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就到了一年中螃蟹消费的高峰期。”孙东亚告诉记者,“往年,大规格螃蟹十分受市场追捧,但今年价格一直上不去,同期价格下跌三成都不止。”
科技入户结出丰硕成果
今年,武进蟹农可谓是大丰产。
孙东亚所在的前黄镇,3万6千亩的水面,养殖了1万8千亩的螃蟹,按照每亩产出160斤螃蟹的产量,将有1440吨的螃蟹上市。不仅在前黄,郑陆、奔牛等地的螃蟹也开始大量出水,武进全区今年的产量预计在5000吨左右,相比去年,产量提高了40%左右。
“往年大规格蟹数量不多,而今年的蟹普遍个头大。”前黄镇一个体经营户说。
武进水产渔政站站长顾建国道出了今年出现大规格螃蟹的原由,他解释,首先归功于生态养殖,这些科学新技术通过科技入户向广大蟹农推广,现在全区90%以上都开展了生态养殖。此外,今年夏天凉爽,水温基本保持在
丰产不丰收,蟹农乐不起来
就生产而言,今年武进蟹农养蟹大获成功。然而,今年市场大规格蟹价格急跌,按蟹农孙东亚的话来说,这种现象十年罕见。
前两天,孙东亚的蟹池里捕捞出了一只7两重的“蟹王”,如果放到去年,这样的“蟹王”按批发价走,一只卖500元都不成问题,可今年,仅以200元价格就出手了……
“虽说价格不乐观,但不能干等,现在的季节是螃蟹消费的旺季,能卖还是尽量卖。”孙东亚显得十分无奈。
蟹农王建平从事螃蟹养殖多年,养蟹面积超过100亩,今年他养的蟹尚未出手。对照往年的价格,缩水了近一半,王建平心情沉重。
“今年的螃蟹产量很高,但武进蟹的价格很不景气,可能与当前消费形势有关。蟹农辛苦了一年,等的就是收获季,可真到了出蟹的时候,却遇到了消费寒流,我们也替蟹农担忧。”武进水产渔政站副站长诸秋芬忧心忡忡。
缺乏品牌,好蟹卖不出好价
“每到螃蟹上市季节,很多外地经销商都会来武进,以低价大量收购大规格螃蟹,然后贴牌对外高价销售。蟹农在整个利益链中只占了极少一部分,因为我们没自己的品牌,大部分利润白白流进其他环节。”
武进优质的螃蟹,卖不出好价。而反观周边市场,“阳澄湖”4两蟹论只卖,每只120元;“固城湖”大闸蟹,也卖出了高价……
与这些名牌蟹相比,武进蟹的品质丝毫不落下风。一方面,随着生态武进建设,全区水环境日益改善,有利于养出好蟹;另一方面,向广大蟹农普及推广科学养殖技术,也让武进蟹“黄满膏足”。
“如果说真要有差距,那就是武进蟹没有打得响的品牌。要说商标也有一批,比如红高、黄天荡等,但小而散,知名度不高,形不成拳头。武进坐拥着两大淡水湖,滆湖和太湖,却在螃蟹市场上落入下风,明显不敌‘阳澄湖’和‘固城湖’,甚至还不如金坛的‘长荡湖’。”
阳湖、天目湖对武进蟹的启示
目前,武进蟹每年产值超过6亿元。如何将6亿元产值做成10亿元甚至更多,提高蟹的附加值,让蟹农丰产也丰收,成了顾建国和诸秋芬盘算的事。
其实,多年前,武进水果也是这样的局面。雪堰、洛阳等地种植的水蜜桃,开始没有自己的品牌,被人低价收购,果农只能卖个“提篮价”。随着区政府统一打响自己的品牌——“阳湖”,武进水果逐步占领常武地区市场,果农也获得了更高的收益。
再看临近的溧阳农业,近年来出资1.1亿元组建了天目湖一村一品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生产的农产品统一打出“天目湖”品牌,在北京设立
有关人士指出,武进蟹也可以借鉴阳湖水果和天目湖农产品的成功经验,统一打出“阳湖”牌。通过打响“阳湖”大品牌,抱团出击,有利于拓展武进农产品的整体形象,也能最大限度地扩大武进蟹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