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前在浙江杭州市召开的浙江省生态甲鱼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获悉,2010年,全国甲鱼总产量26.57万吨,浙江省总产量12.38万吨,占全国的46.6%,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甲鱼生产基地。2010年,嘉兴市甲鱼总产量为5.06万吨,占全省的40%,占全国的20%,就数量而言,嘉兴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甲鱼老大”。
嘉兴甲鱼真的就是“老大”了么?下此结论显然为时尚早。浙江省甲鱼主产区集中在杭、嘉、湖、绍四个市,2010年该四市甲鱼总产量约为12万吨,产值约50亿(均价41.6元/公斤),嘉兴甲鱼总产值约为19亿元(均价37.5元/公斤),单位售价嘉兴比全省平均低约10%。嘉兴甲鱼养殖85%以温室养殖为主,15%为池塘养殖,就品质而言,温室甲鱼属于市场消费低端产品,生态池塘养殖的甲鱼近年来越来越得到消费者青睐。总量位列全省“老二”的杭州市,年产甲鱼3.2万吨,现有2个甲鱼品牌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3个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有13个品牌荣获“浙江省名牌”。杭州目前已经形成了集甲鱼养殖、疫病防控、市场营销、品牌推介、甲鱼加工、休闲观光、甲鱼文化研究等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经营模式。嘉兴全市甲鱼养殖场(户)有1500多家,甲鱼专业合作社(协会)仅10家,经营大多各自为政,注册商标有16个,其中的“六塔鳖”虽挤身全国“中国名鳖”八甲之一(浙江共4家,杭州3家、嘉兴1家),但也仅有“六塔”、“龙洲”和“杨溪”三个品牌获得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甲鱼产业低、小、散生产格局显见一斑。
甲鱼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市场容量大,养殖效益高。如何做强做大嘉兴的甲鱼产业,剖析面临的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方是根本。
(一)养殖污染。嘉兴温室甲鱼养殖面积达447万平方米,测算全年排放养殖废水达860~1500万吨,是目前水产养殖中主要污染源。因此,应适度控制温室养殖过度发展,积极引导温室养殖向外荡生态养殖转移,大力推广“温室转池荡”二段养殖模式应用。加大甲鱼养殖治污力度,积极探索并推广以温室养殖场为单位的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的养殖废水处理技术,通过提高养殖用水水质,建设废水沉淀、过滤曝气、生物吸附等处理设施进行净化处理,逐步做到达标排放。
(二)质量安全。按照“控制总量、提高质量,合理布局、规模经营,优化结构,提升产业”的总体思路,控制温室规模,科学投入品使用,调整养殖品种,调整生产模式,积极推广温室、池塘二段式养殖,大力发展池塘生态混养等多种模式。加大对温室养殖单位投入品使用的监督检查,对存有、使用违禁药物,药残抽检超标的加大处罚力度,加大对兽(渔)药经销单位的检查和查处力度,断绝违禁药物来源。加大无公害养殖技术、科学防病、规范用药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培训的覆盖面。积极推广鱼鳖混养、虾鳖混养等高效生态养殖技术,推动传统养鱼区、养虾户通过池塘改造,发展池塘甲鱼套养,促进我市甲鱼产品品质的提升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三)品牌建设与产业融合。该市品牌产品规模小数量少,带动能力弱,小而散造成品牌难以整合,市场竞争力不强。作为甲鱼养殖大市,目前尚无专业的批发市场和营销队伍,市场拓展力度薄弱。甲鱼加工业尚为空白,以甲鱼菜肴为招牌的农家乐也仅有嘉善龙洲鳖等少数几个地方供少数人高端消费,二、三产业严重滞后。对此,应加快品牌整合,积极促进以品牌规模企业为龙头,以专业合作社为组织形式,通过“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物资采购、统一品牌销售”,将养殖模式相似、质量相近的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整合和壮大养鳖产业。加快培育专业营销队伍,建设专业批发市场,积极拓展市场。加强品牌宣传和推介活动,扩大品牌市场知名度和消费者知晓度。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外资和工商资本投资甲鱼加工业的发展,通过与科研院校的技术合作,加快市场适销的鳖加工产品的开发,尽快形成与该市养殖规模相适应的加工业。通过现代渔业园区的建设和农家乐项目建设,开发池塘垂钓甲鱼、甲鱼菜肴制作,提高产业层次和产品附加值,促进嘉兴市甲鱼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