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鳍蝙蝠鱼是今年新发展的海水养殖新品种,俗称“燕鲳”或“尖翅燕鱼”,原多作为观赏鱼类养殖。近年人工繁殖成功,种苗供应充足,养殖户开始进行养殖。由于燕鲳生长迅速,肉质鲜美,市场价格较好,深受养殖户喜爱。作为一种新开发的水产养殖品种,燕鲳病害防治技术尚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一些疾病发病机机理不明确,当病害一旦发生,其危害往往形成较大损失。现就今年七月发生的一个长鳍蝙蝠鱼病例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7月3日,北海铁山港海水网箱养殖户提供病鱼燕鲳十条,自述近来鱼类死亡明显增加,渔排各口网箱均有死亡现象出现,整个养殖区域有大规模死亡迹象。鱼摄食减少,但外表健康、体色正常,不知什么原因导致燕鲳死亡。
二、检查情况
目检:病鱼外表完好,体色正常,两眼正常,鳃丝色彩正常,未发现体表溃烂,脱鳞现象,肛门略有红肿迹象,但红肿程度轻微。
镜检与解剖:腮丝完整,无发现寄生虫;体表鳞片略有脱落,但皮肤完好,未发现肌肉红肿或出血;肝脏正常,其他器官也正常无异样;肠道肿大、有红黄脓液,变空,无摄食,间或有套叠现象。
病情询问:询问养殖户发现鱼整体摄食缓慢,很多不摄食。该养殖户平常喂料很少,补充营养类的维生素也很少。零星死亡时,养殖户大都采取随机弃放海区,导致海区交叉感染现象严重,养殖户对于肠炎认识不深,总感觉肠炎不会怎样,平时预防的意识不强。
细菌培养:使用细菌培训皿进行细菌培养观察。在肠道中取脓汁进行细菌培养,7月4日进行细菌分析,可以确诊肠道脓汁为嗜水气单胞杆菌菌落。
三、确诊与防治方法
确诊:结合鱼体解剖与细菌培养结果,可以确诊此病害为严重肠炎,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杆菌。诱发此病原因为投料过多,消化不良引起。
预防:提高营养预防意识,平常饲料拌一些多维,不定期投喂多维和大蒜素,连喂4-5天,每天投喂2次,可以有效预防此病。另外,投喂膨化配合饲料时,先用淡水适当软化饲料后,再行投喂,也能取得良好效果。
治疗:用肠炎灵和诺菌素(恩诺沙星复方制剂)一起拌饵投喂,每公斤饲料拌肠炎灵10克、诺菌素10 克连喂3-4天,每天2次,之后适当投喂微生物制剂——保肠安、多维,促进病鱼恢复。
效果:7月7日,进行询问,可知治疗效果明显,死亡已基本停止,摄食正常。
四、小结与分析
燕鲳作为一种新开发养殖品种,饲料营养配比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现在投喂饲料基本上使用金鲳饲料,并没有专门按其食性研究生产的饲料,使用过程出现消化不良而诱发的肠炎值得我们高度注意。
另外肠炎有急性肠炎和慢性肠炎,急性至死率很高,往往导致急剧的大量死亡。慢性持续时间久,慢性肠炎则导致生长缓慢,饲料系数增加。慢性肠炎得不到有效处理,有时会转化为急性炎症,死亡迅速增加。
我们要正视肠炎这一问题,平常多拌些多维(如富含B族维生素),大蒜素、以及增加肠道有益菌。平常多做预防工作,发现病害及早治疗,有利于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