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获悉,经过6天的野外调查,从洞庭湖江豚科考队传来了初步调查结果,江豚赖以生存的家园依旧受到人类频繁的干扰和栖息地功能整体下降的严重威胁。
从1月15日至20日,来自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科院水生所以及洞庭湖湿地、江豚保护有关部门的专家联合考察了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口的城陵矶至湘江入洞庭湖的湘阴段,采用基于船舶的目视截线抽样法和拖曳式微型声学数据记录仪阵列法等方法,并在洞庭湖区域首次使用水下声呐系统开展同步监测,共记录到44群次106头江豚。
调查同时发现,该江段作为洞庭湖冬季江豚唯一的栖息区,依然还有众多的挖沙船、运沙船频繁作业,偶尔还有电打渔船在水面作业,湖水的浑浊度也比较高,对江豚的生存都带来巨大威胁。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王克雄说:“2006年,我国联合7个国家调查长江干流江豚,数目大约为1200多头,其数量已少于大熊猫。宜昌到上海水域,每年下降6.4%,每10年下降一半。如果不加以保护,估计10多年后,野生江豚将灭绝。”
除了非法捕鱼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水污染,极端气候以及长江水位下降也严重威胁江豚的生存。近年来,洞庭湖水域常有死亡江豚被渔民发现后上报给保护区。2008年的冰冻灾害就造成了石首天鹅洲保护区江豚窒息死亡。
WWF(中国)长沙项目办公室项目官员蒋勇表示:“洞庭湖中的江豚占江豚种群的1/10,在江豚生存与经济发展发生矛盾的现实状况下,洞庭湖的长江江豚保护对于整个长江江豚种群的永久保护负有重要的历史责任。WWF将支持加强环境因子的监测,论证更科学的保护措施。”
本次调查由WWF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湖南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联合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