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又叫泥鳅鱼,体细长,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泥鳅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它和其它的鱼不相同,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是一种特殊的鱼类。泥鳅体较小而细长,前端呈亚圆筒形,腹部圆,后端侧扁。体高与体长之比为 1.7:8。
泥鳅头部较尖,吻部向前突出,倾斜角度大,吻长小于眼后头长。口小,亚下位,呈马蹄形。唇软,有细皱纹和小突起。眼小,覆盖皮膜,上侧位视觉不发达。鳃裂止于胸鳍基部。泥鳅的须有5 对,其中吻端1对,上颔1 对,口角1 对,下唇2 对。口须最长可伸至或略超过眼后缘;但也有个别的较短,仅长达盖骨。泥鳅的这5 对须,对触觉和味觉极敏锐。泥鳅头部无鳞,体表鳞极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侧线鳞125 一150枚。泥鳅的体表黏液丰富。体背及体侧2 /3以上部位呈灰黑色,布有黑色斑点,体侧下半部灰白色或浅黄色。栖息在不同环境中的泥鳅体色略有不同。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天然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尤其在长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分布极广。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近年来,在鄱阳湖区,泥鳅的人工养殖随着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泥鳅群体数量大,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
为进一步加快余干县渔业“一县一品”、“一条鱼一个产业”的产业化发展步伐,做大做强做优特种水产,全面提高产业发展能力,促进渔业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财政创收的目标。现结合余干县泥鳅养殖实际,谈谈如何将余干县培植成全国最大泥鳅养殖基地的构想。
一、培植全国最大泥鳅养殖基地的发展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泥鳅产业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水平和辐射带动渔民组织化为主线,以增加渔民收入为目标,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着力培育和壮大泥鳅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泥鳅产业化龙头企业,坚持产业富民、科技兴业、企业带动,促进渔民收入持续增加,为建设社会主义滨湖新农村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培植全国最大泥鳅养殖基地的基本原则
培植全国最大泥鳅养殖基地,我们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整体联动原则。着眼于做大做强做优泥鳅养殖基地,形成繁育、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利用鄱阳湖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延伸产业链,实现产、加、销协调发展。二是市场导向原则。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更加合理有效地配置和开发利用泥鳅资源,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效益优先原则。进一步突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产品优质化水平,以质取胜,增加经济效益。
三、培植全国最大泥鳅养殖基地的总体目标
余干县培植全国最大泥鳅养殖基地的总体目标是:牢牢抢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机遇,紧紧咬住发展渔业产业化核心战略不动摇,强力推进特种水产项目的迅猛发展,以鄱阳湖渔业资源为依托,带动余干县渔业经济快速腾飞,到“十二五”末,把余干县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集泥鳅科研示范、科技博览、苗种繁育、商品泥鳅高产高效养殖、泥鳅精深加工、泥鳅商品出口等为一体的泥鳅生产基地。具体主要指标是实现泥鳅产业“5332”目标:即实现现年繁育50亿尾泥鳅苗种,3万亩商品泥鳅养殖,泥鳅总产值30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2亿美元。
初步规划是以上饶市鄱阳湖原地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到2015年泥鳅产业化规划基地面积30000亩。其中以上饶市鄱阳湖原地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为核心区,建成泥鳅繁育及科研示范基地3000亩,年繁育泥鳅苗30亿尾;泥鳅深加工基地200亩,年加工鱼类(含泥鳅)5万吨;商品泥鳅精养基地10000亩,年供优质商品泥鳅2万吨;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养殖泥鳅18000亩,年供优质商品泥鳅2.2万吨,养殖户人均年增收8000元左右。实现全县泥鳅产业年总产值30亿元,年出口创汇2亿美元。
四、培植全国最大泥鳅养殖基地的功能区规划
为科学规范培植全国最大泥鳅养殖基地,我们要认真规划泥鳅养殖基地的功能区,重点抓好 “四大基地”建设。一是建设2000亩国家级泥鳅良种繁育及科研示范基地。其中,300亩用于建设高标准泥鳅科研及生产示范养殖池,泥鳅良种繁育工厂和水产科技大楼。科技大楼设有水族馆及泥鳅展览厅、多功能培育与科技交流中心、鱼病实验室、水质分析实验室、泥鳅选育实验室和水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等,配备现代化数字设备设施。基地集生产经营、试验示范、科技培训、种苗繁育、观光休闲于一体,年产优质泥鳅苗50亿尾,年产值1亿元。二是建设万亩连片泥鳅精养高产基地。该基地以康山大堤落脚湖为中心集中连片10000亩,建设高标准、高规格整齐如一的现代泥鳅精养池,采用种养并举的立体化模式进行生产,成品泥鳅主要出口日本、韩国。上饶市鄱阳湖原地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是余干县引进的一家集种养、研发、观光、加工、出口为一体民营企业,2011年3月投资4800万元建设1000吨冷库和2000亩高标准泥鳅养殖基地,计今年产泥鳅3600吨、产值2000万美元。公司采用分层种养模式:在标准泥鳅养殖池水面全部搭建可升降防护网,防护网上种植藤本经济作物吊瓜,特色在养殖池水面上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中药材和蔬菜,水面上表层养殖田鸡,下表层则繁育、养殖泥鳅。三是建设1.8万亩泥鳅辐射基地。在上饶市鄱阳湖原地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示范带动和该县水产局大力宣传和技术推广下,采取“公司+订单”的模式由农户进行自主生产经营,由上饶市鄱阳湖原地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以订单形式为农户提供足量的泥鳅苗种和养殖技术,并负责以保护价回收所有达标商品泥鳅。四是建设200亩泥鳅深加工基地。基地加工的产品主要有速冻小泥鳅系列以及相关的泥鳅、鱼类罐头产品,年加工鱼类(含泥鳅)10万吨,年创汇2亿美元,产品远销韩国、日本、东南亚、欧、美国家。
五、培植全国最大泥鳅养殖基地分年度实施重点规划
建设全国最大泥鳅养殖基地,要搭建好三个平台,一是建设一个国家级泥鳅良种场。2012年搭建好国家级泥鳅良种场建设框架,建成300亩高标准泥鳅苗种繁育用池与科研用池及泥鳅良种繁育工厂,实现建成当年年产优质鳅苗20亿尾,到2014年逐步完善其他设施。二是扩展泥鳅养殖基地。到2015年,建立优质泥鳅精养基地30000亩,年总产量4.2万吨,实现年总产值30亿元,年创汇2亿美元。三是建设水产品加工生产线。2012年建成简易泥鳅加工生产线两条,加工鱼类10000吨,年创汇2000美元。至2015年建成占地300亩的现代化渔业深加工基地,年加工鱼类10万吨,年创汇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