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瘦肉精事件的余波仍在扩散之中。
基层养殖“现隐忧”
在河南沁阳市柏香镇大董村,70多头到了出栏期的猪继续养在猪圈里,“养一天赔一天。”养殖户杨中胜告诉记者,自从瘦肉精事件以来一直没有人来收猪。几个村民想办法联系到外地的生猪贩子,但是却没有动检站来进行检疫,生猪贩子只好开着空车离开了。而在以往,他们可以在柏香镇动检所买一张“检疫合格证”就可以顺利将猪卖掉。在杨中胜看来,他无法卖猪的最直接原因是“政府查得严了”。
事实上,即便杨中胜能够将生猪卖出,收购价格下降也会导致其利润下滑,甚至赔本。农户们不得不继续把猪圈养起来,在这期间依然还要喂猪饲料。从供给角度来看,这对饲料经销商来说无疑是个好事。
但在河南沁阳,养殖户和饲料商是“鱼与水”的共生关系。除了在第一个月的小猪崽所用的饲料是用现金购买之外,此后的3个多月大都是赊欠本地饲料商,到了猪出栏回款时,其中的一大部分再返还给饲料商。
饲料商早已习惯了这种让养殖户赊账的运营模式,否则难有生意找上门来,更别提现金买了。而饲料商也不得不向饲料厂家“赊账”。
对于饲料经销商来说,双汇事件是把“双刃剑”。
双汇瘦肉精事件曝光之后,漯河市西郊金牧人饲料商店的饲料销量反而有所增加。老板称由于他在市郊,批发零售兼营,所以欠账的农户只占他营业额很小的比例,因此他并未有回款风险的担忧。
然而,很多乡镇上的饲料商,回款是不得不考虑的重大风险。在人情浓重的乡镇,养殖户的经营严重依赖饲料供应商,猪价的下跌必然会影响养殖户的积极性,也会带来恶性循环。
至于双汇瘦肉精影响的幅度有多大,金牧人饲料店老板表示,“不好预测,一切在于消费者的信心。”
猪肉批发商也饱受双汇瘦肉精事件带来的影响。山东德州的高登强做的生意是从双汇购进大批量白条肉储存在冷库中,等到价格上升时再卖出,从差价中获利。春节以来猪肉价格节节攀升,高登强认为大赚一笔的时机已到,就购买了40吨冷鲜肉。不料双汇瘦肉精事件引起猪肉价格暴跌,高登强看到大势已去,不得已忍痛割肉,赔钱将这批猪肉处理掉。
养猪大户“乐翻天”
与愁眉苦脸的小养殖户相比,号称中国养猪第一股的上市企业雏鹰农牧的高管们却心情不错。
雏鹰农牧曾依靠给双汇供猪而发家,最终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养猪业第一股”。在双汇事件后,双汇多次和雏鹰农牧联系,表示要加强双方之间的沟通合作,明确提出增加供猪数量的提议。向雏鹰农牧抛出“联姻”请求的并非双汇一家。
雏鹰农牧去年出栏生猪48万头,几乎全部供给了两个大客户。最大的一个客户是上海一家大型肉制品加工企业,另外一家是双汇,每年从雏鹰拉走20万头生猪,相当于双汇生猪需求量的1%。
在双汇瘦肉精事件曝光后,双汇高调表示将加强养猪场建设,生产经营模式将以基地为销售模式。双汇发布公告称生猪来源渠道有3种,大规模企业收购占60%比重,30%是自己养,10%是合作社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