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又浩大的“海上浮城”上,渔排、网箱、养殖区、渔户,相连绵延数十平方公里,十分壮观。
一条小机动船正把一个刚刚制造好的浮动小屋拖向渔排。
在“浮城”航道两旁有特意为渔民服务的浮动百货日用品商店,供应的商品比较全。
在渔排上生活的一对母女。小女孩美丽的童年都在渔排上度过。
渔民用海草喂养桶中的鲍鱼。养殖鲍鱼为当地渔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许多年轻人跟着长辈投入了这个行当。
彭老板手下正为雇主建造一个渔排,工作中使用的电动工具的电线就随便泡在海水中,海面上随处漂浮着生活垃圾。
一位父亲把刚出生的孩子抱上交通艇,返回自己的渔排。以后孩子就在“海上浮城”中长大成人。
在福建省宁德市的东南部,有一个面积达700多平方公里的海湾,而整个海湾只有一个宽度不到3千米的出海口。海湾里有一个用塑料泡沫浮球和木板搭建而成的“海上浮城”,这里不但有街巷门牌,还有社区管理机构、百货商店、移动通讯营业厅,还有8000多渔民枕海而居,也流动着十几亿元资产,素有“海上明珠”之称。
2012年5月底,连续几天的阴雨之后,海湾终于迎来了一片蓝天。
55岁的养殖户李为忠从台江村码头驾着自己的小船回到了用鲜红的油漆写着“58街18号”的渔排,见到不久前刚花了5万多元为小儿子买回来的一套崭新房子,因未绑结实,赶紧把正在邻近的一个渔排上与朋友聊天的小儿子叫回来帮忙。处理妥当之后,小儿子又扛来几根粗长的茅竹加固正在放养着大小不等的黄鱼的几十个网箱。
在海湾里,李为忠拥有村里分给他的6亩水面,但处于靠里面的位置,由于海湾内“浮城”的人口和养殖网箱的数量越来越多,水质也不稳定。李为忠把这6亩水面以每亩每年12000元的价格租给了外来养殖户,自己又在比较靠出海口的地方,以每年15000元一亩的租金,租下现在这两亩水面,与女婿一家各用一亩,用于养殖大黄鱼。
李为忠的渔排有几箱大黄鱼已养到2斤左右,这种大黄鱼可卖到好价钱,但最近鱼贩子给的价钱每斤只有18元,又是休渔期,李为忠说价格也没啥变化,他还是觉得有点低,决定过些时候再说。一亩水面养殖的大黄鱼一年可卖到近百万元,按李为忠的说法是,风调雨顺的话一年可赚五六十万元,如遇到不测,亏损也是五六十万元。
李为忠现在这个渔排因为较靠海湾出水口,水质比较好,原来担心的是风浪会大些,但一年多下来,李为忠说还可以,渔排边上他们原来住的一套旧房子旁多了这套飘着原木香味的新房子,可见去年他是赚了钱的。
在“浮城”上养殖户的成本不低,一户人家电线的安装费要5000元,一桶淡水要1.2元,但最花钱的还是鱼苗和饲料一年几十万的花销是少不了的。
在海湾的另一端,一位称为彭老板的年轻人带着他十多个男男女女的手下建造渔排,建造一个这样的渔排要一个星期左右,价格要三四万元,其中材料成本占了近三分之二。“这个海湾地形多独特,一年四季都风平浪静,我们这里建造新渔排和更新旧渔排的养殖户口越来越多。”彭老板觉得自己从事的工作前景不错。
记者经过不少房屋,发现一个共同点,就是厕所直通到海水里,个别小木屋甚至没有厕所。至于洗衣洗碗后的生活污水,也都随手倒进海里。
除了污水外,许多生活垃圾漂浮水面,有不少塑料袋、烂掉的菜叶子,甚至还有烂拖鞋、饮料瓶、油漆桶,黄黄的海水泛着白沫。根据宁德市水产局相关调查结论,三都澳水产养殖区的水体氮磷含量明显偏高,水体富营养化较为严重。
水体污染给养殖户带来了很直接的影响。“现在的海水污染确实比较重,鱼苗发病几率比过去高了,不及时用药就很容易大片死亡。通常一个格子的养殖区里要放进2~3万元的鱼苗,大黄鱼的养殖周期至少一年,但两年才能长到1斤多重。行情也不好,几十万元成本投下去,很可能辛辛苦苦两年下来,不仅不赚钱还要亏本。”
除了污染外,越来越密的养殖开始让这片海域有些承受不起。虽然现在行情逐年下滑,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养殖户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淘宝”,海面水域也逐渐被越来越密集的养殖网箱所占据。渔民表示,目前只要舍得花钱,谁都可以在海面上圈地养殖,大的养殖户有十多亩水域,有时候甚至在航道上都可以看到网箱。
城浮于海,海养了人,也许,海上儿女们不要让大海母亲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