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黑鱼)是浙江省重要淡水养殖品种,主要养殖于杭、嘉、湖、绍、台等地区。2009年,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钱塘江野生群体乌鳢为父本,广东珠江水系斑鳢为母本,成功培育出杂交鳢“杭鳢1号”,并于当年通过国家级水产养殖新品种审定,成为我国第一个经人工选育的鳢科鱼类养殖新品种,也是浙江省经国家级审定的4个水产养殖品种之一。2011年,全省乌鳢专养面积近4万亩,养殖总产量4.9万吨,总产值约9.8亿元;其中,全省杭鳢1号专养面积11193亩,养殖总产量3.85万吨,总产值6.9亿元。杭鳢1号经济效益凸显。
一、传统乌鳢产业的发展瓶颈
乌鳢养殖在致富农民的同时带来了诸多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最为突出的是水环境污染。由于喂食冰鲜鱼,严重败坏了水质,一个养殖周期需换水10次以上,排出的养殖污水对自然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据估算,养殖1000亩乌鳢就可以污染1个西湖,“中国黑鱼之乡”余杭运河镇也因此成为运河流域的污染源,一度要被禁养;其次是品种退化,造成乌鳢生长性能和抗病力下降,成活率和产量降低,乌鳢养殖的效益呈下降趋势;第三是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由于养殖环境污染,增加了病害的爆发和传播,养殖过程中药物使用频繁,药物残留风险增加,而近海捕获的冰鲜鱼本身往往重金属超标,这些均影响了乌鳢的质量安全。
二、杂交鳢“杭鳢1号”的推广优势
面对进退两难的“鱼水之争”,杭州市农科院2005年起围绕乌鳢产业升级开拓创新,成功培育出“不喂食冰鲜鱼”的杂交鳢“杭鳢1号”。杭鳢1号主要优势体现在:
(一)减轻污染,生态效益显著。一个养殖周期内,杭鳢1号同比乌鳢养殖,单位面积废水排放量减少90%,TP(总磷)排放减少93.59%,TN(总氮)排放减少96.48%,COD(化学需氧量)消耗减少88.32%。将传统乌鳢更替为杭鳢1号,换水次数减少,每亩可节约用电250千瓦时,减少消耗近海或天然淡水小杂鱼或饲料冰鲜鱼12吨。
(二)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在池塘专养的情况下,投喂人工饲料的杭鳢1号较传统投喂冰鲜鱼的乌鳢,养殖平均生长速度快30%左右,平均达到商品鱼规格养殖周期缩短约2个月。
(三)产量高,效益好。杭鳢1号当年养成亩产量为2600~3000公斤,跨年养成产量为4100~5100公斤,而传统乌鳢养成产量为2000~2500公斤,增产效果明显;每亩平均利润增加5000元以上,增效作用初步显现。
(四)营养好,口味佳。杭鳢1号的粗蛋白、氨基酸总量含量均高于乌鳢,而粗脂肪含量低于乌鳢,但两者在外形和口味上并无差异。
三、杭鳢1号推广的成效和措施
2008年杭州市政府在全市大面积推广杭鳢1号,2010~2012年我局将杭鳢1号列入水产养殖主推品种在全省推广。2008年~2011年全省累计示范推广杭鳢1号34119亩(专养17630亩,混养16489亩)。2011年全省养殖杭鳢1号23496亩(其中专养11193亩,混养12303亩),产量3.85万吨,产值6.95亿元,效益2.92亿元。其中杭州市养殖11663亩(其中专养6445亩,混养5218亩)。产量22963.6吨,产值4.13亿元,效益1.63亿元。仅专养带来的污水排放量减少5.8亿立方米,节约用电161.1万千瓦时,节省电费85.4万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强化技术支撑。一是优化亲本,从钱塘江、洞庭湖、鄱阳湖、微山湖等流域的不同地理种群乌鳢中筛选出更适合的父本。二是攻克了母本越冬扩繁和苗种生产技术,解决了母本斑鳢的人工扩繁技术,确保杂交亲本达到一定的数量;研究形成了杂交鳢杂交和苗种生产的关键技术,提高苗种生产的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有效地降低了苗种生产成本。三是完善养殖配套技术,形成了以杂交鳢新品种和投喂人工浮性饲料为主要内容,健康养殖和水质调控等多种技术相配套的黑鱼养殖新模式。四是深化研究加工技术,与企业合作,研究开发了鱼皮休闲食品和酸菜鱼片加工产品,延长了产业链。
(二)强化苗种供应。建立了以杭州市农科院为核心的杭鳢1号苗种生产体系,2011年我局批准杭州市农科院建设“浙江杭州省级杂交鳢‘杭鳢1号’良种场”,该院还在余杭、萧山建立了三个苗种扩大繁育基地,年生产能力超过1亿尾,2011年生产杭鳢1号乌仔鱼苗7095万尾,培育夏花鱼种3516万尾,杭州市鱼苗的本地化供应率达到70%以上。
(三)强化示范带动。2007年起在余杭、萧山、西湖区等地建立杂交鳢养殖示范点,示范面积由最初的55亩增加到2009年的910亩,2010年起即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示范点,目前杭鳢1号的示范点达13个。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品种宣传和技术培训等服务,2008~2011年间,召开杂交鳢养殖现场会3次,举办杂交鳢健康养殖培训班18期,培训农民2175人次,发放资料3000余份。
(四)强化资金支持。杭州市政府先后投入290万元资金支持杭鳢1号的研究和推广,2010年批准杭州市农科院实施“杂交鳢‘杭鳢1号’苗种繁育及产业化”和“运河(上塘河)流域水产养殖生态综合治理”项目,2011年起每年投入430万元,余杭区则投入1100余万元资金,用于运河镇标准池塘改造、苗种繁育基地建设和对养殖杭鳢1号的农户进行苗种补贴等。
(五)强化部门协作。杭州市农科院为加速杭鳢1号的推广,牵头成立推广协作组,邀请杭州市农业局、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及余杭区相关部门的领导、技术人员和养殖大户参加,负责品种推广实施的协调。
四、存在问题和建议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杭鳢1号推广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杭鳢1号在乌鳢养殖中比例偏低,2011年杭州市品种替代率为70.6%,而全省不到20%;二是苗种生产供应能力偏低,目前已有的1亿尾生产能力仅能满足10000亩左右的养殖需要;三是苗种生产成本偏高,需进一步深化研究,提高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和成活率,降低成本;四是养殖资金缺口大,杭鳢1号养殖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对于大规模养殖的企业和农户而言,资金占用量较大,需要得到政府和金融部门的支持;五是品种单一,需要选育不同目标的系列品种,满足农民养殖和市场消费的多样性需要。为此我们建议:
(一)持续进行品种的优化选育。尽管目前杂交鳢杭鳢1号的成功选育和养殖示范推广,解决了黑鱼养殖产业的诸多瓶颈问题,但该品种的优化选育仍有必要继续深入研究。例如:无论是乌鳢还是杭鳢1号,其雄性个体的生长速度普遍快于雌性个体,斑鳢的绝对怀卵量小于乌鳢,杭鳢1号是可育的,乌鳢的远缘地理种群较多等等,均为优化选育提供了新课题和选择,完全有可能经人工选育,培育出更加优秀的品种。同时选育必须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能在浙江安全越冬为前提,以生长速度、繁殖能力、抗病能力、营养品质等作为持续选育的目标,进一步提升或优化杭鳢1号,形成杭鳢系列品种。
(二)加大科技投入,进行加工产品的研发。迄今为止,浙江水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开发的酸菜鱼片是比较成功的,从2010年开发至今,加工产值超过2000万元,产品已在市场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在鱼片加工的同时其内脏、鱼鳞、鱼皮等利用率较低,值得进行深度开发。乌鳢因为产量高,消费市场大,但其产品仍然存在农产品的共性——季节性价格波动,如果延长其加工的产业链,则不仅能保障养殖效益,更能通过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还可减少加工尾料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
(三)大力推广杂交鳢“杭鳢1号”养殖。在我国及浙江省目前的淡水养殖品种中,能在普通池塘中养殖亩单产达到3000~5000公斤,并且广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种屈指可数,杭鳢1号可成为一代表性的品种,并且其养殖条件和规模不受限制,养殖风险小、养殖周期短、质量安全度高、养殖效益高,产品又适合加工,在地少人多的浙江,淡水区域加快该品种的推广养殖,其目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对调整浙江省的水产养殖品种结构和拓展出口市场意义较大。
(四)省内规模繁育场的建设。为加快“良种良法”的推广,苗种是基础,需要根据各地原有的养殖基础,考虑产业的总体布局、结构调整及品种推广现状和潜力,在主要的养殖发展区域需保障苗种的繁育和供应,同时重点考虑环杭州湾嘉兴、湖州、绍兴等地区,纳入浙江省的水产种苗体系和良种体系建设中,保障良种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