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较中美蛋鸡产业后的启示
1976年,美国估算有10000家蛋鸡生产商;1987年,2500家生产商;2008年,200家生产商,63家公司的蛋鸡饲养规模在1百万只以上;2008年后,近200家公司,并完全实现了集约化。
目前,美国存栏蛋鸡2.78-3亿只,平均每只产蛋19千克,产蛋期死淘率低于8%;单场规模大,多在25万只/栋鸡舍以上,单场和单场之间距离大于8公里;种鸡、孵化、饲料、商品鸡场、
鸡蛋加工、屠宰加工、鸡粪加工融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产品深加工比例高达60%;80%鸡蛋通过超市消费,入市有质检。
中国现在存栏蛋鸡12-15亿只,平均每只产蛋12-15千克,产蛋期死淘率在20%以上。单场规模小,存栏1000-3000只的,占总存栏量的41.23%;3000-5000只,占35.5%;5000-8000只,
占14.32%;8000-10000只,占2.32%;10000-50000只,占6.62%;50000只以上,占0.17%;总体布局乱,疫病多,越养越不好养;产业链条不完整,养殖环节独自面对市场和疫病风险;深
加工比例只有1%-4%;鸡蛋消费以粗蛋为主。
在美国蛋鸡产业发展历史上,1987年是一个里程碑。目前中国蛋鸡产业现状类似于美国1987年以前的阶段。整体上看,中国目前的蛋鸡产业正处在转型期,一方面对转型的需求越来越迫
切,另一方而转型自身的加速度越来越快。
二、中外蛋鸡产业化的成功模式
(一)中国目前常见的蛋鸡产业模式
“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统一规划建设、统一鸡种、统一供料、统一管理、统一粪污处理、统一品牌销售,分户进行饲养。
“种鸡企业带动模式”:以优秀种鸡基地建设为核心,根据不同地域条件,发展商品蛋鸡生产。“适度规模,科学布局,分段饲养,全进全出”专业生产,同一品牌,一体化经营。
“市场牵动模式”: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合作组织为依托,在整个生产链条实现专业化生产,契约化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蛋鸡产业新模式。
“养鸡合作社模式”:成立鸡农合作社提高鸡农技术素质、改善生产状况、提高生产水平和组织水平。
(二)欧洲集约化蛋鸡业生产经营模式
西欧的德国、法国、荷兰、奥地利等国家的共同特点是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相对稀缺,资本和技术实力雄厚,因此,在发展蛋鸡业经济过程中,选择了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以机械作业为
主的集约化家庭农场的发展道路。这种模式目前具有朝更大规模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三)日本蛋鸡家庭农场模式的一体化类型
1 孵化场型一体化
孵化场采用合同的方式委托农户养鸡。孵化场向合同农户提供建设鸡舍的图纸,传授饲养技术。农户按照龙头企业提供的资料和技术,建造鸡舍养鸡。然后龙头企业派专车到农户农场回
收鸡蛋。
龙头企业把农户的合同生产同自己的生产总计划连接起来。龙头企业的生产总计划包括各家农户的雏鸡孵化、青年鸡的育成、产蛋鸡的产蛋日期和淘汰日期的计划等。同时农户还必须把
农场每目的生产情况,包括蛋鸡的病历作详细记录,提交给龙头企业。所以衣户是在龙头企业的严格控制下从事生产的。
部分孵化场也建立自己的饲料加工厂和鸡蛋处理厂,并且同大城市的超级市场有直接的业务联系。孵化场式的龙头企业并不要求合同户的生产规模过分大,一般都在2万只鸡左右,并且养
鸡场与养鸡场之间的间隔距离很大。有一部分孵化场也建立自己的附属农场,把养鸡场租赁给农户使用。
2 鸡蛋批发商型一体化
龙头企业事先把雏鸡、饲料贷给农户,农户把生产的全部鸡蛋交给龙头企业,然后结账。其优点在于农户不需要事先投资就可以购买雏鸡和饲料,这些本是一大笔投资。
由于龙头企业在边远农村地区发展一体化的蛋鸡产业,所以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低,加上全部生产由农户承包,积极性高、人力资本管理成本低,因此,这种一体化生产方式在蛋鸡生
产上占有比较大的优势。
还有一些龙头企业从农户收购土地,建造鸡舍,再雇佣当地农民为他们养鸡。部分鸡蛋批发商型龙头企业还建立起鸡蛋加工和处理厂,把从农户养鸡场收回的鸡蛋清洗包装,通过多种渠
道销售。
3 饲料商社型一体化
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开始进口大量的饲料。饲料企业为了扩大饲料销售数量,自己建立鸡蛋加工处理厂以后,通过合同方式让农户养鸡,收回鸡蛋通过批发商销售。随后,饲料龙头企
业自己建立的直属养鸡场和饲料生产基地,把饲料基地的饲料强行卖给合同农户,收购他们的鸡蛋,然后通过自家工厂清洗和包装的鸡蛋直接销往大规模超级和连锁商店,
4 综合商社型一体化
拥有相当强经济实力的综合商社把蛋鸡的育种、孵化、饲料生产、青年鸡培育农场、蛋鸡生产农场、鸡蛋处理工厂等昕有企业全部集中在方圆20公里的直径范围内,所有的上述各企业各
部门都通过计算机的互联,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农场之间也采取了密切的信息联系。如青年鸡场为每只鸡建立档案,并把所有的信息及时地传递给蛋鸡生产农场。蛋鸡场全部按照统一标准建
立,体现出技术的统一性。对每一只鸡进行数据管理,一旦发现某只鸡的产蛋数量减少,立即检查和发现问题,有一些综合商社为了降低饲料运输费用,建立起300万只鸡的大型养鸡基地。在
基地中建立起专门的雏鸡饲料和成鸡饲料生产工厂。
5 农协型一体化
单协型农协产业一体化经营:独立养鸡农户联合成立的农协,拥有独立的饲料加工、雏鸡销售和鸡蛋处理厂。向参加农协的农户提供雏鸡、饲料,然后收购农户的鸡蛋,再经过鸡蛋加工
厂的处理出售给鸡蛋批发商。不足之处是参加人数少,因此除了总体养殖规模小以外,经济实力也比较弱。所以收集的鸡蛋一般也只局限于较小的范围内,如一个或数个自然村。
单协联合型产业一体化经营:是指若干个养鸡协会联合起来,使用一个共同的鸡蛋加工厂,负责共同出售,而饲料厂仍然归各单一协会所有。这样的优点是通过联合扩大农业协会的竞争
力。缺点是农会比较分散,不容易管理和产品运输费用过高等。
综上所述,日本的蛋鸡养殖主要是由家庭农场进行,而且日本一般采用一体化经营模式与家庭农场对接,实现了封闭生产体系,生产各环节的风险共担,利益分享。
(四)我国目前存在的成功模式
1 德青源
德青源坚持自己建立鸡场,实现了养殖、食品加工、清洁能源、有机肥料、订单衣业、生态种植的循环。在这一系统中,通过沼气发电、污水处理、太阳能利用等生态科技,实现了资源
的最大化应用和保护。
2 大连韩伟集团
韩伟鸡场在布局规划、疫病防治、日常管理、生产销售等方而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同时“集约化、标准化、一体化”始终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
3 圣迪乐
圣迪乐强调食品安全不能只从单一环节(比如食品质量检测)入手,而应该从整个产业链入手,并要形成全程的控制。因此他们推行一体化模式:种鸡养殖-饲料生产-商品蛋鸡养殖-蛋品包
装与分销;1+1+1的组织模式,即产业新村+产业龙头+产业村民,不走传统公司+农户道路;1+1+1运营模式,即耐克+麦当劳+沃尔玛也就是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
4 六和集团
六和肉鸡养殖主要采取“公司+农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加工企业为龙头,采取鼓励、支持村级集体组织和农民以股份制联建的形式,按照统一规划用地、统一设计标准、统一养殖品
种、统一系列化服务的要求,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使其成为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从而实现肉鸡生产的全程控制。
5 温氏集团
温氏集团的核心内容是以一个技术先进、产权明晰的现代农业企业为龙头,以专业化农户为生产基础,由龙头企业组织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把农户生产纳入现代农业产业链经营中,
利用契约和全员股权占有等形式缔结成利益共生体,通过创建“一体化养殖公司”形式,实现种苗、饲料、饲养、疫病防治、销售等环节的产业链一体化经营。
三、转型期,对中国蛋鸡产业化四点建议
(一)农民养鸡单场规模不宜过大,关键是完善产业链条,提高组织化程度。
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大型集约化鸡场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但是太小又没有规模效益,同时也不利于生产水平的提升。建议压缩万只以下鸡场比例,增加适度规模鸡场,比如通过场地认
证,限制小鸡场的数量,扶持规模在10000-20000只的鸡场。
只有形成产业链,并建立利益分享、风险共担机制,才能良性循环。具体到各地产业链规模的大小,比如是商品蛋鸡100万/200万/300万?这需要根据当地饲料、蛋品、鸡粪加工配套能力
等具体情况确定。
(二)鸡舍设计要因地制宜,设施设备功能配套,以中等投入,获得中高产出。
(三)对蛋鸡主产区进行产业规划布局,确保生物安全,确保产品品质。
在区域养殖总量的推进中,需要以县为单位,考虑当地的气候、资源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载鸡量,同时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并从总体上进行科学布局。
科学布局中要考虑:符合区域整体生物安全要求原则;饲料厂、蛋鸡场、蛋品销售市场、鸡粪加工厂运输,距离最优原则;产业内部各的种鸡、孵化、育雏、育成、产蛋鸡数量、蛋品加
工各环节协调一致。
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需要对产地的进行认证,建立鸡蛋生产公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技术(HACCP);同时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并对产品建立追溯机制。
(四)在粪污处理方面,建议以产业链集群为单元,建立集中的发酵池,发酵肥田,成本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