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五月,记者从省城武汉慕名到潜江品尝龙虾。出高速公路口就进入了城区,映入眼帘的是硕大的红色编牌,“中国小龙虾之乡”和“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几个字特别醒目。
潜江市宣传部的同志介绍说,近年来,潜江市充分发挥江汉平原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在全国率先摸索出“虾稻连作”模式(又称小龙虾野生寄养模式),按照“政府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带动、板块基地配套、协会组织联结、品牌战略推动”的产业化思路,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小龙虾产业化发展之路,在世界淡水小龙虾产品市场拥有第一话语权。
潜江“龙虾经济”的崛起,吸引着我们探个究竟。湖北之声从今天开始播出系列报道:《大红龙虾透红潜江经济》。现在播送报道的第一篇:《从“第一人”到“龙虾之乡”》,由湖北之声记者谢昆仑、潜江台记者王家红、李春红采制。
早晨8点钟,我们从潜江城区到“虾稻连作”模式发源地的积玉口镇,由于正值抢插中稻季节,村庄里除了偶尔出现几声鸡鸣,显得格外寂静。镇委会的蒋同志领着我们到田畈寻找养虾人。
积玉口镇地处借粮湖畔,一路上,凉风从湖面吹来,伴随着荷叶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我们与正在抽水准备插秧的古城村褚红云攀谈起来,(出录音)象我们这个虾子到餐馆基本不用洗,不象别个用刷子狠刷,这几年,养虾我还是赚了钱,一年纯收入搞个五六万到六七万块钱。(录音止)
褚红云说,他野生寄养小龙虾不是最早的,第一人是宝湾村的刘主权。
刘主权是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农民。前些年,他承包的60亩低湖冷浸田只能种一季中稻,挣不了多少钱,心里常常感到郁闷。有一次,他在田边转悠的时候,看到田里有很多小龙虾。
“小龙虾”是中国人给它取的一个俗名。它的学名叫“克氏原螯虾”。原产自北美洲。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传入中国。但是,多年以来,人们并不怎么认识它的价值。一直到本世纪初,少数人开始尝试着食用小龙虾,一些餐馆有了这道菜。那时,农民从湖里、田里捉到小龙虾卖给餐馆赚钱。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刘主权脑海里产生了:在这些低湖冷浸田里寄养小龙虾。
刘主权回忆说:(出录音)2000年承包村里低洼田60,10月投(龙虾)苗4000多元钱。2001年4月开始起捕,到5月份收获龙虾5000多斤,当时价格只有(每斤)一块三,卖了七千多块钱。主要觉得价格很低,想等到六、七月份涨价再开始出售。结果到六、七月份捕不到虾了,当时就想,总结经验,发现龙虾季节性很强,特别是怕热,一到35度以上的温度,龙虾就打洞避暑了,这段时间正好是种中稻的季节,当时我就悟出一个道理:收了中稻养龙虾,龙虾出售以后种中稻。2001年10月份投虾苗一万多块钱,2002年,我就开始实行虾稻连作种养模式。四至五月份收获龙虾2万多斤,卖了5万多元,6月份种中稻,当年收稻谷7万多斤,卖了4万多元,虾稻连作总收入上十万元,比原来单纯种一季中稻平均每亩多收入上千元,经过一年的实验,在2002年就基本上获得大丰收,效益比较好。(录音止)
刘主权的经验不胫而走,村里1000多亩低湖田全都搞起“虾稻连作”,都比较成功。
积玉口镇水产服务中心将这一成功经验及时总结后,得到潜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之作为重点项目加以扶持、推广。市财政年出资50万元,对发展虾稻连作的农户每亩补贴10元,优先安排贷款,协调用地矛盾,让有资金无田的农户租赁冬闲田,发展龙虾野生寄养,来年收虾后交承包户种植中稻。
2006年,湖北省委把虾稻连作模式写进了省委的一号文件,在全省推广。短短几年,潜江市的稻田养虾由2002年的几百亩迅速发展到2012年的20.2万亩,产量预计可达3.8万吨。
2010年5月,潜江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评定为“中国小龙虾之乡”和“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
潜江市小龙虾采用“虾稻连作”种养模式,其虾壳呈绿色、肚皮很白、虾尾干净、肉质鲜嫩,凭借这些优势,潜江小龙虾销售网遍布全国各地,在世界上享有“世界小龙虾看中国,中国小龙虾看湖北,湖北小龙虾看潜江”的美誉。
潜江市龙虾养殖协会会长姜友余:(出录音)我们积玉口现在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虾供应基地,每天交易量30—40吨左右。光养殖这一块,每年大概为农民增收3个亿左右。”
作为“中国小龙虾之乡”,潜江也逐步形成了“产好虾、卖大虾、吃美虾”龙虾文化。湖北潜江华山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漆雕梅芳:(出录音)潜江被评为“中国小龙虾之乡”之后,对我们公司和小龙虾的发展是有好处的。首先,国内外的一些客户知道潜江生产小龙虾的地方,对市场的推广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第二个,客户对小龙虾的品质更有信心,对我们小龙虾的产量更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