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下午,记者来到西安市临潼区雨金镇英健养猪场,凉爽了半天的气温,又升到了
335头肥猪是今年3月底进圈的,当时每头30多斤重,每头平均花了700元左右。如今,它们的平均体重已经上了200斤,到了出栏的时候,为什么还不出呢?刘宁说,要等到一个好的价位。上午她刚上过网,得知周边省区的毛猪价都在10元左右,比上个月的最高价低了5毛钱。
晚卖一天,就要承担一天的风险。刘宁说,猪长到这个份上,每头一天要吃8斤混合饲料,300多头一天的伙食费将近3000元,万一价格一路降下去,收入就要减少许多。
看着满圈的肥猪,最想问的就是猪这么多,市场里猪肉的价格咋就那么高呢?刘宁笑着说,身在猪场都是猪,你到周围看一看就知道:现在养猪的人,越来越少了。前些年,雨金一带有4个千头猪场,现在一个也没有留下。100头至300头的中等猪场,周边也不到20个。饲养量10头至50头的小猪场,今年基本上看不见了。如今临潼到处都有建筑工地,出去打工,每天至少收入50元,天天结账,一点儿风险都没有。于是,小猪场的经营户纷纷出门打工,告别了第一产业。
猪源少了、供不应求,是猪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常年做生猪营运的经纪人田英健在一旁说,往年到了8月,他能收购、运出生猪万头以上,而今年才3000头,今非昔比了。
刘宁说,今年猪饲料价格没有涨,浓缩料每吨维持在5000元左右。“其实玉米、豆粕等饲料的原料价格有所上涨,但是养猪人少了,饲料不好卖了,所以价格没涨。”刘宁说,从猪病角度看,今年由于加强了防疫,猪的传染病几乎没有。
猪价高,饲料价格稳定,猪病少,养猪形势大好,如何才能扩大养殖规模、让市场肉价降下来?刘宁希望政府能想想办法,比如帮助养殖户成立合作社,从技术、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降低养猪的风险。
再过10来天,刘宁的300多头肥猪就要出栏了,秋天还补栏不?她仍然抱审慎态度。她的考虑是,冬天猪容易得病,如果秋天各方面条件不是特别好,她还是要等到明年开春后再买小猪,这样更保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