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择优良猪种的杂种母猪
工厂化养猪生产中,商品猪的母本大都采用长大和大长母猪,这是因为杂种母猪在繁殖性能上具有杂种优势,同时适合市场对瘦肉型猪的需求,所以这种组合在我国工厂化养猪中普遍采用。在选择长大后备母猪时,体质上应平直和微倾,腹部比较大且松驰,腹部过度收缩的母猪繁殖力都较差。奶头排列整齐均匀,一般在7对以上,奶头饱满不能有瞎头、副乳头等。外阴部大小适中、下垂,外阴部上翘的母猪繁殖性能一般较差,经常有返情或不受孕的现象。保持正常体廓的母体(不肥不瘦)繁殖性能较好。瘦肉率过高的母猪,其繁殖性能方面都较差。在三元杂交体系中,对母本不要求瘦肉率。
2 适时配种
长大和大长后备母猪配种一般以体重达到110~115千克为宜。高于或低于这一体重对产仔数有影响,偏离越远,影响越大。后备母猪从有明显发情表现到排卵的间隔一般为36-40小时,经产母猪为38-44小时,排卵时间平均为2-7小时,因此开始发情后8-12小时配第一次,间隔12小时进行复配通常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发情不明显的母猪有必要进行二次复配。母猪断奶后一般在3-10天内发情,妊娠后的母猪都要控制饲喂量,保持中等体况能提高其窝产仔数。
3 淘汰繁殖性能差的母猪,提高群体繁殖水平
正常生产状态下,有个别母猪长时间不发情或频繁返情,对用药物催情和改善饲养管理无效、或返三次以上的母猪应该及时淘汰。母猪一般3-6胎产仔数最高,到9-10胎降低,且带仔性能显著偏低。这种母猪应予以淘汰。对哺乳性能差或产后无奶的母猪应作记录,若以后出现同类情况时则应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