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称号,淡水养殖面积约1000万亩,淡水产品产量已连续16年居全国第一位,加工初具规模,水产品加工企业200多家,规模以上水产品加工企业过百家,淡水渔业成为湖北农业的重要支柱。
“然而,淡水鱼土腥味重,蛋白质冷冻变性快,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低,淡水产品安全存在隐患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淡水产业发展。”对此,由省农科院研究员焦春海带队,在10年前开始了对“淡水鱼虾加工及产品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课题的漫长探索。
淡水鱼虾深加工需要使用脱腥剂,普通的脱腥剂多用生姜、黄酒等,只会使多种味道叠加。经反复实验,终于发现新的脱腥剂来源,并在国内首次系统研究了淡水产品腥味物质来源和产生原因,研发出一套有效脱腥的工艺。
而一条鱼仅有20%到30%的出肉率,其余均为骨头、内脏等,通过该项课题研究,将这70%的“下脚料”充分加工利用,研制出的成年猫狗宠物食品,质量达到美国饲料监察联盟提出的成年宠物猫狗食品营养需求指标,可为企业增值10倍以上。
通过反复的技术攻关,该项目主要研究技术和成果在三年前投入使用,并在去年获得了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焦春海介绍,该成果已在荆州、潜江、鄂州等地淡水鱼加工龙头企业得到应用,建成6条生产线,累计转化淡水鱼和加工副产物资源40万吨,形成了9.9亿元的总产值、1.79亿元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