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三门县的“三门青蟹”养殖面积已接近9万亩,年产量1.1万余吨,年产值5亿元。不过,由于缺少统一的技术标准,养殖凭经验、辨别凭感觉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既不利于青蟹产业品牌形象的提升,也给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不法行为留下了空子。而第一次以标准的形式为“三门青蟹”立名,将有利于青蟹产业进一步规范化发展。
在菜场的水产区,不少摊位都在卖青蟹,一问哪里的,都说是三门青蟹。如今,正宗的三门青蟹有了硬杠杠。记者从浙江工商部门了解到,日前发布的浙江省级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三门青蟹》不仅规定了“三门青蟹”这一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范围,还对其分级分类、营养成分、卫生指标、包装运输等进行了严格的规范。据介绍,《标准》着重对青蟹肥满度、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捆扎物重量等特殊指标进行了细致描述,比如每只膏蟹的体重必须超过250克、粗蛋白的含量要大于14%、捆扎物重量不能超过蟹重的5%,等等。“这样,就使三门青蟹能更好地区别于其它另类的山寨青蟹。”相关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