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在民间,养殖高手更是都在民间。水产养殖虽然是靠天吃饭,风险大,但也有不少养殖户在多年的养殖过程中,顺天时,依地利,靠人和,并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和当地养殖情况的养殖方法。他们在当地的养殖面积不一定是最大,但在当地却一定是最具有影响力。
针对这类养殖户,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实施的“春耕行动”中,将其表彰为养殖示范户,并通过养殖示范户开展“实证营销”,借此推广好的养殖模式和案例,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影响。
陈家明:养虾的“老师”
记者 吴耀华
陈家明在遂溪草谭周边的对虾养殖户中,几乎无人不识。记者与他初见面时,与数名对虾养殖户不期而遇,但不管年纪比他大的还是年纪比他小的,都会叫他一声“明哥”。他谦逊地说是大家比较熟,爱开玩笑。不过,同行的恒兴饲料业务员却揭露谜底:不是什么熟人都能让多数养殖户叫一声“哥”,而是因为他的为人像“大哥”,人仗义不藏私而又聪明,善于总结各种养殖技术,又愿热心帮助周边养殖户。这“哥”的背后时养殖户对他的真心崇敬。
爱虾就陪着它
18岁遂溪师范毕业,出任教师。不过当时教师待遇很低,社会地位与现在相比,如天地之差。为了能让未来的家庭有个遮风挡雨的之地,陈家明辞职养鸡。
养了六七年鸡,手上也有了些钱,不过养鸡的利润越来越薄。上世纪90年代末,恰逢对虾养殖刚刚在湛江兴起,高利润的对虾养殖吸引了陈家明,他决定养虾。2001年,陈家明在老家遂溪县港门镇租了几口塘,从此一脚踏进了对虾养殖大门。
他认为,对虾养殖多年来都是暴利行业,想一夜暴富、急于求成的养殖户很多。而对虾养殖周期短、养殖情况随时随地都在出现较大的变化。“越是变化多、大,养殖风险越是难料,越是能让人心烦。”他说,根据多年的养殖体验,养殖对虾,其实养的不是对虾,养的是个人的心态。“养殖对虾,最要不得浮躁。”
陈家明说,从池塘基建、种苗选择、水质调理、养殖管理等,无一不在锤炼考验着养殖户的心理素质。他认为,想踏踏实实把对虾养好,那必须认认真真投资把心思投到池塘中来。
“养虾能否成功的首要因素就是个人的责任与性格。”陈家明自从虾塘开始进水投苗后,几乎天天都在围着虾塘转。陈家明朋友很多,每天饭局几乎不断,但他一吃完饭都赶回养殖场,晚上更是不出去喝酒耍乐。他认为,晚上对虾活动较多,此时查看对虾,更能了解对虾的养殖情况。尽管他的养殖场工人多,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懈怠,巡塘查看水质是他每天必备且需重复多次的工作。
打开心扉 付出也是收获
“养虾还需要多交流。”陈家明告诉《农财宝典》记者,他的对虾养殖技术,除了依靠自己在平时养殖过程中的观察,更大程度上来自于与周围养殖户的交流。“打个比方,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各种药物的使用不可避免。但凭自己的使用量与频率,不可能知道市场上所有的药物的使用效果,但是与其他养殖户交流,那我就知道哪些药物好,怎么使用好。”
他认为,有的养殖户对一些好药、好的治疗方法、好的养殖方式三缄其口,担心别人学会,这种做法就根本不可取。“封闭没什么好处。”他说,对虾养殖的环境和病害更新变化较快,过去的经验和技术总会有过时的时候,而采取“封锁措施”的养殖户,也会遭到其他养殖户的“封锁”待遇,新技术新经验的渠道也会被封闭起来,养殖户只会停步不前。
“其实行业这么大,你再能赚钱,也不可能把所有的钱赚完,有钱大家一起赚,有什么不好?”陈家明说,人要知足常乐。由于陈家明善于总结和运用,他多年来年年养殖对虾都赚钱。周围养殖户、朋友的虾发病出事,都会叫他前去帮忙调水治理。查看池塘水质及治疗病害,需到当场才能做出判断,尽管需要经常要来回奔波穿梭,但陈家明基本是来者不拒。他的热心和坦诚,这也是他赢得“明哥”尊称的主要原因。
多用菌 早预防 少用药
“对虾有病,不要说难治,即使治好,塘中肯定已有死虾。”陈家明总结自己的养虾秘诀,除了上述的多交流获得理论经验,还要多做预防。
不过,这众人皆知的道理,实际操作起来,其中的门道还是挺多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采取预防措施的时间点。陈家明表示,当虾塘的水色看起来比较好的时候,养殖户应该注意,这往往就是在虾塘水色开始出现变化的时候,塘内的藻类和菌类都开始衰退死亡。如果不通过人为地增加池塘中的有机肥和有益菌,虾塘的水质就会不断恶化。陈家明的养殖观念,颇有点老子的意味:月盈则缺,祸福相倚。
平时帮助养殖户看水调水治虾病的时候,陈家明一般都建议养殖户尽可能多用生物菌类。“消毒剂可以杀死水体的细菌,但杀不死体内的细菌。”他说,他以前也曾尝试过在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消毒药、抗菌类的药物预防治病,但用药后不久对虾始终都会出现问题。他强调,在对虾养殖早期,尤其是要慎重使用药物,多用有益菌和维生素类的产品,有助于提高对虾的成活率和抗病能力,而当虾苗适应水中的环境后,即使后期水质有变化,对虾的养殖成功率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