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家禽及产品 » 正文

饲喂过量棉籽粕易致“橡皮蛋”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02-23  

最近,“橡皮蛋”(又称弹力鸡蛋)引起市民的关注。记者昨从农业部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以下简称“测试中心”)了解到,经该测试中心专家研究发现,饲喂蛋鸡时如超量添加棉籽粕,就会产下“橡皮蛋”。

  1

  多喂棉籽粕可致“橡皮蛋”

  昨日上午,记者采访到测试中心研究员朱玉时,“正好我有一个研究与最近社会上反响比较大的所谓的‘橡皮蛋’相关。”

  朱玉时表示,所谓的“橡皮蛋”,其实也是鸡蛋,而且也是真鸡蛋。之所以会出现“橡皮蛋”,人们所分析的“低温影响(鸡蛋在低温环境下保存几天后,煮出来的鸡蛋蛋黄有弹性)并不是关键因素,关键原因在于鸡饲料棉籽饼比例过高

  朱玉时解释,棉籽粕虽然是高蛋白物质,但它含有游离棉酚和环丙烯脂肪酸。这两种物质,不仅对动物产生明显的毒害作用、降低生产性能甚至造成死亡,同时对蛋的质量也产生了明显影响。“超量饲喂棉籽粕,游离棉酚就会激活蛋黄里的铁离子,还会导致蛋黄膜(蛋清与蛋黄之间的一层膜)孔增大,铁离子游离到蛋清中,蛋清就会变红;同时,棉籽粕含有的环丙烯脂肪酸也会抑制蛋鸡肝脏里的微粒体产生脂肪酸脱氢酶,从而导致饱和脂肪酸含量增高(正常的话,应该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这就导致蛋黄熔点(冰点)上升,比如鸡蛋原本应在0才会结块,却在4-5时就结块,这样的鸡蛋煮熟后,蛋黄就跟海绵一样,而且有弹性,用手捏都捏不破。”

  2

  不危害健康,但少吃为好

  朱玉时分析,这次一些省份“橡皮蛋”现象比较普遍,主要有两个原因:鸡蛋保存时间长,根据实验,蛋鸡超量饲喂棉籽粕后产下新鸡蛋在出栏两周后才会出现“橡皮蛋”的症状,1个月后会出现蛋清变红的现象;气温低,鸡蛋冰点上升后,在低温下更易结块。

  实际上,研究还表明,不同的蛋鸡品种在饲喂棉籽粕后的表现也不一样,“比如洋蛋鸡(进口蛋鸡),因为产蛋率高,受棉籽粕影响较小,而草鸡蛋,因为产蛋率比较低,2-3天下一个蛋,受影响大一些。”

  不过,测试表明,即使是超量饲喂棉籽粕,鸡蛋本身还是比较安全的,对人的健康不会产生危害,“但从谨慎角度考虑,‘橡皮蛋’还是少吃为好。”

  朱玉时称,如果是新鸡蛋,人们是不能凭肉眼判断它是否是“橡皮蛋”。人的肉眼只能判断鸡蛋是否新鲜,比如光亮亮的鸡蛋一般都是陈鸡蛋。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