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洪湖市大力推广高效生态水产养殖模式

  作者: 来源: 日期:2011-11-18  

近年来,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区海沟办事处民乐水产养殖合作社大力推广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引导渔民养殖青鱼为主的大宗淡水鱼类,平均年产量突破2600吨,年产值达2430万元,促进了当地渔民增产增收。

大同湖管理区海沟办事处民乐水产养殖合作社于2007年成立,渔民们主要以养殖青鱼为主,同时套养白鲢、鳙鱼等大宗淡水鱼。为了促进渔民增产增收,民乐水产养殖合作社与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合作,建立了500亩青鱼池塘生态高效养殖示范片,通过在池塘中设置生物浮岛的原生态净化方法,使水质达到最佳养殖标准。目前,500亩青鱼池塘生态高效养殖示范片辐射带动示范面积4200亩,池塘主产青鱼每亩1000斤以上,每亩产值10000元以上,纯利润5000元左右。

十年九旱缺水县巧妙走通水产路

汽车在乡村水泥路上一路前行,满眼皆是一湾湾、一沟沟鱼塘。

指着身后的鱼塘,乐山市井研县纯复乡跃进村五组的沈勇有点过谦今天算卖得少了,只卖了1500多公斤鱼。沈勇告诉记者,他家鱼塘预计今年的产量将达到4万公斤

近年来,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丘区县——井研县在全省水产市场、尤其是名优水产行业异军突起。据统计,2010年该县完成水产品产量1.76万吨,今年预计这一数字将跃至2.2万吨;水产养殖面8.8万亩,其中名特水产养殖面积占38%。预计到十二五末,名优特新水产品产量将占该县水产品总产量的50%

这一条水产路,旱县井研如何走通?

微型水利打通水产死结

分全乡是井研县典型的丘区乡镇,没有河流,水资源匮乏。在十年前,如果谁要是对唐军说,想在这里发展水产,唐军绝对会认为他在痴人说梦

可是,唐军自己却当了这样一个痴人,在2009年,身为乐山丰润养殖公司总经理的他选择了在当地回归水产

痴人的选择并不,而是基于对现实的正确判断——

2000年左右,唐军在分全乡的鱼塘面积已达几百亩,但靠天吃饭的困境让他毅然转向房地产行业。让唐军有点意外,近年来,一个个少则数亩、多则上百亩的微型水利工程开始在井研的乡村遍地开花。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有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49座,山平塘2440口,石河堰304道,提灌站325处,配套输水干渠总长1442.68公里,全县各类水利工程合计3120……截至目前,井研县蓄、引、提水能力已达1.7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25.86万亩,保证灌溉面积12.89万亩。

眼瞅着水产行业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环境改善了,20096月,看准大鲵养殖前景的唐军回到家乡,自筹资金2000余万元,在该乡群力村建大鲵养殖场,现已建成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大鲵仿生态养殖池450余个,养殖大鲵15000尾,经济价值约3000万元。

名特水产异军突起

1118,省水产局一行专家将赴井研县调研考察特色水产养殖情况。

然而,作为全省水产大县、水产产业化示范县,前几年,井研县名特水产只占总养殖面积20%左右,品种较少。水库大都实行肥水养鱼,肉质欠佳。

这与井研县水产业的艰难起步不无关系。2000年前后,为克服缺水短板,井研县采取了一系列低成本高成效的措施,提倡休稻养鱼稻鱼轮作,利用冲田筑埂建库蓄水,将稻田改为鱼塘。水稻轮作面积和一般稻田养鱼面积迅速增长至6万亩。

但这种粗放经营方式却带来名优水产品种的部分缺失。井研县水务局副局长王强说,近年来,我们开始着力优化养殖品种,加大名特品种的放养力度。

今年上半年,全省名特水产品持续走俏,县里抓住当前市场机遇,引导养殖户加大叉尾鱼、江团、胭脂鱼等的投放力度。目前,名特水产占总养殖面积的比例已提升至38%,同时到期收回的水库将全部实行清水养鱼。

水产专业出身的县水务局水产股股长熊现华,则特别强调品种结构的调整离不开品种繁育基地的建设。在分全乡群力村大鲵驯养繁育基地,记者看到了去年刚繁育成功的大鲵宝宝,预计到2015年,该基地完成孵化幼苗15000尾,预期幼苗产值达750余万元。而在周坡镇,一个名特水产繁育基地则已竣工投产。

从星罗棋布到连片发展

分全乡在井研的乡镇里,5000亩的水产养殖面积绝对是数一数二。分全乡乡党委书记刘荣话锋一转,又直数该乡水产发展上的缺点:鱼塘数目众多、规模较小,产量不高,水产养殖以四大家鱼为主,比较效益较低。

如何转型?省上关于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带来了转型契机。星罗棋布的鱼塘开始连片集中发展。

依托井研县岷江源水产专业合作社2009年,分全乡红庙村、骑庙村集中流转土地3000亩,开始建设特色水产养殖示范园。该园预计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3000亩。

30多口原本分散的鱼池,一个连着一个,成片集中面积达1300亩。鱼塘四周,青山连绵起伏,楼房错落有致。

目前园区已完成投资3500万元,部分特色水产已投入市场,回收效益不错。水产养殖示范园的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正在打造休闲渔业

在园区外,10月底,政府投入200余万元,硬化的分全乡至童家镇的3.7公里主干道刚通车,将两个鸡犬相闻而难以往来的水产乡镇连成了一片。

我把3亩多田地流转给了园区,每年可获得700公斤稻谷价值的收入,同时在园区从事管理、喂养等工作,每月领取1800元工资,收益增加了。站在自家小院前,骑龙村一组村民周富光笑眯眯地说,以后休闲渔业发展起来,还要把这栋小楼改成农家乐。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