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舌尖上的中国》尝遍大连海鲜——獐子岛“地陪”介绍幕后拍摄故事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05-23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舌尖上的中国》在獐子岛拍摄。


      近期关注《舌尖上的中国》的大连观众一定很惊喜,因为在昨晚播出的收官剧集《我们的田野》中,有近10分钟的篇幅介绍大连獐子岛海洋牧场人与生态和谐生存,以及当地百姓用鲍鱼、海参、扇贝等海珍作为食材,烹制美食盛宴的故事。前晚,记者联系到摄制组来连拍摄时的“地陪”孙坤,听他介绍了拍摄时的幕后故事。 

      曾为要不要下海拍摄犯难

      在昨晚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收官剧集里,着重体现了中国人的老话“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而大连,因为海域里的物产富甲一方,并以生态的方式实现了耕海牧渔的理想,成为收官剧集里的一大亮点。

      孙坤,獐子岛渔业集团外宣部主任,去年摄制组选择来大连拍摄时,正是由他负责接待,“7月28日摄制组到达大连,8月1日离开。给我的感觉,他们更注重食材的拍摄,烹饪倒处于其次。”正是因为对食材的重视,摄制组到达大连后就向孙坤提出一个要求,要下海拍摄工人实际作业。

      这给孙坤出了一个难题,下海存在一定的风险,怎能让没经过任何专业培训的摄制组冒险下海拍摄?在经过半个月的讨论,摄制组请到了3名潜水协会的专业摄影人士,由他们下海拍摄。孙坤回忆说,实际拍摄时才发现,这3名专业人士是相当“专业”,设备一流,并曾在国内外海域进行多次拍摄,自己之前的担心倒显得有些“外行”了。

      等拍完上来,几位专业潜水人士大赞大连的海洋环境好,在国内少见。孙坤也看了拍摄的片子,“特清晰。”“他们主要侧重拍摄两部分,一个是海底的自然资源,再一个就是渔民如何实际作业获取海产品,像鲍鱼、海参、扇贝、海胆等。”

      建议呈现海鲜烧烤

      在大连拍摄后期烹饪时,摄制组原本想找一家豪华饭店拍“葱烧海鲜”,但海岛上条件有限,并且当地居民更钟爱原汁原味的吃法,于是孙坤向摄制组推荐了海鲜烧烤。“渔民劳累一天,傍晚夜幕降临时回到岸边,大排档一样的烧烤在等着他们,赤甲红、紫石房蛤(大蛤)、厚壳贻贝(大海虹)等应有尽有,呈现出咱大连人原汁原味吃海鲜的主题。”

      而为了更全面地呈现海鲜烹饪,摄制组后来回到大连市区后,在星海广场某饭店拍摄了葱烧海鲜、蒜蓉粉丝蒸扇贝等“硬菜”。“来之前他们就做了很多功课,调研大连海鲜与全国其他地方有什么不一样。实际拍摄中,会认真沟通,也会采纳我们的建议。拍出来的片子不仅有大排档也有高档饭店,很全面地反映了本地特色。”孙坤介绍说

      两个宣传片中都有潜水员入海镜头

      孙坤向记者介绍说,此前《舌尖上的中国》曾制作了两个版本的宣传片,一个30秒、一个60秒,其中都有大连两名潜水员入海采鲍鱼的镜头。至于为什么大连会被节目组选中,孙坤分析说,也许是看中了大连的海洋牧场,能够彰显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耕海牧渔的理想。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