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嘴”长达10米,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在水面“游动”,把水表的蓝藻水“吸”进“嘴”里,通过“鱼鳃”的过滤把蓝藻筛成藻泥、浓缩成藻浆,储存在“嘴”里的“大袋子”中……近日,记者在高淳看到了这台专吃蓝藻的“机器鱼”(如图)。“机器鱼”的生产商是今年刚刚成立的南京银鲢水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位于紫金(高淳)科技创业特别社区。
鲢鱼吃食带来设计灵感
这台设备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李文朝带领其团队研制而成。李文朝介绍,大片蓝藻出现是水体富营养化变得严重导致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太湖第一次暴发蓝藻时,他就开始研究治理蓝藻的技术。
开始蓝藻不是很多,通过“人工打捞”基本可以控制。之后全国各地湖泊暴发的蓝藻,一次比一次凶猛,“人工打捞”已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李文朝想到了直接的“固液分离”方式,但这种模式的缺点很明显,过滤物容易堵塞滤体。(下转A3版)
(上接A1版)
一个偶然的机会,研究水生生物生态出身的李文朝从鲢鱼身上得到了设计灵感,鲢鱼用嘴巴吸入水后,会将藻类和浮游生物等过滤出来作为食物,然后清水从鳃中释放出来。治理蓝藻同样可以制造一条“机器鱼”,“吞”进含有蓝藻的“脏水”,再“吐”出清清的优质水。
每小时处理1000立方米蓝藻水
按照这个思路,李文朝终于在2010年研制出了这条“机器鱼”,由载体平台、分离铲、腮式过滤器、摇振浓缩筛等部件组成,还装有动力装置,可以像“船”一样在水里开动。李文朝介绍,设备的最前端这个长达10米的平台就是“鲢鱼嘴”,10个水泵同时抽出水体表面5厘米的蓝藻水。随后,蓝藻水流经“鳃式过滤器”。在这里,200层筛子重重叠叠,每10厘米就有一层,独立工作,蓝藻就留在鳃面。配合“腮式过滤器”,该设备还装有摇振浓缩筛,这种筛子将前一级过滤出的藻液挤干水分,制成浓缩藻浆。最后,筛出的藻浆用特制漂浮囊袋灌装储运。
“这是一种纯物理处理方式。”李文朝说,无需添加任何化学药剂或矿物质,避免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并且直径超过3微米的杂质,都会被过滤掉。因此,这条“机器鱼”不只会吃蓝藻,绿藻、硅藻及其他超过3微米的杂质都是过滤对象。不仅如此,它还节能高效,最高行驶速度达每小时10公里,一台50千瓦的发电机组足够提供移动和处理蓝藻的全部动力。传统的除藻船一小时只能清理20立方米湖水,而该设备每小时处理量达到1000立方米,就算日本先进的除藻船也远远不及。
投产两月,订单纷至沓来
“机器鱼”研制成功后,得到了多方关注,但并没有立即投入市场。不久后,从事机械设备加工的高淳商人沈宏青听说了这个消息,嗅出了其中的商机,他立即与李文朝取得联系,希望能合作生产该设备,他出资金、出人力,李文朝只需提供技术支持。去年年底,该项目经高淳县申报,还入选了市“321计划”,获得了市、县政府共150万元的资金支持。
今年年初公司正式成立,并顺利入驻紫金(高淳)科创特别社区。目前,公司已经进入生产运行阶段。投产两个月来,常州、天津、合肥等地纷纷向公司下了订单。近日,公司已为常州滆湖造出了一台“机器鱼”,常州客户对这台巨型“鱼”的表现颇为满意。据悉,一台“机器鱼”的售价在260万元左右,利润颇为可观。
从长久看来,“机器鱼”不是消耗品,因为湖泊资源有限,所以这个市场客户也是有限的。李文朝认为,所以要做强企业,就必须不断地创新研发,推出新产品。眼下,他又进入下一个课题的研发——水面水草高效收割管理设备,专门用来对付季节性大面积生长的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