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只山鸡的喙梁上都架着一副红色的塑料小眼镜,走起路来如同踩着“猫步”……走进河南省淅川县上集镇水田村的生态养殖场,笔者看到了这样有趣的一幕。
今年初,河南省淅川县上集镇水田村村民李海江引进了一批美国七彩山鸡,尝试新品种养殖。没想到,这些山鸡非常好斗,导致养殖场成了“战场”,李海江一家每天从早到晚拿着木棍到处“劝架”。“人累得不轻,可山鸡的死亡率还是居高不下,很多受了伤的鸡长不大,也卖不出好价格。”
几个月前,李海江在淅川县畜牧局养殖专家的指导下,为山鸡戴上了一种特制的“眼镜”,使它们无法平视,只能斜视或往下方看,如此一来,山鸡再也找不到打架的“对手”,一天到晚在地上找食吃。“成活率直线上升,生长速度也加快了,我们也省心了。”李海江笑着说。
“偷懒”的同时提高了饲养水平,在淅川县,这样的养殖户不在少数。淅川县马蹬镇关山村的养猪大户冯树林,前不久在村里建起了一个不用每天清扫的猪圈,在这个偌大的猪圈里,没有污水,也闻不到臭味,地上铺着30厘米厚的废菌棒粹料,猪的屎尿排在上面后,直接被微生物降解、消化,而这种“发酵床”每年只需要更换一次,换下来的废弃物还能作为农作物的优质有机肥。
冯树林告诉笔者,如今这个“懒汉养殖法”已经在淅川县迅速推广。在养殖户较为集中的金河镇,几乎所有的大型养殖场都铺上了由木糠和废菌棒制成的“发酵床”。
与“偷小懒”提高养殖效率不同,香花镇杨庄村的鹊山鸡养殖户马占强独辟蹊径,偷了个“大懒”。他一口气租下了香花镇浩溪村农民的280多亩绿茶基地,将自己养的上千羽鹊山鸡都放养在基地里。
马占强告诉笔者:“我租的这280多亩绿茶,所有收益都归当地农民,自己分文不取。这样一来,农民有了种植积极性,基地里一年到头郁郁葱葱,鸡也只只长得健康美观。”
“我们鼓励农民创新养殖方式‘偷懒’,在‘偷懒’的同时促进畜牧业增收,一举多得。”淅川县畜牧局局长杨俊保说,目前淅川县85%以上的养殖户都实施了“生态放养”,有关部门正着手为养殖规模在100头以上的养猪场全部建立沼气池、铺设沼气管道,让更多的淅川农民“懒”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