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连续数月的养殖记录,50岁的王丹(化名)大大地叹了一口气。这个与奶牛常年打交道的山东女子虽不炒股,却也明白股民们所言的“熊与牛”。在她本人看来,2012年就是养牛的“熊市”,早在今年4月份就已经开启。如今奶价虽然处在今年次高位,但艰难的财政状况让她烦心不已。“34头奶牛,34万,一次性清空。”8月7日,王丹告诉记者。
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淄博市张店区傅家镇一养殖场一次性卖出40多头奶牛。而在广饶与临淄交界处的一家小奶牛场,有奶农因入不敷出,被迫杀牛。
养牛10年起伏
10年前的5月,对于王丹来说,是个特别的月份。当月,凭着“买断工龄+亲友凑拼”的20万元,她购进14头奶牛。自此,养奶牛,开个养牛场,成了她的梦想。
有此梦想的并非王丹一人,尤其是淄博出台《关于大力开发秸秆资源,加快发展养牛业的决定》和国家农业部万头高产奶牛胚胎移植工程在高青县黑里寨镇实施的世纪之初。在官方引导的、以高青为中心向四周迸发的养牛热情中,王说,自己身边正式养奶牛的亲友不下十多个,而每头奶牛价格也从2002年的“一万四五”飙至2003年的“两万元”以上。
养牛“大跃进”的弊端在2004年-2005年显现。王丹回忆起来,至今仍心有余悸。1.8元/公斤左右的奶价加之行业的恶性竞争,一个月赔数万的案例比比皆是。
临淄区齐陵庚源晨收购站站长刘志杰称,“撤离”使得大量的奶牛被抛售,2万元每头的奶牛,不到一年跌至5000元每头。如果当时王丹也撤离,至少要赔16万。巨额赔款堵住了她的退路。随后2006年-2007年,市场在疗伤中度过。王丹说,尽管当时的原奶价格一直在2元/公斤左右运行,但“好在饲料价格、人工成本不贵,钱可以慢慢赚。”
进入2008年后,由于前期养殖户的撤退使得市场供应量锐减,原奶价格直线攀升,当年4月达到3.5元/公斤。攀升的原奶价格一度引发蒙牛、伊利等在高青、临淄“抢奶”。
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导致原奶到10月已跌至1.9元/公斤,卖牛、杀牛者大有人在。此时,尽管王丹也曾动过卖牛的念头,但并未还清的债务阻止了上述念头,“我一定要撑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进入2009年6月,市场慢慢好转,临淄康润养殖社的李玉红称,同年11月,“抢奶”风暴再次出现。此后的2010年-2011年,原奶价格也从2.5元/公斤攀至去年最高点的3.1元/公斤左右,但与之伴随的却是高成本这个悬挂在奶农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本成本账
事实上,高成本的压力早已在2009年下半年就已经显现。以奶牛养殖中使用的成品料为例,自2009年7月开始就进入了上涨通道,前述临淄养牛户李玉玲称,2008年还只有2000元/吨的成品料到了2009年11月,就高达2260元/吨,随后的2010年2300元/吨,2011年2350元/吨
进入今年以来,成品料的涨势更为迅猛。刘志杰证实,截至目前这一饲料品种已攀至2450元/吨。
上述的说法也在淄博恒生饲料厂得到证实,“别的不说,仅豆粕一例,每年都在上涨,今年涨幅更为明显,4月份还为1.66元/斤(3320元/吨),到现在高达2.15元/斤(4300元/吨)。”这家饲料厂负责人张琳表示。
饲料价格攀升的同时,高昂的人工成本也成为众多养殖户无法承受之重。现在,虽然原奶价格并不算低,但人工的成本却高得让她望尘莫及,“2000元月工资不一定能雇到人。”
而据临淄一大型牧场的场主介绍,现在牧场里除粪工1500元/月,喂牛工近2000元/月,而技术型工人要4000多元/月,牧场仅工资一项每月就要支出近4万元。
往年6月才是奶市“淡季”,今年4月,“淡季”提前到来,原奶价格从去年3.1元/公斤滑至目前2.95元/公斤,虽然如此,但原奶价格仍处在今年次高位。
采访中获知,王丹目前饲养的34头奶牛,仅17头产奶,“即使按每头产奶奶牛日产奶量为20公斤、每公斤奶2.95元/公斤计算,每日能卖1003元。”仅饲料成本一项,她就需支出900多元。“要是算上医疗、水电费、人工等其他成本,直接赔了。”
奶农在杀牛卖牛
为控制成本,王丹只能起早贪黑独自照料34头奶牛。实际上,“辛劳”并不是最为糟糕的事情。进入今年以来,坏消息接踵而至。除了奶业“淡季”提前到来,经济增速放缓致使国内乳制品的消费不断萎缩。
而另一方面,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使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缺乏信心,终端市场上国外乳制品占据了优势,导致国产乳制品滞销。“重重因素推动下,本就收购鲜奶积极性不高的乳企又开始限购原奶。”高青奶业协会一分析人士表示。
乳企也有自己的苦衷。国内一知名乳业公司的市场部人士表示,受国际进口奶粉冲击,公司积压奶粉数量不断攀升,如果按照成本31500元/吨、销售价格只有23000元,每销售一吨就亏损8000多元。
内忧未除,外患又至。“由于国外大包装奶粉更具价格优势,当前进口大包装奶粉每吨为2万元左右,价格比国内低得多,这对国内奶源造成巨大冲击。”业内人士指出,2008年,中国奶粉进口量为14万吨,2010年增长至48万吨,今年前4个月已达23万吨,全年有望达到60万吨。
乳企的不景气向养殖户不断传递的同时,有消息称,目前,蒙牛等部分乳企又对1.5吨和1吨以下小奶站分别亮出停供“红牌”。多重压力助推下,养殖户卖牛甚至改行的案例再次发生。刚刚过去的7月,张店傅家镇一养殖场一次性卖出40多头奶牛。而在广饶与临淄交界处的一家小奶牛场,因入不敷出,被迫杀牛。
卖牛、杀牛现象的出现引发了淄博奶牛养殖行业的担忧。上述高青奶牛养殖协会的分析人士称,如果更多的养牛户受短期市场的波动做出不理性的选择,随着原奶供应量的减少,不排除未来“过剩-杀牛-短缺-涨价-养牛”的周期性怪圈将再次出现。
时值中午,王丹给奶牛们送去“午饭”。这是34头奶牛在王丹家“最后的午餐”,“下午牛贩子来看牛,只要不低于33万,我就甩手转行。”王丹信誓旦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