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术前准备
1.1 手术工具和药品的准备
手术工具:开口器、固口、解剖刀、剪刀、镊子、小刀片、解剖盘、小板片、棉球、滴管、手术架、创口刀、送片针、通道针、送核器、整圆器等。药品试剂:0.1%金霉素、5%磷脂、5g/m3 呋喃唑酮。不锈钢制品不用时加润滑油保护,用前清洗可用CCl4 浸纱布擦掉油,再用湿布擦,然后放入热肥皂水中浸泡10min,再用清水冲洗,晾干备用。玻璃制品可先在5%-10%的偏硅酸钠中浸洗20~30min,再用清水冲洗,或用95%的酒精棉球反复擦洗。竹制品须高温消毒,不用时防虫蛀。橡皮制品一般不用,要用时可先在稀碱液中煮沸,冷后用清水冲洗。
1.2 手术蚌准备 小片蚌:要求年轮宽大,外观光滑完整,健壮、无病伤,蚌壳长10cm左右,以3-4龄为佳。育珠蚌:外壳完整,无病伤,边缘有鲜艳的黄色软边,闭壳有力,出水射程远,斧足肥壮,外套膜完整,雌体怀卵量不大。育珠蚌与小片蚌的比例以7:1-10:1为宜。
1.3 珠核的准备 采用丽蚌类贝壳制作最好。要求贝壳厚度大于3mm,比重接近珍珠,新鲜度好。制作时将贝壳切成正方形小块,然后粗磨去边去角,再漂白、抛光,制成圆滑、光洁、纯白的珠核。
2 手术操作
2.1 细胞小片的制备 首先用解剖刀切断小片蚌的前后闭壳肌,使两壳自行张开。去掉内脏团,切除韧带,用清水冲洗数次。接下来用手术刀插入内外表皮之间,将内外表皮均匀剥离。剪下外表皮,反拉到小片板上(注意不能顺拉),切除色素带,将小片切成正方形小块,最后滴注0.01 mol/l 生理盐水。整个过程如下:剖蚌→清洗→分膜→取小片条→修边→切片→滴注保养液。
细胞小片的要求:现制现用,细胞小片的活力(活细胞百分数)要80%以上;粘液样变的细胞小片不能用;细胞小片的大小约为珠核表面的1/10~1/8;须染色,用美蓝或伊红均可。
细胞小片制作注意事项:操作室要安静、卫生;无甲醛、酒精等挥发物质;不准开风扇,避免阳光、灯光直射;细胞小片正反不能错,厚薄均匀,无粘连组织碎块,无损伤;工具严格消毒。
2.2 插片 将育珠蚌洗净,腹面朝上露空15-20 min,加水让贝壳自行张开。用固口器将张开二壳固定。再用开口器加宽开口。然后荡洗外套膜3-5次,用整鳃器将鳃和斧足拔到不用插片的一边。
准备工作做好以后,正式创口植核。植核以外套膜为主,内脏团可适当插一些。具体操作如下:用创口针在外套膜上创口,再用通道针从伤口伸入通道;然后用送核器将珠核送到伤口,接着用通道针将珠核推到底部;珠核固定后,用送片针将细胞小片贴住珠核,手术完成。这是“先放法”。“同放法”、”后放法”大致相同,只是细胞小片和珠核植入的先后顺序不同而已。操作完后,可用0.1%的金霉素,或5%的磷酸液消毒,以防发炎或伤口感染。整个操作过程如下:排蚌→开口→荡洗→整鳃→创口→植核、插片→消毒伤口。
插片注意事项:手术动作要轻柔;插核顺序先后端、后前端、先边缘后中央;一定要将细胞小片的分泌面即外表皮贴住珠核;深浅要适宜,三角蚌为0.5-0.7 cm,褶纹冠蚌为0.7-1cm深;数量要适中,三角蚌、褶纹冠蚌为24-30珠/只,无齿蚌为15-20珠/只;创口植核应为“品”字形排列;不能损伤外表皮;育珠蚌原则上不能在手术室过夜。
3 术后护理
3.1 植核插片后的手术蚌应尽快放入专门的休息池中“疗养”。休息池要求通风向阳、水质良好,水深1.5~2m,有微流水,流速为0.1 m/s。休息期间可采取“平置、翻面、垂吊、移养”等措施,加强管理。12-15d后,再移入正式养殖水域进行育珠养殖。
3.2 手术操作不宜气温高,蚌类本身有排斥行为,即手术蚌在休息养殖中有“脱核”现象。对此,可采取如下措施,提高固核率:a)提高操作水平,保持创口大小与珠核大小相一致;b)在手术蚌斧足基部注射麻醉剂,如注射乙醚0.5-1ml,1次/2d,连续3d;c)缝合伤口;d)采用创口胶粘剂粘合伤口;e)捆固双壳10-15d;f)加强饲养管理,使手术蚌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