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2月16日,中美农业高层研讨会在美国艾奥瓦州举行,正在美国访问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了研讨会并致辞。此次研讨是中美农业最高层次的盛会,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厚刚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并在会上做了发言,介绍了大连的海洋牧场建设模式,大连海洋经济的特色与创新,引起了美国农业界的高度关注。
海洋牧场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提供思路
据了解,中美农业高层研讨会聚焦的话题有:食品安全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农产品贸易问题。吴厚刚在发言中表示:在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方面,海洋食品被作为重要的补充,而海洋牧场模式是解决海洋食品持续供应的有效途径。
吴厚刚在发言中说:“当前粮食问题仍然是亟需解决的全球性问题之一,也是中美农业高层研讨会重要的话题之一。有人做过研究,全球人口到2050年将超过90亿,粮食需求比现在要增长70%,而海洋食品的需求量也要增加5000多万吨。谁能给我们提供海洋食品?海洋渔业资源已面临枯竭,海洋牧场建设无疑是一条必经之路。海洋牧场即能保证海洋生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又可以保证产品和经济效益。海洋牧场的产品可以保证人口的增长以及人们对食品品质要求的提升。”
来自大连的企业家对海洋牧场模式的介绍在研讨会上引起重视,有关人士在研讨会总结发言时认为,海洋牧场建设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思路。
大连的海洋牧场建设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20多年前,獐子岛渔业在北纬39度的周边海域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模式,就是播种“海底庄稼”——非游动的海洋生物,取得了巨大成功。这种既不需要淡水也不需要土壤,却能有效地补充了人类所需蛋白质的生产方式引起了中美农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规划建设海洋牧场开始,獐子岛渔业提出了“耕海万顷养海万年”的主张。经过科学研究,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实施轮播轮捕、休耕养护、限制捕捞量、在海底投放人工鱼礁等措施,使海洋生态得以恢复。并在海洋牧场采用了一种叫“多营养层次综合水产养殖法”的养殖方式(IMTA)。这种方式是利用一种生物的废料来养殖另外一种生物,这种技术让公司增加了产量,实现了经济多样性,同时,减少了浪费,降低了引入人工饲料的需求,还保证了生物多样性。
去年,世界海洋管理委员会的“可持续渔业原则与标准认证”对獐子岛的海洋牧场开展评估,现场审核已经通过,这就是在全球多个国家推行的MSC认证。而据SGS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獐子岛渔业生产5万吨三龄扇贝,带来的碳汇效果为12,221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53,136棵大树的二氧化碳移除量。世界经济论坛将獐子岛渔业认定为新兴市场国家中 “可持续发展的新领军者”典范企业,吴厚刚以“行业塑造者”身份参加了在瑞士召开的2012冬季达沃斯年会,与世界各国专家交流了海洋牧场可持续发展模式。
吴厚刚说:“我们用20多年的实践,建成了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海洋牧场。我们的实践不仅属于我们一个企业,更应该属于世界渔业。我们愿意用我们的实践,为世界渔业提供案例,为解决粮食问题做出贡献!”
中美农业合作空间巨大
今年是中美实现邦交正常化40周年。40年前,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被称为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期间,好客的中国国家领导人为尼克松总统准备丰富的国宴,其中的鲍鱼就是产自獐子岛海域,獐子岛当年的潜水员王天勇在寒冬中潜水20多次,采捕鲍鱼运送北京,被传为一段佳话。此事也被吴厚刚带到了中美农业高层研讨会上,引起美国农业界的兴趣。
在研讨会召开期间,正在美国访问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了中美农业高层研讨会并致辞。他说,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产业,从战略高度推动国际农业和粮食合作,对于促进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农业是发展中美关系、深化中美合作的重要领域。长期以来,中美农业交流合作保持稳定发展良好势头,这首先得益于中美两国同为农业大国,两国在农业领域具有重大共同利益和广阔合作空间。
吴厚刚从美国归来后谈到,听了习近平副主席的致辞十分受鼓舞。他同时感受到,中美两国在农业方面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吴厚刚谈到,“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农产品消费大国,而美国是世界上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中国有市场,美国有技术,中美间在农业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
在美期间,吴厚刚还考察了具有175年历史的世界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公司——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和具有164年历史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有专人关注大连商品交易所的信息,认为大连商品交易所在全球期货市场还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百年企业的成功奥秘,为打造百年獐子岛渔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智慧和经验。吴厚刚说:“约翰·迪尔的价值观是‘履行对产品质量、顾客服务、诚实经商的承诺’,獐子岛渔业的价值观是‘诚信、品质、创新’,两者具有一致性,这让我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