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海南省水产研究所所长李向民
“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沙市,对南海渔业资源保护、渔业产业发展以及提升海洋渔业科研,都是一个巨大的福音!作为海洋渔业科研工作者,我们期盼已久!”6月25日下午,记者采访海南省水产研究所所长李向民,他拿出该所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到西南中沙开展渔业资源调查的黑白相片给记者看,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中国先民开发了南海渔场
李向民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时,曾担任过琼海县水产局副局长,对琼海渔民的生产作业传统和西南中沙的渔业资源非常了解。
“西南中沙是中国先民,尤其是海南先民,用热血、用生命开发出来的神圣领海。”李向民说,海洋考古表明形成了秦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南海起航线,就是我们无数的先民葬身海腹,用生命开发出来的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
“在海上丝绸之路外,还有西南中沙的渔场,也是海南先民用生命开发出来的。”李向民告诉记者,据《琼东县志》记载,从1681年开始,琼海渔民祖祖辈辈都在西南中沙群岛从事渔业生产。过去数百年里,渔民们依靠没有动力的木帆船从事捕捞业生产,在第一年的东北季风吹起时,便顺风南下,一直航行到西南中沙群岛,并将沿途捕获的海产,运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销售,并在当地打工,直到第二年西南季风起时,采购好大米、煤油、水泥等海南紧缺的物资,顺风回到海南。所以,他们不仅开发了南海渔场,还开发了海上贸易。
“一把铁钶就是全部的作业工具。因为捕渔的工具和设施落后,许多渔民直接葬身海底,或者因为减压病死亡。”李向民告诉记者,这种高风险、高死亡率的渔业生产方式,直到1956年机帆船试验成功,以及有了潜水服、氧气瓶之后,才慢慢有所改变。
经过漫长年代的南海作业,琼海渔民对西南中沙的岛屿、礁盘、泻湖等地形,以及气候、水文、洋流、渔业资源了如指掌。琼海老渔民人手一本手抄的《更路簿》就是琼海渔民开发南海渔场的有力证据。
南海是个巨大的渔业宝库
据了解,海南省水产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担负着全海南渔业资源调查、海(淡)水养殖、海洋捕捞、水产品加工、良种良苗引进繁育、养殖病害防治等多方面的基础研究及应用推广职能。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里,省水产研究所曾多次组织队伍,调查南海渔业资源状况。
李向民还清楚地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他担任琼海县水产局副局长期间,曾参与组织“南沙群岛”、“东沙群岛”渔业探捕,当时有5艘渔船、80位渔民参加南沙群岛探捕,探捕礁盘14个,净作业12天,以当时的比较落后的捕捞设备,仍捕获了海参72担和一大批高档的海产品。
“南海是一座巨大的永续的渔业宝库。”李向民告诉记者,2008年以来,该所将西南中沙海域中上层渔业资源调查列为科研课题,每年派科研人员跟随作业渔船前往调查。几年下来,该所已基本掌握南海渔业资源分布情况,南沙群岛海域岛礁中上层鱼类渔业资源丰富,渔获品质优,总储量巨大,目前已知栖息鱼类有500种以上,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有30多种,适合大范围大规模开发。
“西南中沙地处热带海洋,海洋鱼类生长速度快,繁殖速度也快。”李向民说,南海渔业资源自我恢复能力很强。以蓝圆鲹而言,这种鱼喜集群觅食,且繁殖力超强、生命周期短,如果不捕捞,也会很快死亡。
开发三沙渔业先行
“开发三沙,渔业先行。”李向民说,新设立的三沙市可以说是一个海洋市,省水产研究所作为我省唯一的省级水产科研机构,将努力为三沙市的渔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事实上,从“十一五”以来,国家也向南海渔业科研倾斜,海南省水产研究所先后承担了多个南海渔业科研课题,比如西南中沙中上层鱼类资源调查、南沙群岛中上层鱼类资源调查、近岸渔情监测项目,南海深海鸢乌贼调查与开发研究、中沙群岛漫步暗沙底播增殖放流、南沙深水网箱养殖等等。
李向民认为,新设立的三沙市,将为海南省渔业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南海鸢乌贼每年可捕资源量达147万—195万吨,这表明在海南省现有海洋捕捞规模的基础上,可再增加1450艘渔船,每年可新增渔业产值41.2亿元。
目前,海南的渔业科研还比较落后,尤其是海洋渔业科研,比如海洋捕捞的渔具渔法研究、深海网箱养殖技术、工业化的海洋养殖设施、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李向民告诉记者,近年来,该所加大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合作,正在探讨开发集捕捞、养殖、加工、后期补给行装一体的多功能远洋作业渔船,以加强对西南中沙渔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南海渔业科研大有可为,我们有很多事要做,资源调查、捕捞技术的研究、海洋牧场的建立、热带海洋观赏鱼产业发展等等。”李向民说,三沙市的设立,给海南省海洋渔业产业及科研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目前,省水产研究所正在大力培养、引进海洋渔业科技人才,积极争取海洋渔业科研项目,到西南中沙去开展科研,配合三沙市的设立,积极探索建立一种全新的组织化强的海洋渔业产业体系,做大做强我省海洋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