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正大集团多位高管携带一项百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来我省寻求合作。该集团中国区副董事长白善霖表示,山西畜牧业的先天优势和政策环境对投资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的确,近几年我省生猪产业正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全省生猪养殖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据省畜牧局统计,近3年我省用于生猪产业的各项补贴和奖励逾4亿元,直接拉动社会投资60多亿元。2011年,全省生猪养殖总量突破2000万头,产值达188.2亿元。
囿于农家院,每家三两头,家庭养殖方式在几年前还是我省生猪产业的普遍形态。而今这种传统低效的养殖模式已成历史,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企业、养殖小区成了全省生猪养殖产业的支柱。目前,全省年出栏万头以上猪场有115个,而且还培育出年出栏100万头和30万头的大型养殖企业。在这些养殖企业中,且不说投料电脑控制、粪便无公害处理等高科技手段,仅那些红墙碧瓦、整齐划一的猪舍就足以见证我省生猪养殖的产业升级。
扶持重点,板块发展,这是我省近几年生猪养殖业呈现的又一特点。
按照“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布局,我省选择了一批基础好、示范性强的村作为生猪养殖“一村一品”示范村,在资金和技术上予以扶持。县的层面上,则选择产业规模靠前、生产基地较为集中、龙头企业基础较好的养猪大县予以奖补。壶关县过去在长治市都不算养猪强县,在奖补政策激励下,2011年仅万头猪场就新建了11个,生猪饲养量增至30多万头,一跃成了全省的生猪养殖大县。传统生猪养殖大县(市)高平市,近几年每年都拿出1000万元支持养猪企业升级提质,这不仅使全市生猪年出栏量突破了百万头,更培育出了11家农业部无公害认证养猪企业。由于养殖大县的不断涌现,在我省晋东南地区,跨区域、规模化、集群式生猪产业板块已显雏形。
经过多年发展,我省生猪养殖体系正在趋于完善。目前全省共建成生猪原种场12个、生猪扩繁场45个、国内外主流品种大部分在省内得到扩繁引进,生猪良种覆盖率达80%以上。杂交改良、瘦肉型猪培育、人工授精、疫病综合防控、无害化处理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猪-沼-菜 (果)”“粮-饲-猪-肉”等经济循环模式得以有效推广,这些现代化的技术和模式有力促进了我省生猪产业的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