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听众朋友,今年初本市启动“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后,一系列保证“放心肉”制度不断开展。截至目前,本市已经完成生猪定点屠宰场的实时监控和猪肉流通追溯体系等三个试点的建设,让“放心肉”走进百姓生活。今天的“关注百姓夏季生活特别报道”——让我们聚焦放心肉。来听记者谈志超的报道:
超市和菜市场作为销售猪肉产品的主阵地,直接面对着消费者。近几天,记者走访南开区西湖道、白堤路,和平区新兴路附近的多家超市和菜市场时发现,市民在购买猪肉时,除了通过外观判断肉质外,更多是出于对所选商家的信任,正在市场选购猪肉的市民杨女士说:
出录音——外观手摸有粘度,水分不大,颜色鲜艳的,一般超市都贴着许可证、卫生防疫证,经常到这里来买也放心。
那么销售商是如何确保货源质量的呢?记者采访了人人乐超市西湖道店生鲜部经理邢文轩和玉泉路市场的一位肉店店主周女士:
出录音——我们这个肉有专门的采购,每周有人去看、去竞标,然后挑选肉质品质最好的,肉质不好的,注水的,我们都是直接拒收的。每一头猪,每一片肉都会有合格证,这些票据每天都会公布。
我们这肉可能会比别的厂家贵几毛钱,但是肉质保证好,水分绝对没有,我们从来不进小厂家的肉,一般就是厂里给送来。
随后,记者来到本市猪肉定点屠宰加工企业,近距离接触放心肉生产加工过程。
(现场声——工作人员拍手赶猪。。。猪叫声)
听众朋友现在是上午十点,我现在是在天津肉联厂,此时技术员正在对到场的第一批生猪进行宰前检疫。在对运输车辆进行全面消毒后,技术人员开始核对每一头生猪的“身份证”,也就是“三证一标”。天津肉联厂检验科负责人孟领艳告诉记者;
出录音——宰前的检疫主要包括三证一标吧,随车携带的检疫证,质量检测合格证明,还有猪源证,这个标就是您看那猪耳朵上带的耳标,不同的猪场耳标上的号是不一样的。如果有一个不全就绝对不能进场。
宰前检疫合格的生猪被安置到了临时猪舍,近400平米猪舍清洁宽敞,空气干爽流通,技术人员说,这样可以使每一头生猪最大限度的放松,确保待宰前的肉质最佳。经过近5个小时的静养周期后,这批生猪会送到车间进行屠宰加工。与此同时,更加严格、细致的宰后检疫也会同步展开:
出录音——宰后检疫主要就是摘除有害腺体,病变淋巴结、内脏,验肉,水分一共是16道检测,这是在生产白条肉的过程。主要还是检疫,看看有没有传染病什么的。
天津肉联厂作为本市老牌的肉类加工企业,目前每年屠宰加工生猪25万头,同时每年向市场供应迎宾老火腿、玫瑰肠、烤肝等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熟食肉类产品近一万吨。从今年开始,肉联厂采取集中采购模式,重新筛选了进货渠道,既严把了生猪源头质量,又降低了成本,使肉联厂目前的生肉产品占据了本?20%的?场份额,形成了拥有100多家加盟店、80家自营店的产销规模。肉联厂生猪采购主管王炳富说:
出录音——目前我们有几个大型的进货猪场,像宁河种猪场、东丽世纪星、振兴养殖场,从它的生产、生猪出栏情况,还有饲料都在那边进行监管。
把好了生猪进货源头,肉联厂着手完善加工环节。今年,肉联厂成为市商务委建立屠宰监管技术系统的试点企业之一。在厂内的各加工车间,记者随处可以看到监控摄像头。检验科负责人孟领艳表示,产品加工的每一道环节,都会通过24小时监控直接显示在商务委的电子屏幕上:
出录音——重点监控点,像是宰前、宰后,通过设置监控点,所有的从生猪进场到屠宰,整个的白条肉入冷库的全过程,各个点位,包括人员服装,都能看得到。对于企业的管理上了水平,管理制度也完善了。
据了解,今年本市将陆续完成生猪行业实时监控体系,猪肉流通追溯体系和屠宰企业星级评定,依法取缔不符合标准的屠宰场点,随着这一系列保证放心肉制度的推行和执法力度的加大,放心、健康的生猪产品和百姓的距离将会更近。
请听短评:如何让“放心肉“和百姓生活距离更近?
猪肉作为群众餐桌上的重要食品,维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吃得安全、放心,这是市民对于“放心肉”工程建设成果最直接的诉求。行业内专家分析,如何保证老百姓吃放心肉?要做的就是对生猪监管体制进行三方面治理:强化屠宰现场的源头监管;净化市场环境;利用社会力量加大监督力度。
纵观本市落实“放心肉”工程的后续制度:屠宰企业资格再评定、建立屠宰监管系统、建立猪肉流通追溯体系。重新审定屠宰企业资格可以净化生猪屠宰市场,依法取缔那些缺乏条件和资质的企业。屠宰监管系统可以对生猪加工的各个流程实施24小时在线监控,约束和监督符合资质的企业,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建立猪肉流通可追溯体系,实现消费者对于猪肉产品的监督。
由此可见,这三项后续制度,正是印证那三方面治理,打击食品安全问题的三计重拳。相信随着更多一系列保证“放心肉”制度的不断落实,“放心肉”将真正实现和百姓生活的“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