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巧吃“水产饭”
“养殖的梭子蟹一般八月十五左右就可以全卖光,但也有不少养殖户留了一手,留下部分特别肥的,等到过年时大赚一笔。”涛雒镇东川村养殖户赵先锋已有八年海蟹养殖经验,他的660平方米的养殖棚里养了4000余斤梭子蟹。
暂养最重要的是温度,一般控制在8℃左右,太冷了存活率就很低了。虽然海蟹收获季节已过,涛雒不少养殖户仍然留了一手,准备将部分螃蟹攒到春节前后大赚一笔。48元一斤收来的蟹苗,养殖数月后,在年前出售,可以卖到80元。
赵先锋介绍说:“最高时可以卖到80元,今年会更高,买的基本上都是上门采购的大客户,尤以上海、杭州等地最多。梭子蟹带黄率达到80%就基本上不会再吃东西了,一般只给它们吃些小鱼、小虾,成本很低,绝对不会亏损。我们收起来的蟹苗48元左右,几个月后最低也能卖到60元。”
鲜花销路“难上难”
采摘、分类、包装……去年12月28日,10多名农村妇女在高旺村的盛旺花卉基地里忙得满头大汗,她们正加紧包装非洲菊。“说话就到元旦了,市场需求量自然大了起来,我们也更忙了。”村民牟善华承包了2亩非洲菊,每亩年收入在3万以上。
非洲菊又名扶郎花,直径10厘米左右,形似向日葵,原产于非洲南部,现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切花,种植成本低,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较为可观。2009年2月,高旺村的花卉大棚开始动工,逐渐建起了占地38亩的16个大棚,承包给了本村的8户农民。大棚内栽种了菊花、玫瑰、百合等20多个品种,其中主要是非洲菊。
“日照的花卉市场很多要来进货的,都被我们回绝了,没办法,我们已经签了合约了,都销往临沂了,尤其是元旦春节,花的需求量更大,供不应求啊!”高旺村支书丁仕武提起销路来就很“发愁”。
蔬菜产业“大丰收”
“我们这菜都是纯绿色无污染。现在蔬菜价好,加上节日快到了,每天忙得团团转。”大棚主人下元二村丁建富正在薅油菜,油菜、茼蒿、小白菜,一棚一棚的绿油油,幽香阵阵。
他家种了两个大棚,按照平时的批发价计算,一棚菜能收2万多,到年节时再涨一些,一年两个棚能收入到五、六万元。在涛雒镇,去年建起的下元蔬菜棚的蔬菜已经上市,石梁蔬菜基地更因其品牌效应供不应求。
“我们石梁芹菜现在是2块钱一斤,包装盒的是40元一盒,一盒4斤。现在快过节了,都得加紧包装,要货的太多了,不卖给谁也不好。”东石梁村书记庄光合也是很无奈。
东石梁看准绿色种植带来的高效益,成立了翠园蔬菜合作社,帮助村民共同打造“东石梁”牌生态芹菜。合作社的社员们纷纷表示,虽然节前市场供应让他们忙得团团转,可每个人的心里都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