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农村报记者在顺德采访时,有药店老板告诉记者,过GSP之后,原本经营顺利的水产非药品业务被当地兽医部门建议禁止继续经营。“单这一块的损失超过30万”,该药店负责人说。更令他想不通的是,就在离他不远的某家连锁药店内,却依然可以销售非药品。“关于非药品,究竟该怎么处理?”该老板感到很困惑。
按照规定,所有经营兽药的药店必须在2012年3月前通过主管部门的GSP认证,否则将面临关停的命运。时至近日,已经通过认证的药店为数甚少,而对于认证过程中的各种规定,也让很多药店老板颇有怨言。
GSP拒绝非药品?
过GSP让梁敬东印象深刻,因为通过认证之后,意味着他的药店不能销售非药品,而这一块曾经是他店里的主营业务,“过GSP之前,我们非药品一年可以卖到50多万元。过GSP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梁是顺德一家渔药店的负责人,他向记者提出疑问,为什么过GSP了就不能卖非药品?
非药品主要指底改、调水用微生态制剂。顺德伦教兽医站老板叶小刚对此也感触颇深。1月8日,记者见到他时,他还在思考到底要不要这么快过GSP。“过了GSP的话,那非药品就不能卖了,那我店里的生意就少了很多。但是GSP又早晚都要过,所以现在很犯愁。”叶表示,可能要另外开一家店,专门用来卖非药品。
据了解,根据《广东省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第五章第二十一条规定,兽药经营企业应当对供货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核并保存营业执照、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GMP证书等相应材料,所售药品必须具备批文批号,而且只能售卖国标兽药。而根据兽药国标的相应规定,国标只针对药品,非药品并不在此之列。如此看来,在GSP和非药品之间,药店老板们必须做出抉择。“GSP是必须要过的,现在就只能不卖非药品了。”梁对记者说。
管理部门回应模糊
非药品的销售损失让梁很困惑,更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就在自己将非药品撤下货架的同时,就在离他不远的一家连锁渔药店内,非药品却照样卖得很红火。“同样都是非药品,为什么我就不能卖了呢?”梁为此专门咨询过顺德相应主管部门,但是得到的回复更让他一头雾水。“对方回答最好不要卖,至于什么原因,卖了会怎样,都说不清楚。”
过GSP之后,非药品到底能不能卖?这是一个众多药店关注的问题,记者专门咨询了各地主管部门,然而对同一个问题,各地的说法却存在差异。
“我们不建议药店卖非药品。”专职负责顺德GSP认证的顺德经济促进局畜牧兽医科副科长王雄告诉记者,药店销售点的产品首先必须要有国家批文批号的产品,而且要过国标。“按照这个规定,非药品是不能在GSP药店里销售的。”
“严格意义上说,最好所有的非药品都不要卖,如果有人检举,我们可以去处理。”中山农业局兽医科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广东省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规定,有农业部批文批号的兽药均可在药店销售,但是如果只有企业或地方标准的、并标明有预防治疗疾病功能的兽药则不能销售,经营此类产品则一律视为违规。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对于非药品,如果没有注明“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则视为一般商品,由质监部门负责。但是对于注明了具有治病预防功能的非药品,又无农业部批文批号的,则视为违规。
对此,广东省畜牧兽医局兽医处副处长、兽药GSP办公室副主任罗建民告诉记者,非药品不属于兽药,目前没有规定不能卖。GSP认证后,非药品可以继续在兽药店里销售,但是必须专柜摆卖。标注“饲添”字样的饲料添加剂也可以销售,也必须专柜摆卖。
“非药品”变身“药品”
在紧锣密鼓的GSP认证进程中,部分兽药生产企业也随之跟进相关动作,改头换面。
“看这个‘卫得利’,去年仍标注‘非药品’,现在摇身一变就成‘兽药’了,可以在兽药店摆卖,不用担心被没收下架。”顺德某渔药经销商告诉记者,“卫得利”是一种消毒药,主要成分为过硫酸氢钾,在GSP认证工作开展前,一直都套用“非药品”名义生产销售,销量也不错。自从去年GSP认证开始推行后,因有规定指出任何标明“预防、治疗”字样的非药品均属下架之列,为此,该药品生产企业就开始搞突击过兽药国标,“卫得利”今年年初就变成了兽药。
据业内人士分析,在GMP时代,非药品生产和经营不在监管之列,兽药产品套牌非药品成了不少兽药企业减少生产成本的方法。然而,在GSP时代,这种具有治疗效果的“非药品”可能被禁售,他们只好匆匆过国标。
“我更担心的是这些‘非药品’转地下销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东莞绿百多渔药店店长汤晓告诉记者,以杀虫剂为例,有很多产品都标注着“非药品”,这些杀虫剂的生产企业不可能个个都有能力或愿意过国标,加上市场需求的存在,这类产品极有可能转向地下销售,这将不利于兽药的可追溯管理和安全用药。
还有业内人士透露,既然非药品可以在兽药店专柜摆卖,不排除有兽药企业继续傍“非药品”,只要抹去产品说明书上的“预防、治疗”字样即可,或者自行标注“饲添”字样,套牌冒充添加剂。“简单抽查一般看不出异样,除非有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