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豆你玩”“蒜你狠”之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猪肉价格一路飙升。今年9月,山西省日均生猪价格达到每公斤19.4元,超过了08年生猪价格的最高水平,同比上涨了54.7%,猪肉价已成为近期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山西省统计局19日发布的生猪生产情况调查报告如是说。那么,山西省目前生猪生产的现状到底如何?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哪些帮助?
猪价坐火箭肉价噌噌涨
董合林是太原市清徐县的普通农民,十多年来一直以养殖肉牛为生。去年5月,老董发现周围的村子正在大规模宰杀出栏母猪,而且这种清仓式的宰杀已持续了近一个月。究其原因是全省生猪价格从2008后半年起一直低迷,去年4月,日均生猪价格只有9.1元/公斤,仔猪150元/头都无人问津。然而,精明的老董却认为,母猪的大量减少,是猪价探底的直接表现。不出半年,猪肉价格肯定会反弹,正是入市的最佳时机。于是老董当机立断,毅然卖掉了家里的50头肉牛,转行当起了“猪倌”。
事实证明,老董的判断是正确的。去年6月开始,生猪价格进入了上升期。当年12月,全省日均生猪价格已经涨到13.7元/公斤,较6月上涨了41.9%。到今年2月,日均生猪价格已经达到14.5元/公斤,9月中旬,生猪价格已经涨到19.8元/公斤,老董最终净赚30多万元。
尽管价格大涨,但老董也担心,猪肉价格这么好的“牛市”行情不知还能延续多久。
从猪舍到餐桌层层加价
以太原市为例,目前生猪养殖以中小散户居多,养殖的主要成本就是饲料支出,约占到全部成本的80%左右。
一头
与此同时,猪肉价格也水涨船高。调查发现,养猪成本上涨和由于生猪散养户减少、局部发生疫病等因素引起的生猪存栏量减少是导致猪肉价格上涨的主因。
去年春节后,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养猪业出现全面亏损。部分养殖户淘汰低产母猪,适当控制压缩存栏规模,造成生猪存栏相对减少。与此同时,物价上涨不仅提高饲料价格,而且也使劳动力成本上升,多方面从成本角度推高了猪肉价格。另外,目前太原市生猪生产仍以中小规模散养为主,由于经验不足导致遭受损失被淘汰出局后,造成供给缺口。
去年全国生猪爆发了两次大疫情,造成母猪、仔猪大量死亡,生猪供应量减少,生猪价格上涨。
另外,从猪舍到餐桌,中间环节也不容忽视。如果出栏时毛猪收购价格是19.8元/公斤,被“猪贩子”贩到屠宰点时就涨到20.2元/公斤,经过屠宰分解后,价格就涨到约24.1元/公斤。到再经过超市或农贸市场等零售环节,加上运输费、摊位租金、雇工费、营业税等,最终走上老百姓的餐桌,零售价格就达到32.3元/公斤。猪贩子、屠宰点、批发商、零售商等中间流通环节的加价大约占猪肉价格的38%左右。
多管齐下扶持养猪业
目前,我省生猪养殖业依然面临重重考验,包括养殖成本不断上升压缩利润空间;生猪生产散养户占有很大比重,抗风险能力很弱;养猪业难贷款;防疫水平不高;规模养殖用地难等诸多制约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该调查报告建议政府应从政绩考核、优惠税收等方面,加大对生猪规模户的支持,扶植规模化养殖企业。同时,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养殖户贷款难问题。比如提高小额农贷信用额度;创新抵押担保方式,试行生猪保单质押、种猪活体抵押、圈舍等固定资产评估抵押等方式发放信贷。
在疫情防控方面,必须严格执行疫病(尤其是口蹄疫)的应急预案,真正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同时,加强主要疫病疫苗免疫,切实提高免疫质量。另外,建议市、区(县)政府安排专项经费,组织专门人员对生猪养殖小区和规模养猪场(户)做好规划布局,从而减少布点的盲目性,兼顾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
■链接 十年轮回看猪价
最近十年,我省生猪价格经历了三轮明显的价格波动,平均周期长度为30个月左右。前两轮分别出现在2004年9月和2008年2月。
2000年至2003年,生猪市场供求相对平衡、价格波动幅度不大。2003年受“非典”疫情的影响,养殖户宰杀母猪,造成生猪供应紧张。同年底的“禽流感”,引发居民对禽肉消费的恐慌,进一步助推了猪肉消费量的增加,导致生猪价格开始反弹,并一直持续到2004年下半年,猪价进入十年中的第一个高峰期。
2006年下半年,具有急性高致死性蓝耳病暴发。一时间人们“谈猪色变”,养猪业遭受重创。
2007年初至2008年2月,蓝耳病疫情对猪价的影响开始显现,猪价经历了历史性高涨。
从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猪肉价格进入回调期。
从2009年6月起,本轮猪肉价格上涨开始启动。不过到2010年上半年,由于生猪疫情造成提前出栏,猪肉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010年6月生猪价格开始回升,直至今年9月,日均生猪价格达19.4元/公斤,创历史新高,鲜猪肉批发价格达23.0元/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