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中旬开始,短短半个月内罗非鱼价格从5.6元/斤跌至4.6元/斤,原本期望甚高的罗非鱼为何突然跌价,接下来的价格走势又将如何?
罗非鱼价格降1元/斤算不算多?
对于大多时候养殖利润仅在1元/斤上下徘徊的罗非鱼养殖户来说,答案显然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时至5月下旬,各地罗非鱼价相比于4月份的高位价格,普遍下跌近1元/斤。特别是广东地区,从5月中旬开始,短短半个月时间内就从5.6元/斤跌至4.6元/斤。
4.18低气压反应“压低鱼价”
究其此轮鱼价大幅下跌的始末,最初从海南开现端倪。4月中旬海南罗非鱼价格最高曾达到5.5元/斤,彼时广东粤西、珠三角地区的鱼价更是高达5.7-5.8元/斤。但
而这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从5月中旬开始,广东粤西、珠三角鱼价都随之出现了明显下降,多地鱼价呈现每天下跌0.05-0.1元/斤的状况,至5月底,海南1斤以上规格鱼价格为4.4-4.7元/斤,粤西地区4.6-4.7元/斤,珠三角4.4-4.6元/斤。并在进入6月份后,才趋于平稳。
众所周知的是,今年的过冬鱼存塘量本来就低,这也被认为是春节后鱼价持续攀升的主因。而现阶段,正处于投春苗的鱼还未到上市规格,过冬鱼又已陆续上市,各个主产区大规格鱼存塘量都极其有限的时期。
正因如此,对于近期鱼价的走势,存着一口塘的鱼等价未卖的海南文昌地区养殖户陈叔表示无奈,“春节以来海南的鱼价一直低于广东,现在罗非鱼存塘量也在日渐减少,本来以为价格还有的升,怎么突然就降下来了?”
加工厂亏本之下难以支撑
年初的高价之下,加工厂所做订单多处于亏本状态。由于原料价格太高,个别加工厂为了做订单,采取泡药等方式,这种产品被检出后,被退货,反过来成为外国客商压低订单的理由。
这或许不仅仅是陈叔一个人的疑问。“加工厂打压鱼价,即使成功也会打压投苗积极性,年末时候受苦的也是自己。”某行业人士就对于加工厂的举措颇为不解。
岑坚认为,现在的问题在于,养殖企业难以听取协会的意见,“前年协会就提出,由协会牵头,加工厂和养殖者制定协议,常年按照高于成本一定金额的价格收鱼,但是养殖户并不愿意。”岑坚表示,即使是出鱼的高峰季节,加工厂产能也能消化市场的产量,养殖户的利润能够得到保证,但是养殖者总是想追求更高的价格。“其实养殖户和加工厂是同一条船上的,但养殖户赚钱的时候没有想到加工厂的经营情况,上半年加工厂亏本太多,无法支撑。所以尽管目前存塘低,价格仍然出现下降。”
湛江某较大规模的加工厂负责人更是直言,“目前的降价是正常的,年初的高价才是极为不正常的。”该负责人指出,罗非鱼在其主要消费市场美国,正面临越南巴沙鱼的低价竞争。在其展示给笔者的一封外国客商邮件中就显示,与今年的罗非鱼片对比,越南鲶鱼凭借其1.80-1.90美元/磅的价格市场占有率超过了罗非鱼。
岑坚介绍,由于原料价格太高,个别加工厂为了做订单,采取泡药等方式,据了解,泡药可以增加水的含量,增加鱼片的重量,和包冰的效果差不多。这种产品被检出后被退货。反过来又影响出口订单的价格。
岑坚指出,国际市场下订单往往是下涨不下跌,“当原料鱼下降0.2元/斤时,订单价格往往要下降0.3元/斤。”现在尽管鱼价下跌,加工厂却面临国外订单受阻的窘境,基本没有订单可做,这一点在笔者和广东地区某加工厂负责人交流时也得到证实,“每个工厂都没接什么订单”。
鱼价多少才是合理利润?
目前养殖下,精养模式的成本约在3.5元/斤,立体养殖成本一般还要低,在中国水产频道论坛上言“有五毛,我就养了。有一块,我就笑了。有一块五我就发了。”
如果说目前的困境,是由于年初的高鱼价引起的连锁反应,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价格才算合理?
6月中旬,在笔者向海南魁北克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全了解相关情况时,他就介绍,目前公司收鱼的价格在4.8元/斤左右,相比于前期的价格,他认为该价格应该较为合理。
那么对养殖户而言,这个价格下是否有利可图呢?海南地区以精养模式为主,对于饲料的品质要求也较高,被认为是养殖成本较高的区域。以此为样本,中山统一饲料企业海南区域经理肖广利就给笔者算了一笔成本账:一般情况,饵料系数约在1.5,饲料成本在2.9-3.0元/斤;塘租800元/年,以亩产2000斤,养殖一年两造或两年三造,塘租成本0.2-0.3元/斤;种苗成本约0.1元/斤;精养日常管理需要人力少,人工等其它费用约0.1元/斤。综合成本约在3.4-3.5元/斤。
在广东等立体养殖比例较多的地区,尽管具体采用的投料模式灵活性较强,成本也存在差异,但是“立体养殖前期基本不需要投喂,一般白赚二两”,养殖成本一般低于3元/斤。
在这个成本下,目前的鱼价是否难以接受呢?“罗非鱼如果能稳定在0.6-0.8元/斤的利润就可以。”肖广利认为,追求太高的利润加工厂处于亏损状况下也难以生存。
而某养殖户谈到罗非鱼利润时,在水产频道论坛上言“有五毛,我就养了。有一块,我就笑了。有一块五我就发了。”这可以说是大多养殖户的心声。而对比去年同期鱼价,各地基本维持在4.5元/斤,从这个方面讲,目前的价格可以说尚能保证养殖者的利润。但也有业者指出,“现在赚1块钱跟以前赚一块钱是完全两回事”,尽管鱼价有上升,但养殖利润率一直在降。
出口受限于人 内销有待开拓
对于短时间内订单是否会有增加,某加工厂负责人直言“难”。在年底出现的上市高峰期,养殖户、加工厂又该如何应对?
“现在鱼价就下跌的这么厉害了,年底鱼大量上市的时候价格会怎么样”,这种担忧不无道理。那么接下来的鱼价走势到底将如何?
有人曾判断,进入7月份后,加工厂在订单的压力下必将加价收鱼;然而对于短时间内订单是否会有增加,某加工厂负责人直言“难”,于此相对应的是,岑坚介绍,目前不少加工厂无论是在国内的还是美国,库存都较为充足,接来下的日子并不一定好过。而且由于今年投苗延后,极可能集中在年底出现的上市高峰期,届时养殖户、加工厂该如何应对,不容乐观。
一个利好因素是,由于北方的旱情,大宗淡水鱼类,以及一些名特优淡水鱼类的产量或将明显下降,而罗非鱼的内销拓展也早已经多次被业界所提起,或许今年是一个不错的时机。
尽管近期加工厂收鱼价格下跌明显,但据了解,广东惠州一些地区出售到农贸市场销售的鱼价在5.3元/斤左右,而南宁作为广西主要的内销的集散地,鱼价更是在6.0元/斤以上。
但目前,进入内销市场的多为一些少量上市的鱼,而且流通商还要承受市场量大时滞销的风险,最后贴钱送给加工厂,可以说目前的内销渠道依然不够顺畅。而一部分加工厂做内销则多为鱼片进超市销售的模式,售价往往过高,且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在这个背景下,内销市场这块蛋糕依然是看起来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