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科技部、农业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和陕西省政府共同主办的“2011杨凌国际农业合作周开幕式暨现代农业高端论坛”,在杨凌国际会展中心三楼演播大厅隆重举行。
本届论坛以“合作・共赢・发展”为主题,围绕如何利用科技、管理、创新政策手段共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话题进行探讨交流。科技部、商务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外专局等部委,以及来自埃及、马拉维、缅甸、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11个国家的20余名官员出席了本届合作周开幕式。
调整农业科技投入重点
国家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致辞时表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投入重点将转向注重产前、产中、产后科技整体布局、合理配置转变,从注重科技研发向注重研发与中试示范并重转变,使科研成果能尽快完成熟化和大面积示范,促进科技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实现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的调整,由注重提高土地产出率向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调整。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能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发应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把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更好地结合起来。还将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方式的转变,增强公益性推广服务能力与水平,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条件与能力建设,体现农技推广工作的公益性和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
创制“智能化个性营养食品”
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在自己的主旨报告中表示,中科院将以发展生态高值的现代农业为核心目标,重点发展植物种质资源与现代育种、资源节约型农业、农业现代化与智能化等领域的核心技术。
丁仲礼表示,将深入开展“植物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研究,创制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育种新材料。保护重要畜禽水产动物的种质资源,增强畜禽水产优良品种的遗传改良力度和创新潜力。建设农业信息化共性网络软件支撑平台和服务“三农”的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土壤、气象等农业资源的数字化系统。还将全面建立节地型农业、节水型农业和节肥节能型农业三大生产技术体系,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机械化、规范化和配套产业化。建立农产品病虫害流行的预警防控系统,以及从源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数字跟踪系统。实现精准化食品设计和品质调控,并创制“智能化个性营养食品”,满足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