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江门渔业发展迅速 渔民增产增收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04-06  

  江门正在走上一条现代渔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路子,这给本地的渔业养殖户们提供了新的致富机遇,一些地方涌现出知名渔业品牌和全国领先的大型渔业加工企业,将侨乡农村大地上的繁荣点缀得更加绚烂。

  “十一五”期间,江门市按照“调整捕捞、拓展养殖、深化加工、促进流通”的工作思路,不断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标准化鱼塘、渔港建设工程、“放心鱼”工程以及“科技兴渔”战略,现代渔业建设成效显著。2011年江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69.05万吨,水产品总产值86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值118.8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10633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77%、58%、27%,年均增长12%、9.6%、4.9%。其中,水产品总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7%,渔民人均纯收入比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1%,渔业在大农业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处于最基础环节的硬件建设,是江门现代渔业能够得以快速发展的保障。记者从江门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江门积极实施标准化鱼塘建设工程,深入开展低产鱼塘(咸围)改造工作,目前已完成低产鱼塘(咸围)标准化整治面积10500亩。据介绍,鱼塘连片整治改造之后,通水通电,水体加深,排灌通畅方便,病害有所遏制,养殖条件优化,鱼塘单产和质量明显提高,效益明显增加。据了解,目前鹤山和蓬江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渔业生产和村级经济都明显增收。

  处于上游的水产养殖业因而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占渔业经济总产值八成以上,基本形成了沿海海水养殖产业带、西江流域淡水养殖产业带和潭江流域淡水养殖产业带,建立了一批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和无公害养殖基地,培育了鳗鱼、南美白对虾、牡蛎、青蟹、桂花鱼等一批名优特水产品。其中台山是全国最大的鳗鱼养殖及出口基地,“台山鳗鱼”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面积达8万亩,是全省南美白对虾三大淡化养殖基地之一。

  处于中游的水产品加工业发展也取得了突破,投资1.55亿元的江门市振业水产有限公司罗非鱼加工厂首期工程竣工并顺利投产,预计年加工罗非鱼5万吨,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95%的产品出口国外,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罗非鱼加工厂。江门市现有水产品加工企业近100家。

  处于下游的销售环节,也正在朝着渔业产业化方向发展。近几年来,江门大力扶持渔业专业合作社建设,目前已成立了新会区润明海洋渔业专业合作社、新会区大鳌社洪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新会区农丰水产专业合作社、鹤山市古劳桂花鱼专业合作社、台山市广海镇鲲鹏永润海洋渔业专业合作社等渔业专业合作社,带动了渔民增收致富。

  江门市海洋渔业局方面表示,未来江门将继续控制捕捞业、引导转型,壮大养殖业,扶持发展休闲渔业、观赏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业。据了解,江门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现代渔业建设的规划,不过,江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已委托珠江水产研究所制定,目前正在制定中。

  连线地方

  台山市端芬镇龙舟滩

  鳗鱼养殖的“集中营”

  远宏集团在台山市端芬镇龙舟滩有6000多亩的养殖场。据了解,因为鳗苗资源紧缺,今年,仅有四分之一的养殖场在养鳗鱼,而其它的养殖场改养对虾等其它类型水产品。活鳗鱼的价格不断上涨,今年的出口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

  端芬镇龙舟滩面积8000多亩,属海阳、东陵等8个村委会。端芬镇党委、政府从1998年开始着手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先后吸纳江苏、浙江、台湾三家公司共投资12亿元连片开发8000多亩养鳗场。经过几年来的发展,龙舟滩由原来一个弃荒的烂滩变成颇具规模,生产条件日臻完善的鳗鱼养殖基地。

  去年底,经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专家组严格审查,“台山鳗鱼”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技术审查得到一致通过。继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Ⅰ类)考核成功通过后,台山鳗鱼向规范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再迈进一大步。

  台山鳗鱼养殖始于1993年,当时的养殖面积只有3.3公顷,年产值130多万元。如今,台山鳗鱼养殖场遍布斗山镇、端芬镇、冲蒌镇等10个镇,有6万多亩土塘养鳗场,年产鳗鱼达6万吨。台山的养殖产量占广东省总量的近九成,活鳗出口约占全国的八成。

  据了解,台山的空气、水质环境优越,鳗苗的质量较好,亩产在600公斤左右。然而,目前,国内科研技术尚未攻破人工孵化鳗苗的难关,各养殖场仍靠收购沿海一带的野生鳗苗维持养殖业。鳗苗资源越来越紧缺,鳗苗越来越贵,导致不少鱼塘无苗养殖而空着。

  农企心声

  台山市共荣食品有限公司是远宏集团一个下属公司,主要生产烤鳗。该公司负责人张经理介绍,目前,活鳗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烤鳗的价格也随之上涨。价格影响了烤鳗的出口量,使之与往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张经理表示,目前对其公司发展仍充满信心:“即便是这种情况,在生产环节上还是不能马虎,无论是养殖还是烤鳗,都要严格按照规定,做到行业内的示范,发展才能越来越好。”

  恩平市牛江镇佛咀养殖场

  村民致富靠“一条鱼”

  30多口鱼塘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路旁。雪白的鸭子或在塘中畅游,或在塘边休憩。周边的小山丘上,满山的树木挂满了新绿,这是记者进入牛江镇佛咀养殖场时率先映入眼帘的景象。

  黄海权是该养殖场场长,2007年,他来到这里工作,目睹着这个养殖场不断发展壮大。“现在我们养殖场的鱼塘面积有1500多亩,员工有70多人。”黄海权说,近年,恩平市海洋与渔业部门积极推广奥尼罗非鱼养殖,大力发展“一条鱼”工程。他们积极响应号召,主要养殖奥尼罗非鱼和四大家鱼,同时还养殖和孵化樱桃谷鸭。

  “恩平的水质较好,十分适合奥尼罗非鱼养殖。这种鱼生长快,一般6至7个月就可以上市,产量高,抗病能力强,市场需求量大。就是看到这些利好因素,老板决定响应号召,养殖奥尼罗非鱼。”

  黄海权说,由于恩平的奥尼罗非鱼养殖面积大,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在周边地区具有一定的名气,成为当地的水产养殖“品牌”。现在,他们养殖的奥尼罗非鱼主要销往广州、阳江、湛江等地的加工厂,基本不用担心产品的销路。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奥尼罗非鱼的收购价大约为4元/斤,每亩鱼塘的产值约有六七千元。单是养鱼,该养殖场的年产值就有七八百万元,是“一条鱼”工程,促进了他们的水产养殖增效增收。

  据恩平市农业局纪检组长岑灼桓介绍,2005年,恩平市海洋与渔业部门启动了“一条鱼”工程。多年来,该市奥尼罗非鱼的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养殖面积也迅速扩大。目前,基本上恩平每个鱼塘都养有奥尼罗非鱼,该市养殖面积近4万亩,年产值约达1.5亿元。“一条鱼”工程有效加快了该市渔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奔康的步伐,成为该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股强大推动力。

  农民心声:

  杨如凤是恩平市良西镇雁鹅村人,过去她曾在广州、增城等地打工。长年漂泊在外,而且收入不高,让她厌倦了在外打工的生活。2010年,她进入牛江镇佛咀养殖场工作,由于离家较近,而且收入不错,她对这份工作感到十分满意。

  “现在我每月的收入有2000多元,包吃包住,基本上没有什么开支。这样的收入,比我以前在城市打工还有高。得益于‘一条鱼’工程,养殖场发展得越来越好。养殖场好了,我们全体员工也会好。”

  新会区崖门渔港

  渔民海洋捕捞的“补给站”

  眼下,施工单位已经进场,做足准备功夫,崖门国家一级渔港工程如火如荼开建,预计一年半可完工。

  很多人都知道,崖门渔港地处新会区崖门镇,位于省八大口门崖门和虎跳门交汇处,是五邑地区配套设施最完善的群众性渔港,始建于1983年。

  崖门渔港现有水域17.3万平方米,渔业码头岸线710多米,是新会区唯一一个可供海洋捕捞补给的群众性渔港。作为渔民们赖以生存的港口,崖门渔港可停泊大中型渔船300多艘。

  崖门渔港资源不可或缺,主管部门非常重视渔港建设,强大的救援队伍是崖门渔港建设的一大特色。早在2009年,新会区便成立了由区海洋与渔业系统骨干成员组成的新会区海洋与渔业突发事件应急专业救援队。2010年8月,投入50多万元购置了一艘渔政执法快艇补充用于海上救援工作,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据新会海洋渔业局方面介绍,渔港辖区大中型渔船147艘全部安装AIS设备,153艘船配备渔业安全生产通信指挥平台船载终端设施,252艘渔船全部配备救生浮(筏),实现了上级要求应配尽配、100%配齐的目标。这些安全设施的配备与应用,使新会区出海作业渔船的安全保障大大提高。

  据统计,两年来,新会区海洋与渔业突发事件应急专业救援队共执行海难救助任务11宗,出动渔政救助船艇15艘次,救助遇险人员28人次,为渔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约180.2万元。近年来,新会未发生一起重、特大渔业安全事故。

  今年2月23日,新会区因渔业安全监管成绩突出,被农业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评为首批“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区”,广东省仅3个单位获此殊荣,新会区是江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区。

  为增加渔船停靠泊位,为新会渔船以及周边地区的渔船提供一个更好的避风场所和后勤补给基地,眼下,崖门渔港已投资3500万元,启动崖门国家一级渔港工程,重点解决港池淤积、泊位不足等问题。

  从长远来看,崖门渔港的升级改造,将彻底改善现有渔港的面貌,极大提升渔港的服务功能和停靠能力,为新会区将崖门古兜山银湖湾打造成为南中国最大的休闲旅游集聚区增添新景点。

  农民心声:

  崖门渔民村渔民才叔(今年50多岁)说:“我做渔民几十年,同时也是看着崖门渔港的变迁而从年轻人变成老年人。崖门渔港是新会唯一的群众性渔港,对我们渔民来说至关重要。多年来,现在的渔港因为条件所限,我的拖船和其他人的大船一到打大台风时,便要转去内河停靠,一来一回很麻烦。这里的风浪甚至高达一两米,船和船之间碰撞会打烂船身。另外,现在的渔港不够宽阔,我们起鱼(将捕捞归来的鱼搬运上货车)、给鱼加冰给船加水,都显得非常拥挤,工作不方便。渔港升级改造之后,这些让人烦恼的问题将会得到解决。因此,崖门渔港升级改造对渔民来说当然是件大好事,大喜事。”

  专家点评

  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林创:

  水产养殖是推进

  新农村建设的“富民产业”

  我市水产养殖面积102万亩,养殖总产量57.7万吨,养殖总产值83.6亿元,分别排在全省第二、第四和第二,是广东省的水产养殖大市。

  我市水产养殖的重点区域主要西江、潭江流域的淡水养殖区,重点包括新会区、蓬江区、鹤山市、开平市、台山市,主要养殖品种有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鳗鱼、桂花鱼、罗非鱼等,其中鳗鱼养殖面积达6万多亩,占全省鳗鱼养殖面积的7成以上。沿海的海水养殖主要地区是台山市,主要品种有对虾、青蟹、牡蛎等。这些地区养殖片区集中,养殖经济效益好。水产养殖业是极具发展前景的高效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富民产业”。

  我市渔业养殖主要面临几个方面的风险,一是种质退化问题。我市的种苗培育基础工作还跟不上实际需要,导致养殖良种得不到有效的更新,养殖周期变长,且养出来的鱼体积小、抗病能力弱,这在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的养殖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二是养殖环境的恶化,导致养殖病害发生机率增大,增加水产养殖业风险;第三养殖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主要是低产鱼塘和咸围还不少,阻碍水产养殖产量的提高,效益的增长;四是特殊恶劣天气对渔业养殖的影响,比如冰冻、台风。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选育优良品种入手,加强种苗选育工作,培育优良种苗;另外,要加大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建投入力度,改善水产养殖条件,提高养殖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除此之外,市场风险也是我市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和其他农产品生产一样,渔民对养殖品种的选择受市场价格影响很大,如果选择的品种不对市场需求,再加上生产资料价格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就很容易出现“丰产不丰收,增产不增效”的情况。

  渔业养殖成功与否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现在,江门市正在对中低产鱼塘、咸围进行全面规划和实施标准的整治等,以期提高我市水产养殖的生产能力,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增产增收,进一步地推动我市的渔业发展。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