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之路,通过循环全产业链营销,草莓每斤卖到了70元、韭菜每斤卖到了20元、黑猪肉每斤卖到了60元。”听到山东济宁南阳湖农场场长王海存这样介绍,近日前来参加首届“科学发展场长论坛”的许多国有农场领导纷纷询问起秘诀。
近年来,南阳湖农场主动适应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高度关注的新要求,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实现了对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及蔬菜加工后的碎菜叶等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实现了沼液沼渣对化肥的全面替代,保护了水清地绿空气清新的良好环境,生产出了安全优质的农产品。
大棚蔬菜是南阳湖农场一道亮丽的风景。农场建设了150个共300亩的大棚,生产韭菜、西红柿、西瓜、食用菌、油桃等多种果蔬。加上露地蔬菜基地1000亩、果树基地150亩,农场成为当地供应中高端蔬菜的主力军。
王海存随意在大棚里摘取一根韭菜嚼了起来:“这里的韭菜、西红柿等蔬菜生产,使用的是大型沼气站产出的沼液沼渣,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范,基本不用化肥农药,韭菜还是农业部农垦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产品。”
南阳湖农场在大棚蔬菜生产中,不仅广泛采用了沼液沼渣和生物肥技术,更创新使用了一种叫做“生物反应堆”的秸秆生态循环新技术。据王海存介绍,这个技术以秸秆为主要原料,拌以菌种、辅料等,对大棚产生增温、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多重效果,能够有效减缓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更能提高蔬菜的产量、营养和品质。
农牧业平衡发展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南阳湖农场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种猪场、标准化养猪场、黑猪散养场,3处养猪场建有标准化猪舍3.2万平米,年存栏生猪1.3万多头、出栏无公害生猪及特产黑猪2万多头;新建了占地700亩的林下鸡鸭鹅散养场2处、高规格钢架鸭棚800平米,年销售散养鸡5万只、鸭3万只、鹅2万只。
农场在种猪场和标准化养猪场采用“自然养猪法”,即以秸秆为垫料在猪舍内铺垫,铺垫秸秆的猪粪尿经过2―3年的处理后形成优质的生物肥,直接施用于粮食基地、蔬菜基地、林果基地。
利用农场的苗木基地,农场在林下种植牧草,辅之以投放废弃的菜叶及青饲料,发展黑猪散养、鸡鸭散养,形成了一幅“猪在林中跑,鸡在树上啼”的农家风光。王海存介绍说:“这样养出的黑猪,一年半后才出栏,猪肉有三十年前吃肉的感觉;黑猪肉每斤卖到60元,不是吹出来的,是吃出来的。”
有了好产品,怎样求得好效益?南阳湖农场在各产业中积极推行了“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订单处理加工仓储物流配送批发零售”的全产业链营销模式,在各个生产环节中产品质量都有可靠保障,同时也建立了农场自己的营销渠道,形成了好产品、高价格的良好营销态势,不仅培育了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而且提高了农副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农场全产业链营销模式最显着的特点就是产、加、销一条龙生产,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农场有自己的生产基地、产品包装加工厂、物流配送中心、产品销售专卖店,既能保证产品获得稳定的原料来源和加工质量,又能建立畅通的市场销售网络和塑造自己的市场品牌,从而达到赢得市场、信誉和效益的目的。
目前,南阳湖农场在济宁市城区的中高档社区附近开设了17个南阳湖农场专卖店,在各大商场设立了直销专柜,并且计划近期要逐步开拓济南等省内主要城市的市场。正是这个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确保了“南阳湖”牌系列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