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水清虾多,渔民丰收底气足

  作者: 来源: 日期:2011-09-23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渔民们期待着能“狠狠”赚上一笔,老百姓们则关心着市场上的鱼虾能不能便宜些,现今的物价指数可真的不低哟!近日,因着“延用一年”的“特赦令”,太湖再度迎来大型的捕捞渔具——高踏网的开捕,渔民和市民的寄望瞬间可期。
  当天下午,在滨湖区梅梁湖,感受那湖上白帆、网起网落,渔歌唱晚,满载而归的美妙场景。但见一对对大船已然开始收网,千米长的网在广阔的湖面渐渐收拢,白浪翻滚中,每一个捕捞点都呈现出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大伙儿乐呵呵地说,银鱼、白虾、梅鲚、胖花鲢等湖鲜可以大量上市了,价钱肯定会大幅下降,这下可有吃福了。
  “太湖治理成效挺大,瞧,水多清”
  这几年“治太护源”行动成效渐显,加之今年入夏以来不算太热,绝对高温天不多,因此太湖的氮磷等各项指标明显下降,在这里就看不到一丝蓝藻了。果然,刚开出湖岸100,蓝藻就绝了踪迹,越往梅梁湖中央,水越清,猎猎湖风中,飘溢出淡淡的湖鲜味。鳑魮鱼是最要求水质的,今年的鳑魮鱼个儿大,数量多。
  “往年鱼中找虾,今年虾中挑鱼”
  来到第一个捕捞点,渔民宋牛龙正在指挥大家起网捞鱼。看着这第一网,心里不由有些“凉”。记得往年,总有成堆的梅鲚鱼涨满了网,倒满了船舱,而当天,网中的梅鲚鱼少了很多,船舱中也是稀稀拉拉。奇怪的是,在太湖风口浪尖滚打了40多年的老宋并不担忧。老宋才乐呵地说:“今天天凉,还不到时候,过两天,梅鲚鱼会多的。而且,你看,今年银鱼和虾特别多,虾的产量翻了一番还多,往年是鱼中找虾,今年是虾中挑鱼。”记者细看之下果然发现,渔民们正三五个一组紧张地将虾堆中的鱼“扔”到船舱中。“去年,梅鲚鱼的收购价是0.73/斤,而虾至少要4元多呢。”尽管首网预估只有万把斤,比去年少了一大半,但看着捞上来的“货”老宋对今年的“丰收”依然底气十足。
  渔政人员介绍说,这两年水质越来越好,鱼虾的繁殖能力大增,加之通过太湖封湖休渔和增殖放流等保护措施,太湖鱼类资源比较稳定,年均产量逐渐增加。比如对于太湖三白中的银鱼,从1994年起便明文规定,禁止随意捕捞,每年必须经湖管会测算存量后,才能有限制的捕。此外,为了保护太湖的生态平衡,对于捕鱼期也增设了规定。现在的渔民一年会有四个月的捕鱼期。从91持续到来年元旦,高踏网虽然延用一年,但下网推迟了一周。而且,往年一到91凌晨渔民们就相继出发了,今年则统一8点开船,如果违规了,是要罚款的,“少则两千,多则五千。”多管齐下的努力下,太湖渔业资源迅速转优。据现有统计数据显示,上世纪50年代太湖年均产量是6898吨,到70年代突破10000吨,90年代达到18394吨,而现今,年均产量可以是50年代的三四倍。
  “北风把大鱼大虾都吹走了”
  在第二个捕捞点,位于梅梁湖外围,这里的虾产量要比第一个的“据点”少了很多,多的是鱼,往年,第一网上来总有三万多斤,今年估计只有一万多,而且看不见十多斤重的大鱼。”网中确有好些不一样的鱼:梅鲚、蛇鱼、银鱼、鲫鱼、白鲢、花鲢、白虾、草虾、鳑魮鱼……而相对起其他鱼,鳑魮鱼显然要比往年大一些。还有种白色的小鱼,看着模样和银鱼没啥两样,渔民却告诉我们,那其实是柴鱼。柴鱼体型比银鱼大,体内有细骨,不如银鱼细嫩鲜美,价格也相对便宜。
  渔政人员介绍说,鱼类大增的原因,一方面是,从2007年至今,太湖蓝藻问题逐步得到了控制,水质得到了极大改善;一方面是,政府每年都向太湖投放了大量多种鱼苗,使得以前一些几乎快“绝迹”的太湖鱼种渐渐多了起来。此外,沟通长江之后,长江里的一些鱼种也“远游”进了太湖“生儿育女”,使得太湖越加“热闹”起来。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