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在全国渔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01-09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现代渔业建设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在全国渔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有删节)

    来源:《 中国渔业报 》

    今年全国渔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渔业发展情况,谋划今后一段时间渔业发展思路和明年重点工作。

    一、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十二五”渔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过去的一年,在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农业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渔业部门积极应对干旱、洪涝等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以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现代渔业建设为主攻方向,保安全、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增收入、奠基础,保持了渔业经济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二五”渔业发展的良好开局。渔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1月~11月全国水产品产量4773.2万吨,同比增长4.3%。其中,养殖产量3399.2万吨,增长2.9%;捕捞产量1374万吨,增长3.2%。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5611万吨,增长4.4%。水产品价量齐增,渔民收入较快增长。根据对全国80家水产品批发市场成交价格统计,2011年1月~11月水产品批发市场综合平均价格每公斤18.24元,同比增长4.7%。另据对可比的41家水产品批发市场成交情况统计,成交量614.9万吨,同比增加2.8%;成交额1147.4亿元,同比增加9.4%。据渔民收支调查核定,2011年全国渔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10012元,比上年增加1049元,增长11.7%。水产品国际贸易形势良好,出口贸易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1月~11月水产品进出口总量742.8万吨,总额232.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4%和27.6%。其中出口量354.1万吨,出口额15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1%和30.2%。水产品进口量388.7万吨,进口额73.1亿美元,分别增长11.4%和22.3%。预计全年水产品出口额将接近180亿美元,增幅近3成。

    过去的一年,渔业系统积极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加强渔业管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重点、有亮点、有成绩,为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上半年抗旱工作中,渔业部门应急机制启动及时,灾情调度通畅快捷,落实政策迅速有力,市场信息发布及时有效,在最短的时间内下拨了中央救灾资金,并先后派出10个批次工作组和专家组,分赴受灾五省加强救灾指导,同时加强水产品市场监测、引导市场调配,有力地保障了水产品市场供应。下半年妥善应对蓬莱19-3溢油事故,多次派出调查组了解核实情况,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听取三省一市情况汇报并研究对策,及时组织黄渤海渔政局、水科院等单位开展渔业损失评估、水产品质量检测,研究制定渔业资源损害索赔方案,积极协助受损失渔民开展损害索赔,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见和建议,树立了渔业系统的良好形象。

    在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自然灾害加剧、突发事件多发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关键是得益于中央重视“三农”、扶持“三农”的方针政策,得益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国渔业系统干部职工的努力工作和广大渔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在此,我代表农业部向全国渔业系统干部职工和科教工作者、向给予渔业工作大力支持配合的各有关部门、向各渔业企业和广大渔民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分析形势,明确方向,切实增强同步推进渔业现代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统筹协调现代渔业物质和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若干重大决定。明确指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六中全会的重要精神将对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渔业既是物质生产部门,肩负着保障优质水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还是文化产品供给的重要方面,在传承渔文化、提供休闲观赏产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渔业文化历史悠久,从旧石器时期人类棒打石击的渔猎生产,到钩钓叉刺、栅栏围截、舟桨网捞,渔业发展成为人类最早的经济形态之一。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渔业不仅仅是物质生产的重要内容,还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仰韶文化的典型标志“人面鱼纹”彩陶盆、古人“以贝为钱”、治大国若烹小鲜、

    鲤鱼跳龙门、年年有鱼(余)等。进入新世纪,休闲渔业蓬勃兴起,被列为现代渔业五大产业之一。休闲垂钓、旅游餐饮促进了城乡交融,观赏鱼游进千家万户,各种形式的以渔会友、以渔招商红红火火。渔业还打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有作为”的南沙精神,为全国农业系统树立了榜样。各级渔业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发展繁荣渔区、弘扬渔业文化与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加快渔民致富步伐紧密结合起来,加快现代渔业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渔民文化素质、丰富渔民文化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促进渔区文化建设和现代渔业建设协调发展。

    (二)准确把握现代渔业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机遇

    “十二五”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现代渔业建设的战略机遇期。经过努力,我国渔业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开门红。但是在成绩的背后,渔业自身还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一是渔业资源持续衰退和渔民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愿望对渔业资源管理带来的挑战;二是水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和养殖分散、方式粗放对养殖环境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带来的挑战;三是自然灾害不断增强对渔业生产和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挑战;四是周边国家不断加大海洋权益争夺对渔政执法带来的挑战;五是改革既有的管理体制、机制、理念和模式带来的挑战。同时,渔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国际市场动荡不安,原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总体上涨,输入型通胀压力较大;国内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填海造地、争抢滩涂水面愈演愈烈,渔业发展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危和机从来都是并存的。我国渔业的发展既面临严峻挑战,也迎来多重历史性机遇。首先,“三化同步”的历史进程中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三化同步”战略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为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创造有利环境。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明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出台一系列含金量高、打基础管长远的政策措施。中央连续9个一号文件聚焦“三农”,从夯实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收入到农业科技,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为现代渔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方面,作为优质动物蛋白重要来源的水产品,随着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国内消费需求将显著增加。国际水产品消费的刚性增长和市场波动也将进一步强化我国优质养殖水产品的竞争地位,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大有可为。另一方面,休闲渔业将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迸发异彩,成为我国渔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第三,各级领导对渔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渔业的关心越来越多,出台渔业的政策越来越实,支持渔业的力度越来越大,成为各地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的强大动力。今年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对渔业做出重要批示,不仅有渔业管理方面的内容,还涉及渔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渔民上岸安居、渔业保险等。部党组也高度重视渔业,韩长赋部长多次就渔业发展问题做出重要指示。渔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三)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现代渔业建设的重任

    我国渔业肩负着保障供给、养护生态、传承文化、护渔维权等多重职能。很多职能的外部效益大、公众受益多,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特征。多年来,渔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水产品产量的稳步增长,水生生物资源环境养护的持续扩大,护渔维权行动的日益深入,为渔业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荣誉。同时,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也赋予渔业越来越重的责任和压力。

    随着人口刚性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保障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事关全局。如何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挖掘渔业生产潜力,提高渔业生产能力,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适应人民对优质水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渔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在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富裕渔民的同时,保护好绿水、青滩,保持水域生态的和谐,构建人、渔、自然的和谐,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职责。如何在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改进渔业的落后技术和装备,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是现代渔业建设的重要课题。如何在各种复杂的环境面前,妥善应对、抢抓机遇,不断开创渔业发展的新局面,是我们现代渔业建设者的重要责任。

    三、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扎实推进现代渔业建设

    近些年来,渔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这些成就无不是在复杂的环境之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的,总有如履薄冰的感觉,心里不踏实。为什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些年的发展中,渔业投入严重不足,渔业的基础建设掉队了、能力建设滞后了,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营利性的水产品生产发展较快,但渔业的公益性职能严重弱化,渔业持续健康发展遇到了瓶颈。渔业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稳扎稳打、厚积薄发,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事,一步一个脚印。当前首要的是加强能力建设,稳中求进,为渔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一)多渠道争取政策和投入,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

    新世纪,我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的历史阶段,中央和地方对“三农”的政策和投入不断加大,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均得到重点扶持,实现了实质性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渔业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支持,如柴油补贴、渔政渔港建设、水产原良种和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增殖放流事业等,对改善渔业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产业发展、增加渔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相对而言,我们的政策力度远远不够,横向比较我们在基础设施、渔业装备、科技支撑等很多方面都滞后了。各级渔业主管部门都要抢抓机遇,认真谋划,做好基础研究和项目储备,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渔业的政策和投入,为现代渔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要千方百计稳定渔业基本经营制度,加强对渔业水域滩涂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保障渔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千方百计加大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加强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水产原良种和疫病防控、渔船装备和技术改造、市场流通、远洋渔船升级和基地建设等方面,强化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水平。千方百计营造有利于渔业发挥多种功能的环境,鼓励和引导休闲渔业、生态渔业、增殖渔业、观赏渔业的发展,丰富产业内涵,增强产业综合发展能力。

    (二)狠抓科技创新与应用,提高渔业科技支撑能力

    渔业的现代化就是促进各种现代生产要素进入渔业领域,使产业由传统的倚重资源和劳动投入,转变为依靠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回顾过去,每一次科技的突破都促进了渔业的飞跃,渔船装备上的革新、苗种繁育上的突破、养殖技术的创新等等。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实现渔业的现代化必须充分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加强自主创新,加速成果转化,提升产业发展的内动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全国农业工作会议进一步对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支撑进行了系统的安排部署,会议决定2012年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力争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防灾减灾稳产增产重大实用技术推广、农作物种业、农民教育培训、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五个方面取得新突破、大进展。渔业系统要认真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切切实实推进渔业科技实现大的飞跃。目前看我国渔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还不强,渔业科技贡献率、科技成果转化率还比较低,还不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要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重点围绕良种培育、病害防治、健康养殖、资源环境保护、渔船标准化、渔业节能减排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加快推进渔业科技创新;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示范推广,促进渔业科技进村入户,加强渔民科技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渔民,将渔业发展从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资源消耗转向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上来,切实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三)统筹硬件软件建设,提高渔业防灾减灾能力

    渔业受自然资源、气候等条件约束较大,近年来我国极端异常天气和重特大自然灾害多发重发,给渔业生产和渔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和损失。今年在长江中下游五省发生大范围严重旱灾,渔业渔民损失惨重,再次暴露了渔业抗灾减灾能力薄弱的问题。灾情发生后,中央迅速下拨4亿元渔业救灾资金,对修复渔业生产设施和恢复渔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次旱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受灾五省是我国淡水渔业的主产省,也是经济、资源等条件较好的地区,养殖主产省的抗灾能力尚且如此,其他地方的抗灾能力也亟待加强。

    国务院对渔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十分重视,主要领导同志都做了批示。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统筹硬件软件建设,对投入不足、基建欠账的问题,要抓紧协调,多方面争取政策和投入,全面提高养殖池塘、渔船渔港抗灾能力。对应急能力不足、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渔政装备建设,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应急预案,强化应急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对风险保障不足的问题,要积极发展渔业保险,切实将保险作为强渔惠渔富渔的新举措,避免渔民因灾返贫、因灾致贫,避免出现船毁池损、家破人亡的悲剧,保持渔区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要切实抓好渔业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始终是渔业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一定要做到警钟长鸣!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以对渔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一如既往、坚持不懈地做好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要不断完善应急值班和事故报告制度,建立各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提高预防和处理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要把渔船安全作为渔业安全工作的重点来抓,要大幅度提高广大渔民特别是船东、船长的安全生产意识,抓好渔船进出港签证和渔船检验工作,加大渔业安全救助体系建设,加强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巡查,排除事故隐患。

    (四)全方位养护资源环境,提高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渔业是资源型产业,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方面。

    要实现渔业的现代化,首先必须保住水、保住水里的自然资源,这是我们的立业之本、发展之源。必须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把维护渔业生态安全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多种措施,管理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资源环境,为渔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并在建设生态文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发挥特有的作用。要继续全面实施《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养护工作,严格控制捕捞强度,推进作业方式调整,执行好休渔禁渔制度,扩大人工鱼礁建设和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规模,开展海洋牧场和保护区建设,养护好天然水生生物资源和环境。同时,做好渔业水域滩涂规划,全面推广生态健康养殖,发展生态型、环保型渔业,保护和合理利用养殖水域资源,保障渔业可持续发展。

    (五)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时代赋予我们各级渔业主管部门的重大历史任务。现在,我们的工作条件好了,但是面临的形势更复杂了;我们的经验丰富了,但是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我们的能力增强了,但是工作的要求更高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各级渔业部门要更加自觉地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加强系统建设,建好班子,带好队伍,抓好落实,树立良好的政风行风;要勇于创新,善于开拓,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把握发展规律的能力、落实政策措施的能力、解决突出问题的能力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加强作风建设,弘扬渔业系统优良传统作风,务实为民,勤政廉政。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学习和发扬北大荒精神、南沙精神和祁阳站精神,努力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要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基层工作、倾听渔民心声,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增强服务基层、服务渔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围绕制约渔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大问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和理论分析,提出政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和制定渔业政策提供依据。

    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全面履行法定职能。一要加强法制建设,根据发展的实际要求,进一步完善渔业法律法规体系,用制度和规定解决发展管理中的问题,通过发展管理工作不断促进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二要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同时紧紧依托科研、推广和技术检测等机构,增强协同作战能力。三要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既不能越权乱作为,也不能失职不作为,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