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吗?猪排变成30元一斤了,真是吃不起了。”一位同在北京的同学在电话里这样和我诉苦。
“是吗?我怎么不知道?”我疑惑地问道。
“你?很久没去过超市买菜了吧?”他的口吻中带着几分调笑的语气。
“原来猪肉价格已经涨得这么高了!”我发出了几分惊叹。
尽管不常去买菜,但是对猪肉价格,笔者还是一直很敏感的。从2006年到现在,虽然猪肉价格偶尔也有因为“猪流感”、“健美猪”等事件,而出现下跌的时候。但是在更多的时间里,听到的却是,猪肉价格在不断地创出新高。
养猪曾是众所周知的微利行业,但情况从2006年开始发生了转变。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3月29日,肥白条猪肉批发价格还在7.8元/公斤,到2007年3月29日批发价上升为10.04元,而到了2008年3月29日则飙升至20.20元/公斤。虽然经历了2009年的猪流感,但2010年1月15日,该市场的白条猪肉价格仍为14.80元/斤,仍然接近2006年3月价格的两倍。进入2011年之后,猪肉价格更是飞速上涨。2011年8月23日,该市场的肥白条猪肉批发价最高达到创纪录的24.5元/公斤。
其实,猪肉价格的上涨并不是北京市的独家新闻。全国各地都有类似的情况,同样是在2011年8月23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我们可以了解到,白条猪肉的批发价,在南京苏众彩物流市场是24.3元/公斤,在苏州南环桥市场是23.6元/公斤,在武汉皇经堂市场是25.5元/公斤,在长沙马王堆市场是26.6元/公斤,在上海曹安市场是25.5元/公斤,在新疆新克拉玛依市场是26.5元/公斤。猪肉价格的疯狂上涨已经成为波及全国的普遍现象。
羊肉、牛肉与猪肉都属于肉食,有密切的联动关系。猪肉价格涨高了,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暂时还没有涨起来的羊肉和牛肉,作为猪肉的肉食替代品。这样,羊肉和牛肉的价格就会在短时间内出现需求的急速上升。于是,最后的结果就是:在猪肉价格的带动下,羊肉和牛肉的价格也会随之涨高。
“猪肉、牛肉、羊肉”在烹饪前会呈现岀红色,故此被称为红肉。“鸡肉、鸭肉、鱼肉”在烹饪前会呈现岀白色,故此被称为白肉。现在,红肉的价格涨了,水涨船高,白肉的价格当然也要涨。“红肉”价格的走高带动了“白肉”价格随之走高,同时也引发了白肉销量的迅速上涨。例如,北京市场的鸡肉销量已在猪肉价格连涨的5个月中翻番,占据北京冰鲜鸡肉生产半壁江山的首农集团下属企业华都集团,2011年8月的肉鸡日屠宰量已达到了30万只的历史高位,河北滦平通往北京的鸡肉“绿色通道”也已开通,日调拨频次也增加了1倍,从平时的100吨达到目前的200吨。鸡肉的价格也同时出现了大幅度上涨,自7月25日开始,北京新发地市场白条鸡价格由5-5.5元/斤开始,涨至5.9-6元/斤,平均上涨了13%。此后,价格一直在这个高位上运行,并继续上扬。至8月23日,该市场的白条鸡价格则达到了7.5元/斤的水平。在一个月的时间内鸡肉价格上涨了接近50%。涨幅可谓惊人。为什么鸡肉价格涨幅这么大,反而众人还热衷于购买呢?道理很简单,与猪肉24.5元/公斤的价格相比,鸡肉的价格低了近40%,相对变得比较“便宜”。
白肉和红肉的上涨,使得肉价整体涨势惊人。同为人们日常食物的蔬菜、水果和粮食的价格受此影响也随之上涨。于是,中国市场上有了因蒜价疯涨而出现的“蒜你狠”,有了因大豆、生姜、棉花、食用油、白糖、中药价格疯涨而出现的“豆你玩”、“姜你军”、“棉花掌”、“油你涨”“糖高宗”、“药你苦”等诸多商品疯涨的食品类物价大幅度上涨的现象。
食品价格整体上涨了,人们的生活成本提高了,那么就会要求更高的工资和更多的报酬,否则无法养活自己去购买那些不断上涨的食品。这样,产业工人的工资就提高了,于是各种工业制品的价格也随着食品的价格而不断上涨。比如,因煤炭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而出现的“煤超疯”就是工业品上涨的例子。
就这样,猪肉价格→红肉价格→肉类价格→食品价格→工业品价格,市场上由猪肉开始,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涨价狂潮。
一切迹象似乎都表明:猪肉是本轮价格上涨,进而引发严重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当我们回头翻看历史的时候,似乎多次价格上涨的排头兵和急先锋也都是猪肉。于是,有人得出结论:全国性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是猪肉,而为此观点摇旗呐喊的人中不乏一些大腕级的经济学家。他们认为:只要把猪肉价格打下去,就会让通货膨胀减轻甚至消失。当前治理通胀的重要举措应该是平抑肉价。其实,这是一种毫无经济学常识的愚蠢看法。
其实,猪肉价格的上涨只不过是全国性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大范围爆发的一个缩影而已。假如整个社会上的钱增多了一倍,而市场中商品的数量并没有显著增多,那么相应的每一元钱的实际购买力也就下降了一倍。于是,每一种商品的价格也该增加一倍。通货膨胀本身,就是一种因货币超发而引发的货币现象。货币超发是通货膨胀的原因,而猪肉价格上涨则是通货膨胀的结果。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通胀推高了物价,而物价又推高了肉价,而不是刚好相反。
为什么从表面上看,猪肉价格似乎推高了物价,同时众人对猪肉价格又是如此关注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猪肉是中国人最常食用的肉类,几乎成了肉食的代名词。比如,我们常说去菜市场买点肉回来,一般指的都是猪肉,而不是其它的牛肉、羊肉,甚或是鸡肉、鸭肉。人们总是对身边最熟悉的东西最关心,作为肉食代名词的猪肉因此受到了人们的特别关注。此外,由于在肉食中需求量特别巨大,同时随着近年来规模化、专业化猪肉养殖的大规模开展,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生猪养殖供应体系,最容易在大多数日常食品中,敏锐地感受到市场生产成本的变化也随之迅速的变化。就这样,“猪肉是人们最熟悉的肉食,和猪肉价格对生产成本的变化非常迅速”,这两个原因使得人们产生了一种猪肉价格推高商品物价,进而引发通货膨胀的错觉。
那些,通过各种方式、甚至行政命令的手段,控制猪肉价格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其实,如果猪肉价格真的被以非市场化的方式严格控制了,那我们才要真的慌张呢?因为这可能意味着猪肉价格未来会出现更严重的上涨,其上涨的幅度可能会比仅受通货膨胀影响而产生的上涨幅度更大,更惊人。为什么这么说?理由很简单。猪肉生产商也是需要挣钱的,赔钱的买卖别人不会干。由于通货膨胀客观存在,养猪的成本也会不断提高。但此时如果猪肉价格受到压制,那么生猪养殖户可能因为不挣钱、甚至赔钱而转做其它的生意。这样一来,猪肉的供应量将会大幅度减少。那么,就会出现猪肉供应量远远小于市场需求的情况。此种情况一旦出现,因为受到强制手段而得到短时间抑制的猪肉价格,会最终控制不住,从而以更猛烈更迅速的方式涨上去,而其价格的上涨幅度可能会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所以,猪肉价格不是通货膨胀的推手。相反,通货膨胀才是猪肉价格疯涨的原因。控制猪肉价格无法治理通货膨胀。抑制猪肉价格更会使其上涨更加迅猛。提高猪肉产量、控制货币供应数量才是平抑猪肉价格、延缓通胀速度的根本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