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江西九江庐山西海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05-25  

  近日,庐山西海风景区附近一渔民在西海湖区捕捞了6条中华鲟,这是庐山西海首次发现中华鲟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6条中华鲟大的身长1.3米,重达20公斤,小的也有5公斤左右。经市水产局专家鉴定,确认为中华鲟,目前这6条中华鲟身体状况良好。

  当时渔民在捕捞后却不认识这鱼种,永修县柘林镇某酒店负责人获悉此情况后,立即从这位渔民手中收购了6条中华鲟,并指定专人精养,现生活良好。他们将于近期把这6条中华鲟全部放归到它们常住地——庐山西海,相关部门也正在制订相关保护措施。

  中华鲟在庐山西海首次被发现,引发了专家和群众的极大兴趣。对于其来源,有关人士初步认为,因中华鲟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其习性为逆水游行鱼类,可能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柘林水库(后更名为庐山西海)大坝未合龙时,中华鲟顺长江至修河逆水而游到柘林水库,而该湖湖水因“一级空气,一级水质”而闻名于世,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水中熊猫”桃花水母的繁衍地,为中华鲟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据了解,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远在周朝时,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中华鲟属硬骨鱼类鲟形目。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早三叠世,一直延续至今,生活于我国长江流域,别处未见,可谓“活化石”。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