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京市区驱车一个小时就进入高淳地界,“全国螃蟹之乡”巨幅广告牌映入记者眼帘,路的两边密密麻麻地分布着蟹塘。阳江镇是当地螃蟹养殖面积最大的乡镇,据了解,这个镇目前螃蟹养殖面积超过8万亩,螃蟹市场多年来持续看好,去年却因市场的反常表现,并没有获得好收成。
阳江镇一字村有三分之二农家养蟹。据专门做蟹苗生意的村民谷立牛介绍,螃蟹一生要蜕18次壳。蟹农购买来的扣蟹需要再蜕5次壳,才能成为成蟹,最终走向市场。
“吃螃蟹的人都怨螃蟹贵,可他们真不知道我们的艰辛。”一字村村支书钱继南一落座,便代表蟹农倒起了苦水。“我们要通过水和水草来模拟适宜螃蟹生长的最佳生态环境,光水草就要四五种,既有耐寒的,又有耐高温的,种植高度也需讲究。”钱继南说,比如耐寒的伊乐藻,立春之后就要种植,方便螃蟹蜕壳时有处藏身;到了3月份,种植既耐寒又耐高温的苦草;随后,还要种植黑叶轮藻等水草。
“水草主要便于螃蟹藏身,同时能净化水质、释放氧气。”养蟹多年,加上经过县里、镇里常年的技术培训,钱继南已成了养蟹专家,去年他承包了37亩蟹塘。他告诉记者,高淳的固城湖螃蟹之所以闻名,就在于“三荤三素一锅汤”做得好。所谓“三荤”是指螺蛳、小鱼和浮游生物等,“三素”指玉米、黄豆、水草,“一锅汤”指固城湖的水。
“蟹农最累的活就是维护好这‘一锅汤’。”钱继南说,“每年五六月份是螃蟹生长最旺盛的时候,螃蟹吃得多,咬断的水草不断地浮上来,这时候我们就要不断地巡塘、喂养、捞水草、换水,一刻不得闲。一旦水质不好导致水体缺氧,螃蟹很快就会死掉。”
那段时间,蟹农每天从早到晚就忙着划着小船捞水草。“现在有点经验了,才相对轻松点。”钱继南说,高淳的蟹农都舍得投入,每亩平均投入三五千元。“即使这样,去年由于脱手晚,我少赚了10多万元。还有不少蟹农因没有成熟的‘暂养’技术,很多螃蟹到最后都死了,亏了很多钱。”
据高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左年生介绍,养蟹业是高淳的特色富民产业,全县螃蟹养殖面积22.56万亩。针对全国各地螃蟹产业普遍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的局面,高淳县去年底出台了《关于实施全县螃蟹养殖面积“一减一增”计划的意见》,即有序削减养殖面积、增加螃蟹生态养殖面积,以促进当地螃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就是要变‘大养蟹’为‘养大蟹’,只有养出优质蟹,蟹农的汗水才不会白流。”钱继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