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猪及猪肉 » 正文

美要求中国取消农产品进口限制遭质疑

  作者: 来源: 日期:2011-04-02  
     近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了一份“中国农业贸易:竞争条件极其对美国出口的影响”报告,指出中国对农产品的消费呈现增长之势,呼吁中国取消农产品进口限制,同时,业界也流传着因抑制通胀或降低进口关税的说法。但相关专家表示,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对抑制通胀作用甚微,但却会对国外相关产品的蜂拥而至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应谨慎考虑对中国农业产业的影响。

    报告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去年,来自美国的进口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量的26%,占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量的 14%,中国成为美国仅次于加拿大的农产品购买方。而中国目前对农产品的进口仍局限于小范围产品,且中国的非关税措施、关税和税率配额大约影响了美国39 亿-52亿美元的农产品销售。但美国视上述“制约”为契机,认为中国农产品消费仍有持续增长的空间。

    目前,中国主要农产品实施进口配额关税管理办法,配额量内农产品进口适用配额内税率,配额量外关税使用普通关税。如从最惠国进口已梳的棉花,配额内关税为1%,配额外关税为40%;从最惠国进口硬粒小麦,配额内关税为1%,配额外关税为65%.

    因觊觎中国农产品市场,美国官员称,中国必须采取更多措施取消不公平的贸易限制,以给予美国农产品公平竞争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有外媒报道称,因国际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为抑制通胀,中国财政部正在为是否调整农产品进口关税进行研究。

    “切莫过度期待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能抑制通胀,更应看到降税后对中国农业产业的影响,中国农业绝对不能重蹈大豆的覆辙。”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博客)看来,对于生活类农产品如小麦、大米,中国进口只是为了调剂品种,进口量非常小,对抑制通胀的影响力并不大;对于生产类农产品,如大豆、棉花、羊毛等,因从加工到销售环节繁缛,成本降低的利好容易在多个环节被稀释,终端销售价格可能依然坚挺,因此抑制通胀作用有限。而中国农业产业科技含量低,处于低级发展阶段,其发展需要一定的宽松环境,如果过度降低进口关税,在市场上国内企业将让位于国际发达农企,容易形成外资垄断,中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将更加举步维艰。

    白明所提的大豆产业的切身之痛是在2004年,因惊恐美国大豆价格上涨,中国部分区域贪恋低成本而大量购进美国大豆,结果其不涨反跌,中国食用油企业成为外资大举进入的支点。截至目前,金龙鱼、鲁花等品牌背后仍有嘉里、益海等外资背景。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