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南参放量在即,两大金牌分析师对垒海参股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03-26  

  "海参价格是否即将拉开下跌序幕、其稀缺珍贵的形象是否即将颠覆",当前这一话题引发了农林牧渔全行业的广泛讨论。

  中信证券农业分析师施亮--2011年新财富农业最佳分析师第一名;齐鲁证券农业分析师谢刚--2011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二名,作为农业行业内两位大佬级人物,其对海参一左一右的观点,将本次关于海参价格未来走势的讨论推向高潮。

  与此同时,2010年自买方机构转会光大证券的研究员刘晓波,也是水产领域内具有相当话语权的专家;此外国联证券行业研究员杨天明,其在水产领域的研究实力业已锋芒毕露。这两位随后也加入了讨论。众多知名研究员济济一堂,使得此次关于海参价格走势的"论战",成为农林牧渔行业有史以来最具规模、最权威、最高端的讨论。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又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竞赛,因为最终的结果,将成为买方机构2012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投票的直接参考。"深圳某买方投资总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中信报告唱空海产股四连阴

  作为农业板块中最大的子板块之一,业内对海产板块的关注度从未降低。在2012年整个农业板块已经不具备板块性投资机会的背景下,春季海参捕捞时点的临近,自然不会被苦苦等待的炒作资金轻易放过。

  不过今年海参行业存在一个新问题,即北参南养在今年春季集中上市。有统计显示,今年海参供给量将比2011年增加1万吨,正是由于这一因素的存在,使得前期资金对海产股的炒作始终放不开手脚。

  事实上,南方海参上市预期最初并未对海参养殖个股带来实质性影响。在海产上市公司春节海参捕捞即将展开之际,海产股獐子岛(002069,收盘价25.73元)、东方海洋(002086,收盘价13.50元)、好当家(600467,收盘价9.85元),均从3月7日前后见底并展开一轮新的上涨,截至3月16日,上述三家上市公司股价纷纷创出反弹新高,海产板块也成为同期农业板块中走势最好的子板块。

  然而海产股这一良好的上涨势头,在3月16日后画上了句号。3月16日收盘后,中信证券农业小组组织了一场关于海参的电话会议,参与机构多达上百家。

  同期,头顶"2011年新财富农业金牌分析师第一名"光环的中信证券农业分析师施亮,发布研究报告《海参养殖行业专题报告--技术突破将推动海参供给快速增长》,该研究报告总共30余页,全文总共3.4万字,篇幅与字数均创近几年农业行业研究报告纪录。

  施亮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篇海参沿海行专题调查从2012年1月末开始筹划,调研历时一个半月,调研区域覆盖了全国可养殖海参70%左右的区域,实地参观了原产地与非原产地各种养殖方式的海参养殖场,包括底播、围堰、虾池、吊笼、工厂化等,涵盖11个海参主要养殖或流通区域,涉及访谈对象包括各级政府的海洋渔业部门、行业协会、技术专家、育苗企业等。

  在该研究报告中,施亮提出的核心观点包括:"育种与养殖技术获得突破,推动海参养殖区域扩大和养殖模式增加";"全国海参养殖面积持续增加,未来3年产量年均增速有望达25%~30%(需求年均增速预计在10%~20%)";"趋势性上升阶段已基本结束,周期性波动将成为未来海参价格变化的主要特征。"

  最终的结论是:在海参产量持续增加,各类养殖模式下长成的海参品质各有差异但混杂销售,外来添加物使用剂量标准不同等背景下,未来3~5年,海参经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由以往的养殖水面占有量,转变为品牌与渠道的掌控力。拥有品牌与渠道的企业,产品溢价有望更趋明显。并首次给予行业"中性"评级。

  上述研究报告发布同日,中信证券还召开了相关的电话会议。报告发布及电话会议后,本周一(3月19日),整个海参板块自上周五(3月16日)高点应声而下,本周五个交易日,獐子岛、东方海洋走出四连阴,壹桥苗业(002447,收盘价33.48元)走出五连阴,好当家从周初起同样连续三天下跌。

  "中信证券这篇报告的威力太强大了。"某买方机构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3月16日的电话会议中,网络在线的机构就有130余家,而包括打进电话的机构,实际参与本次会议的机构投资者估计在300家左右;单就农业板块来看,如此多的投资者同时参与可谓"盛况空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业内对当前海参价格走势的关心。

  "估计本周水产股下跌,有不少基金是被中信证券的观点吓出来的。"上述买方机构人士表示,买方此前对海参的观点也存在分歧,不过大多数买方态度都比较模糊。本次中信的报告,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这些态度比较模糊的基金对海参股看空的态度。

  两大金牌分析师"对垒"

  中信证券的农业研究实力名列前茅,但在水产领域一直占据最大话语权的莫过于齐鲁证券农业分析师谢刚。谢刚是2011年新财富农业最佳分析师第二名,业内公认的大佬级人物。谢刚一直以看好海产行业著称,其对海产行业多年、持续、深度的跟踪,使得谢刚成为当前海产行业最权威的人物之一。

  一个是新财富分析师第一名,另一个是新财富分析师第二名,在本次关于海参的讨论中,完全是一左一右的观点,新财富两大金牌分析师的对峙,将本次海参行业的讨论推向了高潮。

  "本次对海参行业的主要观点可以从三句话概括,"施亮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1,东参西养贡献未来3~5年的产量增长,北参南养潜力很大;2,海参价格趋势性上涨结束,周期性波动将主导价格运行规律;3,海参养殖环节暴利时代结束,拥有品牌和渠道的企业将来胜出。

  "技术突破推动海参供应量增加",施亮告诉记者,技术突破主要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育苗技术;二是养殖技术。

  首先就育苗技术而言,南方地区打破了此前不能育苗的神话;其次养殖技术的成熟,养殖模式从此前的底播、围堰,拓展到目前的虾池、吊笼、工厂化。正是由于上述两方面的突破,使得海参养殖区域扩大,进而带来产量的增加。

  从时点上来看,海参养殖技术的突破不是现在,而是2008、2009年,由于南方海参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生长,2012年、2013年,南方海参将第一次迎来单年大放量。

  施亮告诉记者,由于过去两年海参价格上涨,海参新增产能较多,进而带动海参育苗规模的扩大;海参苗价格被拉低,使得南方前期高额的养殖成本逐渐走低,在养殖效益趋好的背景下,南方海参的产量进一步走高。

  北方的海参则因为大苗苗种的供应量增加,使得养殖周期迅速缩短,这将带动原产地周边海参产量的迅速增加。对海参成本的判断,施亮总体倾向于南方海参成本逐渐回归、而北方的成本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南方与北方海参的品质,是市场争议的另一焦点。对此施亮告诉记者,品质的差异取决于养殖模式,而不是养殖区域。

  养殖模式包括底播、围堰、虾池、吊笼;其中底播品质最好,围堰次之、吊笼最差,这样的差异使得很多人认为非原产地的海参没有前途。不过施亮告诉记者,从数理化指标以及消费者感知上,不同养殖区域是没有差异的。如果真有差异,南方的海参不会返销到北方,在北方以鲁参、辽参的价格卖出去。

  因此施亮认为,北方海参和南方海参在品质上没有差异。对于北方海参价格高于南方的观点,施亮认为这是错误的认识。

  "海参价格应该包括两个参数,一是绝对价格;二是出皮率。南方海参的出皮率高于北方海参,出皮率较高使得南方海参的净重大大降低,因此造成南方海参价格大幅低于北方海参的假象,实际上两种海参价格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施亮表示。

  "总体上而言,海参稀缺珍贵的产品形象即将颠覆,其价格将结束趋势性上涨,进入以周期性为主导的价格运行体系。海参养殖暴利时代结束,有品牌有渠道的企业经过这场混战后,会成长为真正的龙头,企业的核心价值不在于拥有水源,而是在于拥有品牌和渠道。"施亮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与中信证券唱空海参养殖不一致的是,齐鲁证券农业分析师谢刚3月13日发布了以《再荐水产股五点逻辑》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中列出了三大核心观点:其一,资源壁垒依然高企,未来2~3年无法改变;其二,南方吊笼海参养殖技术目前只是较先前略有进步,远远谈不上技术大规模突破,原因在于养殖技术不过关,无法解决成活率、病害和成参品质低下等问题;其三,按照目前南方吊笼参的养殖成本推算,当前南方海参养殖户利润微薄甚至亏损,预计未来几年南方海参养殖量不会有大的增长。

  本周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上了正在福建调研的谢刚。根据最新的调研情况,谢刚告诉记者,苗种将成为制约该地区海参增长的最大瓶颈。

  "福建地区的夏季育苗并未成功,该地区的苗种主要从山东、辽宁地区运进。"谢刚告诉记者,最近几年南方海参养殖技术有所突破,但是每赚一次钱就推高一次海参苗的价格。按照300~320元/公斤价格推算,南方地区海参苗体积至少需要长2~3倍,时间上需要从10月份生长至次年4月。

  但是长这么多有难度,谢刚表示,受这些因素影响,2012年南方地区70%的企业都处于不赚钱的状态。

  谢刚告诉记者,目前的情况是:北方苗种也短缺,导致南方扩大海参养殖规模的空间有限;即使南方有意扩大养殖规模,但受成本压制,不少养殖户也不愿意进一步扩大规模。

  "光看量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还是要看品质。"谢刚告诉记者,最好的是野参、其次是底播、再次是围堰,接着是北方的虾池、最后是南方的虾池。海参行业的演进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此前无差别的价格竞争,二是品质、原产地的竞争带来产品差异化,三是海参加工所涉及的品牌阶段。

  谢刚告诉记者,"目前海参行业正处于第一级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转型,即原产地、品质导致的价格差异将越来越明显。"光大证券刘晓波与中信争锋相对

  坚定看好海参价格的不只齐鲁证券分析师谢刚一人,另一位在业内也颇具声望的研究员刘晓波,也表达了其对于海参未来的乐观预期。刘晓波在3月18日发表一篇题为《海参,我们不担心》的研究报告,其观点与中信证券争锋相对。

  "供给端的无序增长,并不代表行业规模可以持续增长。"刘晓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海参的量与价是动态平衡的关系,行业产能扩张价格下跌,而价格的下跌又将压制供给的释放,尤其是当海参价格跌至150元/斤时,将对南方速成参养殖带来重大打击,而海域养殖由于规模及投苗成本低的优势,承受力更高。

  "原产地、养殖方式的识别也将使产品具有更高的溢价。"刘晓波告诉记者,关于海参养殖的辨识度,海域养殖的海参与速成投料喂药的海参有本质区别,通过外力缩短海参养殖周期养殖出的海参,由于扰乱了原有的生理机制,在保健属性上难与海域养殖的海参相比。

  "因此产地溢价、养殖方式溢价将主导海参的价格差异。"刘晓波补充说。

  国联证券分析师杨天明与谢刚的观点一致。针对海参行业,杨天明于3月10日发布题为《吹尽狂沙始现金》的研报。对于当前海参行业的争论,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到4月中旬以后,如果海参价格还维持在现有价位附近,那将是投资海参股的入场时机。杨天明认为,在捕捞初期,海参价格一般下跌;但到了捕捞的高峰期如4月中下旬,随着底播海参的批量上市,海参的价格也将走高。因此对于当前海参价格的争论,不妨以4月中下旬为窗口观察。

  在当前海参的这场争论中,作为农业元老级人物,申银万国农业分析师赵金厚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周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了赵金厚。他告诉记者,南方海参上市,短期(今年上半年)供应量的增加会对海参价格形成压制,但是后期整个海参价格会有分化,好的海参(比如底播),由于资源稀缺性,价格仍会增长或保持,而普通海参由于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价格走低。对于当前消费者无法从感知中辨识南、北海参差异这一现象,赵金厚认为,消费者有一个识别的过程,这种无法辨识的现象应该不是长期的。

  对于这场海参行业前途的争辩,究竟谁将成为赢家,只有等待时间来检验。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