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兴润、大东北等养殖企业入驻通河县工业示范基地,“没本儿也能挣大钱”的樱桃谷鸭养殖在通河县再掀高潮——县城内两大企业的加工厂开工建设,各乡(镇)全部建起养殖小区和养鸭协会,打工者纷纷回村养鸭,甚至连城里人也来投资养鸭。
从去年秋季至今,通河县新建150栋养鸭大棚,今年秋天将再建100栋大棚。两年内,农民肉鸭养殖数量将由目前的500万只增加到1500万只,屠宰加工总产值将实现4亿元。
外出打工者回村养鸭
桦树村农民陈志录春节回家后,建起两栋养鸭大棚,并拜“鸭王”王亚莉为师。
走进陈志录的养鸭大棚,数千只小鸭子追逐嬉戏,惹人喜爱。陈志录掰着手指对记者说,每个棚子能养殖肉鸭6000只,一般30天左右就可出售,每只重量可达4斤,一只鸭获利1.2元,一棚鸭一个月就可获利近7000元。今年上半年他共养殖了两茬,给他带来了近1.5万元的收入。陈志录说:“不用在外辛苦打工,在家养樱桃谷鸭一样能致富!”今年桦树村有7名像陈志录一样的打工者拜王亚莉为师,在村里养起了鸭子。今年春天,桦树村新建养鸭基地,王亚莉的大棚特意被安排在中间,就为陈志录等新人“偷技”方便。
城里人当起养鸭户
在通河县1000多户养鸭人中有5户来自哈尔滨、佳木斯等地的城市居民。哈尔滨市民王伟是5户外来者中最早到此养殖樱桃谷鸭的。每月王伟开车去通河两次,在开展公司业务的同时,顺道查看他在富林乡养鸭基地5栋鸭舍的情况。
2010 年,富林乡建设了樱桃谷鸭养殖基地,给出“外地人来通河养鸭,享受所有优惠政策”。对养鸭业心仪已久的王伟立即在基地建了5栋大棚,雇人在此养鸭子。在王伟的大棚内记者看到,鸭舍地面铺的是谷壳、锯末混合的“发酵床”。大棚养鸭,鸭子活动范围小,吃得少、长得快,经济效益高,肉质也更鲜美。
鸭子住上彩钢房
今年通河镇养鸭基地,每天前来参观的养鸭户不断。通河镇养鸭基地内的30栋大棚清一色都是彩钢顶、砂棉棚,棚上装有通气窗,夏季通风、冬季保温,一年能养6至8茬鸭。
在养鸭基地记者看到,最前面3栋参观者最多。据通河镇养鸭协会会长赵生河介绍,这3栋是最新建设的,除彩钢顶、砂棉棚外,还使用了钢支架,铺设了水泥地,装上了自动清扫器。这样的鸭舍使用寿命可达20年,饲养人员也减少一半。
据了解,今年通河县还将建设一个种鸭孵化场,年可提供鸭雏1500万只。肉鸭屠宰加工项目的建设,使生态肉鸭产业链延伸至特色风味食品加工等中游产业和羽绒制品等下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