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池套养鳜鱼是江苏淮安市淮安区近几年重点推广的套养品种。一方面鳜鱼捕食蟹池中的野杂鱼虾以提高河蟹饲料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养成的鳜鱼可有效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但有部分养殖户没有掌握套养的技术要点而盲目的实施套养,最后导致其所套放的鳜鱼成活率较低。笔者通过这几年的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根据多个养殖户的具体情况,总结出鳜鱼套养成活率低的原因并提出四点提高鳜鱼成活率的建议,仅供参考:
一、套养鳜鱼成活率低的原因
1、套放的密度不合理导致鳜鱼适口饲料不足
有些养殖户不分析自己塘口的具体情况,一味的模仿别人的套养数量进行套养,因为鳜鱼是凶猛鱼类,终身以活鱼、活虾为食,由于自己池塘中适合鳜鱼捕食的鱼、虾数量太少,而引起鳜鱼自相残杀,这必定影响其成活率。
2、放养时间偏早、套放的鳜鱼规格太小
有些养殖户片面的认为提早放养可以让鳜鱼提前适应池塘的环境,于是选择在5月的中、上旬就购买苗种回来放养,而此时的早期人繁鳜鱼苗种规格偏小,体长普遍在3—5厘米,这样的鳜鱼小苗适应性和摄食能力都很弱,而且放养后蟹池中可供其捕食的小规格的野杂鱼、虾数量也极少,这必然导致其成活率偏低。
3、蟹池溶氧不足
鳜鱼对溶氧要求较高,根据这几年来的科技入户工作笔者发现有部分养殖户的塘口一方面由于放养密度过大,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养殖未清塘,池底淤泥偏多、水质恶化等情况严重,常造成溶氧不足导致鳜鱼缺氧死亡。
4、病害和用药不当
鳜鱼发生病害也是导致成活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再加上鳜鱼属特种水产品,对许多药物都比较敏感,池塘用药不当也会导致鳜鱼大量死亡,最终成活率偏低。
二、提高鳜鱼套养成活率的建议
1、根据塘口的实际情况合理套养
各养殖户要根据自己往年池塘中野杂鱼、虾的数量合理确定鳜鱼的套养密度,一般每亩套养10—15尾左右。如果池中野杂鱼、虾的数量偏少,可在池中每亩投放1—2公斤抱卵青虾,孵出的仔虾可作鳜鱼的补充饵料,还可以在池塘中放养部分2冬龄的鲫鱼,让其自然繁殖为鳜鱼提供适口的饵料鱼,一般每亩池塘放养5—6组鲫鱼,雌雄比为2:1。
2、适当退迟放养时间并提高放养的苗种规格
建议养殖户最好选择5月下旬至6月上旬前后进行套养,此时套养的好处是:蟹池中的野杂鱼、虾(包括放养的鲫鱼或青虾)此时正好繁殖出一些小苗可供下池的鳜鱼捕食,这样有助于提高鳜鱼下塘后的成活率,另外建议套养的鳜鱼体长应在5—7厘米左右,这样的苗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摄食能力都比较强,如果套养体长10厘米以上的鳜鱼其成活率会更高。
3、改善池塘环境以提高套养成活率
套养鳜鱼的池塘要求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方便,在上一个养殖周期结束做好彻底清塘工作。根据不同水草的生长特点,做好池中水草茬口的安排,做到多品种合理搭配,营造优良的养殖环境,保证养殖过程中池塘内不脱草,一般水草面积占池塘面积的50%—60%左右。水草有四个方面的作用:其一是为河蟹蜕壳提供附着隐蔽场所,避免鳜鱼残食软壳蟹;其二是为进水时带进的野杂鱼繁殖提供产卵附着场所,繁殖的野杂鱼供鳜鱼捕食;其三是让鳜鱼隐蔽其中,便于捕食野杂鱼;其四是水草可以起到很好的净化水质的作用。
在养殖过程中,除采取加水、换水的方法调节水质外,还要定期使用生石灰和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另外有条件的养殖户也可通过在池塘中安装微孔增氧等设备改善池塘溶氧状况。
4、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建议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蟹种放养前彻底清塘消毒,营造良好的养殖生态环境,定期使用生石灰和生物制剂改良水质达到降低鳜鱼发病率的目的,因鳜鱼属特种水产品,对药物的敏感性较一般的鱼类要高,因此,在用药时要小心谨慎的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要计算准确。夏季高温季节,最好每隔15—20天左右使用生石灰或生物制剂进行改良水环境以降低鳜鱼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