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粤北山区水产养殖鱼病防治普遍遭遇“人财荒”

  作者: 来源: 日期:2011-12-20  
     ·  山区也有渔业,却极少有鱼病诊所,山区鱼虾“看病难”。鱼生病了怎么办?近日,《海洋与渔业》记者在粤北山区走访时发现,广东省乳源县专门成立了非营利性的鱼病诊所,改变了渔民以往无处看鱼病的状况。然而,目前山区鱼病防治仍普遍面临严重的“人财荒”局面,鱼病诊所生存状况堪忧。

    山区水生动物遭遇“看病难”

    近年来,名特优水产养殖在山区得到了迅猛发展,山区渔业成为了渔业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但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偏远的山区,渔民“看鱼病难”的现象仍普遍存在。鱼生了病怎么办?用清远市连州一位渔民的原话来说,就是“只能等死”。

    山区池塘少而分散,群众一般把水产养殖当成小副业,由于鱼病等相关业务较少,专业从事鱼病防治等技术服务的单位在山区难以生存。肇庆广宁也是山区县,水产养殖面积有1.5万亩,目前还没有专门卖渔药的店铺,兽药店也只有七八家,渔药都是并在兽药店里卖的。广宁渔政大队梁建华叹惜,在广宁会看鱼病的人真是少得可怜,更不指望还有鱼病诊所。

    在珠三角和粤西的很多水产养殖密集区,渔药店和鱼病诊所蜂拥而至,像渔愉鱼、利洋、渔状元等技术服务型企业近年来对渔药市场的争夺都是如狼似虎。鱼虾一旦生病,渔民从来不愁找不着“郎中”。

    山区鱼病防治工作“无利可图”直接导致渔药店和鱼病诊所的缺失。目前,山区鱼病防治服务已经跟不上山区渔业的发展,“看鱼病难”已经成为山区渔民增收创富的重大障碍。走投无路的渔民如果“病急乱投药”,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乳源瑶乡有了鱼病诊所

    在山区,受利润的影响,私人鱼病诊所难以维持经营。为切实解决山区渔民“看鱼病难”的现实问题,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正在探索一条新的路子:由渔业主管部门自己来成立服务渔民的鱼病诊所。

    2010年3月,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畜牧兽医水产局组建成立了乳源瑶族自治县鱼病防治诊所,是瑶乡唯一一家从事水生动物疾病诊疗的机构。在全县只有三家水产药店的情况下,这间鱼病防治诊所更显弥足珍贵。“现在好了,不管是大病小病,只要一个电话过去,鱼病防治诊所就会有人过来帮我,而且服务是免费的。”当地养殖户阿喜高兴地告诉记者。在此之前,水产养殖户要给鱼看病都不知道要去哪里,更不知道要找谁。

    乳源地处山区,山塘水库众多且呈零散分布,养殖的品种主要有三角鲂、斑点叉尾鮰、四大家鱼、龟、光倒刺耙、小龙虾等。“因为考虑到乳源地区山多且鱼塘分散的特殊性,诊所选址县城,交通相对便利,这样一来我们的服务能有效辐射更大的区域。”乳源瑶族自治县畜牧兽医水产局副局长李金照介绍说。

    为更好地把握全县水产动物病情,乳源鱼病防治诊所在全县选取了50 个有代表性的养殖场作为水产病害常规监测点。诊所要求技术人员采取坐诊与实地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与养殖户保持密切联系。在平时应养殖户的要求到鱼塘边出诊以外,诊所技术人员每个月至少还要到每个鱼病监测点察看一次,使鱼病防治工作实现常态化。据李金照介绍,这间新成立的专业从事鱼病防治及相关渔业生产技术服务的非营利性门诊,今年以来已总共接诊鱼病300多例,治愈200多例,接受咨询500余例。

    有专人值班、有专门的工作场所、有基本的实验器材,作为山区里稀少而又规范的鱼病诊疗机构,乳源鱼病诊所为养殖相对落后的山区渔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给信息相对封闭的山区渔民提供了优质的鱼病防治服务,深受当地渔民群众的欢迎。

    他为瑶乡鱼病防治累并工作着

    2011年7月19日,粤北乳源瑶族自治县,阳光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午后,刚从鱼塘边回到办公室的江奕蓁还没坐下,问诊热线又响了起来。乳城镇岭溪村一养殖户来电:他稻田养殖的小龙虾出现不明死亡。江奕蓁放下电话,提起工具箱,骑上摩托车立刻赶往现场……这就是乳源鱼病防治诊所技术人员平常的一天。

    江奕蓁是汕头饶平人,毕业于厦门水产学院。毕业后他随某鳗鱼养殖公司来到乳源,受当地美丽的山水和纯朴的民风吸引,就再没有离开这个山区县,还在这里安下了家。后来江奕蓁加入乳源瑶族自治县畜牧兽医水产局,一直从事水产病害防治的相关工作。去年水生动物防治诊所成立,江奕蓁担任该诊所主管,开始专职负责全县水产病害防治工作。

    在江奕蓁的办公桌上,一叠厚厚的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报告单格外引人注意。报告单上记录了发病鱼塘的基本情况、病情特点、诊断结果和处理意见,并附有病鱼的彩色图片,一目了然。江奕蓁每处理一个病例,就要出具这样一份详细的诊断报告。在病害高发期,他和助手一天就要诊断20多例鱼病。

    在乳源鱼病诊所进门的左侧墙上,贴着诊所自定的“鱼病诊断规程”,其中对出诊必备器材是这样写的:诊断工作箱、显微镜、水质分析仪、解剖器械、标本瓶等。而江奕蓁总是会带多一样东西,那就是自己的名片。每到一处,他都会留下名片:“方便让更多的人知道乳源有了鱼病诊所,同时也方便让养殖户找到我。”李金照告诉记者:“诊所的工作不分节假日,江奕蓁的手机全天24 小时从不关机。”

    山区鱼病防治突显“人财荒”

    记者调查发现,不管是在韶关的乳源,还是清远的连州,肇庆的广宁,云浮的罗定,山区鱼病防治工作普遍面临“人财荒”的窘境。

    据记者调查,“人荒”首先表现为管水产的人要么少,要么根本不懂水产。某山区县水产中心负责人因为不懂水产,遇到渔民上报病情,还得向渔政人员求助。据了解,清远市连州畜牧兽医水产局水产股只有一个工作人员。云浮市罗定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刘超华身兼数职,渔民看鱼病几乎都找他,他简直就是分身乏术。

    “人荒”的第二个表现是吸引不来、也留不住人才。肇庆市广县畜牧兽医水产局曾招了两个水产专业人才进来,因为嫌薪酬待遇低没干两个月就跑了。一些从山区走出来的水产专业学生,毕业后很多都选择来到珠三角和粤西等水产养殖业发达地区追逐自己的水产理想。

    在不适合私人鱼病诊所生存的山区,作为地方渔业主管部门,在鱼病防治工作中乳源瑶族自治县畜牧兽医水产局大胆地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但李金照坦言,这一步走得并不容易。在鱼病防治工作没有专项经费、没有专用车辆、技术人员十分有限的条件下,乳源鱼病诊所牢固树立服务渔民的理念,艰难却依然支撑着所有工作的开展。李金照告诉记者,他们还在想办法增设一些鱼病监测点,力争做到鱼病防治不留盲区。记者看到,江奕蓁出诊的代步工具是一辆摩托车,而就这一辆5~6 成新的摩托车,还是他自己掏腰包买的。

    就山区鱼病诊所应如何发展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广东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云新。“乳源县开设鱼病诊所的做法非常好,解决了当地渔民‘看鱼病难’的问题,近期我们也在一些山区如梅州、河源等地鼓励和支持这类鱼病诊所的成立。”王云新告诉记者。对于山区鱼病诊所如何改善生存状况,王云新认为,这些诊所是由渔业部门主导成立的服务性机构,但可以转变一下发展思路,比如结合着看鱼病再适当销售一些渔药以增加收入。“我们的目标是把这些诊所打造成像乡镇的卫生站一样,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由主管部门成立,既要惠民,也要生存。”王云新简明扼要地说。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