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油鱼冒充鳕鱼事件引发轩然大波。事实上,还有一种鱼极易被“山寨”,那就是黄花鱼。距离端午节还有两个月,扬州人有端午吃黄鱼(黄花鱼的俗称)的习俗。据知情人透露,不少黄鱼可能是“山寨版”,多用黄姑鱼冒充,甚至极可能有商贩用白姑鱼染色售假。
黄鱼也有“山寨版”?
黄姑鱼可冒充黄鱼
昨日,餐馆师傅梁先生向记者透露,水产市场上有一种大家常吃的鱼易被混淆,那就是黄姑鱼和黄花鱼。他曾负责一段时间的采购,去水产市场采购黄鱼时,常碰到一种和黄鱼长相差不多的冻鲜鱼,两者进价相差很大。
“和水产商混熟了,他们告诉我,其实便宜的不是黄鱼,而是黄姑鱼。”梁先生说,一位水产商告诉他,老百姓所说的黄鱼,其实是黄花鱼,黄姑鱼与黄花鱼较相似,但两者进价相差近一半,用黄姑鱼冒充黄花鱼,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梁先生称,他特意留意了一下,发现无论是超市还是水产摊,不管是黄花鱼还是黄姑鱼,大都标着“黄鱼”销售。
市场黄鱼正宗吗?
大多水产商避而不答
接到梁先生反映后,昨日,记者前往市区水产市场和部分超市探访发现,尽管还有一段时间才过端午节,但黄鱼销售渐渐热了起来。
“扬州端午有吃黄鱼的习俗,每年这个时候我们就提前进货。”在萃园桥水产市场附近,一位水产商透露,市场的黄花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黄鱼),大多来自福建,还有一些来自浙江,基本都是养殖的。
该商贩称,以前还有人叫卖野生黄鱼,但价格太贵,一斤至少要八九百元,鲜有人买,渐渐就“绝迹”了。在市场咨询中,记者发现,大黄鱼的价格一般在25元左右,而小黄鱼的价格,则在12元左右,对于这个价,部分水产商表示,与去年相比,并没怎么涨。
“端午节前,是黄鱼销售的旺季,那时候生意很火。”水产商郑先生告诉记者,在扬州,除了端午节外,春节前后,黄鱼的销售也不错,其他时间则较淡。目前市场上,大都是以冻鲜黄鱼为主,中等大小的黄鱼,市民购买得较多。
那么,市场上销售的黄鱼,有一些是不是黄姑鱼?在市场探访中,记者就此询问了多位水产商贩,大多水产商贩对这一问题避而不答。
两种鱼价格如何?
价差甚至近一半
“黄姑鱼市场上有,价格要便宜不少。”对此,水产商郑先生向记者透露,因黄姑鱼和小黄鱼极其相仿,一些水产商贩会将黄姑鱼混在黄花鱼中售卖。他称,单从鱼的外表等辨别是不是黄姑鱼,有些难度。
郑先生称,目前扬州市场上的黄姑鱼,多批发自南京等地的水产市场,无论是运输成本还是进价,都比正宗的黄花鱼便宜不少,有时甚至价差近一半。
“混在一起卖,至少你还能买到几条真黄鱼,要是染色冒充,那就是纯‘山寨’了,很多烧烤摊所谓的烤黄鱼,未必就是正宗黄鱼。”熟悉水产内情的郑先生表示,他听说过白姑鱼染色冒充大黄花鱼的。
至于目前市场上到底有没有染色黄鱼,他称不好说,至少去年“染色黄鱼”闹得沸沸扬扬时,他们就听说,市场上确实有人这么干过。
“正宗黄鱼的价格,不会太低的,价格非常低和便宜的,那可能就有问题。”采访中,不愿透露姓名的一位水产商贩告诉记者,其实黄鱼市场上的乱象已不是一天两天了,不单单是扬州,全国各地都是这样。
两种鱼如何辨别?
尝一尝就清楚了
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鳕鱼和油鱼一度被曝出需要DNA辨别真假,那么黄花鱼和黄姑鱼呢?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想单靠眼力去辨别,也是非常难的。
餐馆师傅梁先生表示,黄花鱼与黄姑鱼虽然只一字之差,味道却相差很大。黄花鱼味道鲜美,肉嫩滑且肉质呈蒜瓣状,而黄姑鱼则肉质较松粗,嫩滑程度远不及黄花鱼,烹饪后尝一尝就清楚了。
尽管黄姑鱼和黄花鱼单就外表上难以区别,但还是有些细微不同,可从长相上辨别。“但这一点对普通市民来说,有些难度,不容易区分。”采访中,部分水产界人士表示,将黄姑鱼的尾鳍“修”一下,则更难辨别。
“染色冒充的黄鱼相对来说,容易辨别一些。”水产商郑先生透露,一般来说可用白醋擦拭,染过的鱼颜色会掉,而鱼身上如果为自然色是不会掉的。
记者 孟俭
资料链接
黄花鱼 体呈长椭圆形,其头较大,背侧中央枕骨刺不明显,尾柄较细长。背鳍和臀鳍的鳍条基部2/3以上披小圆鳞;
黄姑鱼 鱼体侧扁,背部稍隆起,略呈弧形,有多条黑褐色波状细纹,斜向前方,尾鳍呈楔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