少驯养繁殖企业还在“蓄势待发”期
餐饮利用单位或成最大赢家
在浙江省,由于拥有娃娃鱼《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的企业仅4家,那么,对于其他29家拥有驯养繁殖权、却尚未取得经营利用权的单位,他们的娃娃鱼将何去何从?
“那些已取得《驯养繁殖证》的养殖单位,条件成熟时也将陆续取得《经营利用证》。还有不少驯养繁殖单位与经营利用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娃娃鱼养成后由经营利用单位回购。”渔政渔监处副处长纪志康告诉记者。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部分企业目前还处于“蓄势待发”期,并未从中得到盈利。
杭州宝娃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马伟华的养鱼灵感,来源于2009年电视上看到的一套创业致富节目。于是,他从陕西买来30尾种苗,请教了相关专家后开始养殖,目前他养殖了200多尾娃娃鱼,最大的一尾有四五斤重。但马伟华却说,因为没有取得经营利用许可证,他还没从中获利。“因为娃娃鱼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想要从中盈利,估计至少得再等上两三年。”
那么,对于整条娃娃鱼产业链而言,孵化企业、驯养企业、经营利用企业、餐饮单位等,谁将成为最大赢家?
浙江一大型娃娃鱼驯养繁殖企业的陆经理说,对于驯养繁殖企业而言,由于种苗价格较贵,再加上娃娃鱼存活率很难达到100%、物价人工成本的存在等诸多因素,回购价减去成本后,利润空间约为40%;而对于经营利用企业而言,批发销售价减去回购价,利润一般在20%-30%间。
“真正最大的赢家应该是那些餐饮利用单位,加上辅料、配菜,其利润空间将达到70%-80%。”陆经理说,这只是预估算,随着供需量的变化、地域分布的不同,数据将发生一些变化。
出场售价若低于300元/斤
产业或临“洗牌”
蒸蒸日上的娃娃鱼行业,风险其实也并不小。以病害为例,2009年,外省某地区的一场病害使得河流上游水质受污染,导致几个村的人工养殖娃娃鱼在短期内死亡。“正因为如此,每年我们都会对娃娃鱼进行疾病预防,一旦发现不良状况,立刻隔离,减小病害造成的风险。”杭州永强水产门市部经理王迪说。
“但是企业最大的风险还在于产品销售。”渔政渔监处副处长纪志康说,虽然商品娃娃鱼的售价有所下跌,但是若能稳住600元/斤的价格,除去各类成本,依旧属于暴利行业。若价格稳定在300-500元/斤,企业仍能实现盈利。
“对于养殖企业来说,其能承担的成本依旧是有底线的。倘若售价接近或低于300元/斤,娃娃鱼产业会出现一次重大调整,面临重新洗牌。”纪志康说。
但总体来说,浙江省的娃娃鱼养殖与湖南、湖北、陕西等地区的养殖存在差异,一些养殖大省走的是“大户带小户”、“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浙江娃娃鱼养殖走的是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道路,企业实力较雄厚,经营理念相对先进,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可能会在大调整中处于优势地位。
然而,对于那些迫切想要进入该行业的人来说,也需三思而后行。
王迪表示,曾有人打电话向他咨询,表示想进入这个行业。王迪的回答是,这个行业人工繁殖技术要求高、盈利周期长,且只有达到一定养殖数量、规模的企业才能拥有经营利用权。尽管娃娃鱼的营养价值高、盈利空间也挺大,但对于盲目跟进的人来说,难免可能“翻船”。而作为农业行业,进入者过多后,也会使行业发生“井喷”,届时价格会怎样走向、企业会面临什么新挑战,都很难预测。
“娃娃鱼搬上餐桌”是否提倡暂难定论
开发与保护需辩证认识
自从人工养殖娃娃鱼搬上餐桌起,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会问,娃娃鱼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吗,搬上餐桌的行为合法吗?永强大鲵馆的厨师长段柏高回忆,打从餐馆于2009年6月开业起,这样的质疑声还真不少。
记者从省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指出:国家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采用许可审批制度,国家保护依法驯养繁殖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根据这一规定,农业部和各省相继出台了有关水生野生动物特许利用的配套政策,为合法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铺平道路。要将娃娃鱼搬上餐桌,前提是这个娃娃鱼必须是人工驯养繁殖的子二代及子二代以后个体,或人工驯养繁殖的子一代大鲵经专家组鉴定为不孕不育的个体或伤残且不可康复个体。擅自驯养、经营的个人或企业,一经发现,要受到渔业执法部门的相应处罚。
那么,搬上餐桌的行为是否应该提倡?渔政渔监处副处长纪志康认为,还是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比较好。娃娃鱼在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将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发展娃娃鱼产业,必须准确理解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大鲵种质资源,而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永续利用。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要求,目前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正在制定新措施,即要求取得经营利用许可证的驯养繁殖单位,每年按年度经营利用尾数的1%(最多不超过200尾),捐赠大鲵苗种或等额资金用于大鲵增殖放流,以补充和恢复野外自然资源。纪志康说:“这一政策或于2013年开始实施,目的在于鼓励经营利用企业在盈利的同时,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农产品如何挣脱“蛛网”束缚?
除延长产业链、树品牌外,或可通过组织化对抗风险
娃娃鱼的价格起伏并非特例,在农产品行业中,由市场机制造成的价格起伏随处可见。例如大蒜,两年来,其价格经历了从暴涨到暴跌,再到暴涨的过山车行情,伤害了一些从业者及消费者的利益。那么,在娃娃鱼这一高端农产品逐渐体现“蛛网效应”后,我们不禁要反思:如何才能挣脱“蛛网”或减轻其带来的束缚,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延长产业链、关注农产品深加工或许是一条新出路。
永强大鲵水产门市部经理王迪告诉记者,门市部于2010年2月开张,当年营业额就突破了百万元大关,2011年更是实现翻倍增长,2012年前7个月,营业额依旧处于平稳走高趋势。然而门市部销量火爆的不仅仅是商品娃娃鱼,还有一个半成品的养生套餐。王迪拿出一份包装好的套餐,40g大鲵肉、10g大鲵皮、15g大鲵骨、195g固化高汤、一小袋生粉,售价198元/份。“过年的时候,有些单位一订购,就能订上好多。就拿去年的一个温州老板来说,他在酒店吃到了娃娃鱼,发现味道不错,就干脆定了300份,给员工们当年货。”
这意味着,娃娃鱼的经营利用正在朝着深加工方向迈步。王迪说,公司预计明年上市,目前券商已入驻,而如何发展深加工,公司正在讨论中。“初步考虑会往保健品、化妆护肤方向发展。”王迪举了一个娃娃鱼鱼油的例子,经过简单的加工去腥味后,它就能对治疗冻疮产生非常好的效果。
“娃娃鱼市场想要扩展,终端消费者在其中占据的比例必定非常大。”王迪说,未来的商品会考虑往商场、超市进军,目的是让更多人能享用到人工养殖娃娃鱼所带来的功效。
浙江一大型娃娃鱼驯养繁殖企业的陆经理也表示,公司正在计划往深加工方向发展。“据某大学相关检测报告显示,娃娃鱼的肌肉蛋白富含17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氨基酸总量近93%;娃娃鱼的皮中又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总量也高达近64%。”陆经理说,将娃娃鱼深加工产品打入高端市场,如销售用娃娃鱼制成的蛋白粉等等,既能更好地推广其保健作用,又能将客户直接拓展到每一位消费者。
此外记者也发现,在网上,娃娃鱼深加工产品的店铺早已诞生。以一家名叫“金鲵娃娃鱼”的店铺为例,其创店时间为2010年8月,销售的深加工产品共8个种类,主要包括营养产品(如娃娃鱼长寿面)、保健品(如蛋白胶囊)、美容护肤品等。不仅如此,搜索“娃娃鱼长寿面”,也能看到相关的26件宝贝。销售数量虽不大,但这一现象的出现,无疑表明着娃娃鱼深加工产品正逐渐发展。
这是企业挣脱束缚、谋求更大利润的方式。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系副教授金少胜认为,如何挣脱“蛛网”束缚,对农产品而言,必需品和非必需品也应该分开考虑。如果该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如小麦、大米,当其价格跌至一定水平时,国家会采取一定措施(如以保护价格进行收购)来干预市场,防止生产者的积极性被挫伤。企业除了随市场价格进退外,还可以采用期货市场来规避风险。倘若该农产品是非生活必需品,如娃娃鱼、绿豆、辣椒等,其价格随市场波动是很正常的。当产品过了成长期、进入成熟期后,企业可以考虑树立品牌,争取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时候政府通常不会进行干预。
“此外,产业还可以通过组织化来对抗风险,由一家龙头企业来引导整个行业。”金少胜补充道。虽然浙江娃娃鱼市场的规范程度很高,但是由于全国市场是流通的、开放的,所以这一举措依然显得很有必要。
倘若有企业想进入娃娃鱼行业,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金少胜说:“地方政府需向其充分介绍该产品,做到信息的透明与对称,但最终的决策者,依旧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