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往年经验,每年5至8月是猪肉一年中消费量最低的时刻,价格也会有所降低。但是今年,猪肉价格不跌反涨,涨幅超过40%。
《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了解到,猪肉价格上涨背后既有一般商品价格波动的周期性变化,更重要的原因或许是企业规模化养殖对农户散养的加速替代和挤压所致。
猪肉领涨CPI
5月份生猪价格同比上涨了40.4%,对CPI的贡献将近20%。
6月16日下午,郑州市经一路菜市街的一家肉店老板接到厂家电话,要求第二天猪肉价格再上调0.5元/斤。以去皮五花肉为例,价格达到了15.5元/斤。而这家店旁边的一间双汇生鲜肉专卖店,更是达到了16.5元/斤。超过了当地生鲜牛肉售价。“这几天的肉价天天上调。” 店老板说。价格虽然高了,但买猪肉的人也大幅减少,总的营业额相较往年同期反而有所下降。
郑州肉联放心肉专卖店一位员工也告诉记者,今年进入夏季以来,他们店里的带皮五花肉每斤从11元上调至15.5元。上涨了将近40%,成交量有所下降。
今年年初以来,猪肉“供应趋紧”使得猪肉价格即使步入6月消费淡季,依旧保持强劲的上涨势头。
统计显示,5月CPI以5.5%的涨幅创出34个月以来新高,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了11.7%。而5月份生猪价格同比上涨了40.4%,对CPI的贡献将近20%。
历史惊人地相似。2008年初,猪肉价格达到了历史高点,而当时的CPI同比增长到了8%左右的高位。
记者了解到,从2008年到2010年夏季,猪肉价格一直在持续走低。从而导致了养户大量减少,供应不断趋紧。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生猪存栏量比4月份减少了200万头。而今年初以来,生猪存栏量累计下降4.68%。
不过现在,养殖户对于生猪养殖的热情又开始高涨了。河南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雏鹰农牧(29.11,-0.74,-2.48%)商品猪的订单已经从发货前5天下订单,到现在要提前10天下订单。仔猪供不应求。
养猪似炒股
生猪并不像粮食一样,有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和小麦托市收购政策,而生猪的市场价格还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广大小养殖户。
在河南养猪信息网负责人焦同斌看来,养猪就像买股票一样,要看散养户会不会判断。“判断准了,还不至于赔钱,判断不准就会血本无归。”他认为生猪及冷鲜肉价格此次大肆上涨主因是供给不足的周期性表现。
6月15日,商务部亦表示:近期猪肉价格相对于去年同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育肥猪上市的阶段性偏紧,以及饲料和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导致。随着7~8月份淡季的到来,生猪价格会有所回落,但是还会上涨,总体来看,今年的生猪市场将维持价格上涨的行情。
记者了解到,造成生猪供应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在市场行情低迷的背景之下,疫情是造成供应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2010年以来高热病等疫病造成大量生猪死亡,使得母猪的产仔率、仔猪的成活率很低,让许多养殖户不敢补养。
“猪价高时扩大养猪规模,猪价低时又减少养殖数量甚至不养。尤其是在广大养殖户那里,凭感性认知很容易引发盲目跟风,造成生猪价格的暴涨暴跌。”焦同斌说。
供应偏紧之外,成本却在不断上升。不断加剧的通胀因素使得玉米等原料的价格不断攀升,进一步增加了养殖成本。许多养殖户并没有将人工成本算进养猪的收益中,要是算的话,许多养殖户还赔本。
2007年,在肉价上涨时,政府出台了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等政策刺激生猪养殖,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养殖户的积极性。这也是造成生猪价格从2007年往后持续走低的原因。到2011年,很多养殖户已经没有再听说能繁母猪补贴的事情了。
“这也说明国家的相关补贴政策也没有起到解决猪肉价格的效果。”焦同斌说,“政府还是应该继续落实养猪补贴,能够让大家吃上更便宜的肉,而养殖户也更为有保证。”
焦认为,生猪并不像粮食一样,有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和小麦托市收购政策,而生猪的市场价格还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广大小养殖户,这些产销分离的格局,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将保持。值得警惕的是,这些小养猪户的盲目跟风,很容易造成猪肉市场的大起大跌。
记者了解到,有些地区养殖户看到生猪价格行情看涨,推迟出售时间,也一定程度上加紧了生猪价格的上涨。
养殖模式之困
稍微有一点风险,这些中小养殖户便吃了大亏。被迫杀母猪现象在小养殖户那里经常发生。
除了疫情和养殖成本上升外,雏鹰农牧董秘吴易得认为造成猪价攀升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养猪的人少了”。除了算计一头猪的纯粹养殖成本,人们更愿意将外出打工与养猪的收益相比较。这样的算法让养猪显得更不划算。
在河南省夏邑县杨集镇杨庄村,40多岁的村民韩向阳正为没有赶上猪价大幅上涨的行情而苦闹。他每年都喂养二三十头猪,但忙活一年下来却挣不了几个钱,赶上疫病发作,甚至还赔钱。而在他们村里,养猪的人越来越少。
去年猪价下滑到新低时,韩向阳减少了喂养数量,他之所以还喂养着几头猪,是因为家里田地多,没法外出打工,因此养几头猪也算是补贴家用。在记者采访的多位农户中,这是养猪行为中的一个很重要动机。
在农村市场,一头猪崽的价格为500元左右。韩向阳自己喂养了一头老母猪,这意味着他在养猪中能够省下一大笔猪崽钱。玉米价格上涨了20%,也使得养猪的成本大幅升高。
广大农村悠久的养猪传统正在慢慢消失。河南沁阳大槐镇大董庄村民杨中胜告诉记者,村子里许多猪圈已经开始闲置,他也在犹豫是否将来增加存栏量。几个月前,他刚刚遭受一次重大挫折,很多猪都生病,为猪看病花的钱让他赔了本。“两年都还不完账,”老杨说。
在正常年景,一头猪如果不生病,大约能够挣到200~400元。这是已成活生猪的算法,实际上在农村散养户那里,生猪成活率仅为70%左右,远远低于进行规模化养殖的企业。
而对于规模养殖企业来说,优势凸显。一方面成活率更高,能达到95%以上。另一方面则是疫情防治能力大大增强,在去年疫情大规模爆发的时期,规模企业受到的影响几乎为零。
在吴易得看来,中小散户最大的风险还在于资金问题。在养殖坏年景到来时,许多小养殖户赔本后会放弃继续饲养,而在赚钱的时候往往会将钱再次投进去扩大养殖。但稍微有一点风险,这些中小养殖户便吃了大亏。“被迫杀母猪现象在小养殖户那里经常发生。”
而规模养殖企业则常年维持稳定的养殖数量。尤其是在瘦肉精事件爆发后,许多大型肉制品加工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收购专业养殖企业的生猪。
在一些以往瘦肉精横行的地区,养猪户的利润很大程度上依靠添加瘦肉精缩短养殖周期、提高瘦肉率、减少饲料供应量增加,但是随着政府严厉的监管,也一定程度上让小养殖户的真实成本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