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多山。大塘镇就是建在黔南大山中的一座小镇。从平塘县出发,在连绵的大山中穿梭盘旋好几个小时,沿着麻山山脉爬到海拔1420米,才到了大塘镇。镇子不大,一条窄窄的主干道,一座顶层漏水的镇政府办公楼,是大塘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
“大塘是全省较为贫困的25个‘麻山’乡镇之一。”大塘镇党委书记陈以惠说,“麻山山脉沿线一直是贵州海拔最高、贫穷落后的地区,所以‘麻山’就成了贫穷落后的代名词,我们大塘镇‘麻山’这顶帽子已经戴了很多年,为了摘帽想尽了办法。”陈以惠指着身边一位精瘦的中年人说,“这是西关村的村支书李友林,他带着几名党员在山里挖了个洞,准备搞娃娃鱼(大鲵)养殖产业。”
我们提出去李友林的山洞看看,他很爽快地答应了,但提醒我们“路不好走”。山洞在西关村牛场组,从镇里过去大概6公里,路有多不好走,我们很快就感受到了。前4.5公里是4.5米宽的泥石路,就是在黄泥地上铺了层石子,车能通过,但是非常颠簸,后1.5公里就是黄泥路,最陡的地方大概有60度,只能步行。“修这段路得260多万,我们已经给上面写了申请,但是县里困难的地方多,我们还在排队。”李友林说。
因为刚下过雨,黄泥路格外难走,我们花了半个多小时,才走完这短短的1500米,眼前90度垂直的石壁上,赫然出现一个高2米、宽6米的洞口。这么大的山洞依靠人工开挖,困难可想而知。
“山洞原来只有半米高、1米宽,搞规模养殖根本不可能,我们就在原基础上拓宽挖深。如果找外面的施工队,得要将近100万元,我们没这么多钱,干脆就自己来挖。山上原来没有路,水泥、砂石及其它建筑材料运不到洞里,我们就先修路。山坡又陡又滑,我们把绳子的一端系在山顶的大树上,另一端系在腰上。两人在山顶拉、放绳子,两人在山坡凿路。修完路就开始凿洞,怕山洞塌方不敢用炸药,就靠铁锤、钢钎、电锤等简易工具,因为洞太狭窄,凿洞时只能半弯着腰或者趴着……”说起修洞的艰辛,李友林有讲不完的话。
既然这么难,为什么一定要修呢?“西关村共3个村民小组,牛场组是自然条件最差的一个,这里土质很薄,其他村组搞各种特色产业,我们这里都搞不了,组里100多人生活水平很低。”李友林说,“我们村有养娃娃鱼的传统,但以前都是自家养两三条,成不了气候,去年我们发现这个洞后,请专家过来一看,水质、环境非常适合养娃娃鱼,要是我们能搞个规模养殖,就给村民找了条致富的路子。”李友林和村里几名党员商量了一夜,决定再苦再难也要修。
从洞口往里走,一股凉意扑面而来。中间一条水泥步道伸向前方,两侧是两排整齐排列的养鱼池,池壁贴了瓷砖,洞顶安了电灯,汩汩的泉水穿池而过,养鱼场已初具雏形,就缺主角娃娃鱼了。
“修这个养鱼场共花了50万元,头25万是我们自己凑的,修到一半没钱了,看看家里实在没什么可卖的了,我们只好去镇里,镇里帮我们联系了农信社,贷了25万元,总算没有停工。鱼池修好后,又没钱买鱼苗。我们找到扶贫工作队,他们帮助落实了30万元的资金,现在只等资金一到位我们就去买鱼苗,一期准备买250条,4年后能长成商品鱼,产值上百万。”参与修洞的“80后”党员吴桥碧说。
在牛场组,我们见到了扶贫工作队的王平和李胜。“党建扶贫工作队是贵州出版集团、省委宣传部等4家单位联合成立的,2010年开始定点帮扶平塘县大塘镇,产业扶贫、改善生产生活及文化生活条件是我们工作队的主要工作。”队长王平说,来大塘半年,他们已为大塘争取到1800万元资金。“通到新场村的路就是我们协调省公路局有关单位筹钱后修的。”王平邀请我们去看看他们修的路,路不长,不到1公里,宽6米,有了此前黄泥路的对比,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顺着这条路走不远,我们看到了新场村的茶园。从山顶望去,云雾缭绕之中,是大片大片的茶林,“这些茶树都是前年的,明年就能有收成了。”说起茶叶,陈以惠变得神采飞扬,“大塘这里长年多雾,气候湿润,土壤pH值在4.5—6之间,坡度在25度左右,土壤质地疏松,光照适宜,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非常适宜优质高原绿茶种植,我们2010年开始发展茶产业,建设茶叶基地,全镇目前已有2.7万亩,今年的计划是再建1万亩,估计到‘十二五’末,能建成5万亩生态茶园,达到户均10亩以上,组建3家茶叶加工企业……”
村民谭再福的50亩茶树也在对面这片茶园里,“就盼着明年茶叶收成呢!种植水稻一亩只有六七百元的收入,种茶叶能收入四五千元。”
回程的乡间小路上,有村民赶着牛在路上不紧不慢地走着,陈以惠给我们讲了一个当地流传的“牛尾巴的故事”,“我们这儿有种说法,牛尾巴能看出一个地方的发展程度,路上的牛看到汽车来了,如果立刻转头冲到山上去了,那这个地方一定是比较偏远落后,若是牛晃着尾巴不慌不忙地继续走,就说明这地方开始发展起来了。”陈以惠笑着说,“希望你们下次来时,我们已经摘掉‘麻山’的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