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中国鲍鱼产量占世界八成 四分之三来自福建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11-24  
     人们发现,曾经在山东、辽宁沿海生息的鲍鱼,现在已经越过“生死线”,南徙到福建一带了。任职于黄海水产研究所养殖中心的燕敬平高级工程师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从事鲍鱼人工繁育、养殖研究,他说,全世界鲍鱼产量3万吨,中国占2.3万吨左右,其中,福建占3/4。在福建,有的乡镇鲍鱼产量达5000吨,有的县可产上万吨。

    燕敬平所说的鲍鱼,是皱纹盘鲍。在过去,这种鲍鱼生活的区域最南不过江苏连云港,主要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沿海一带生活。自然条件下,皱纹盘鲍一般生活在海底岩礁间,从低潮线以下至水深15米左右的浅海区,以水深2米~6米内最多。栖息区海水清澈、潮流通畅、海藻繁茂。燕敬平回忆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了皱纹盘鲍的研究。1974年,在福建省东山县首次培育出南移的苗种。到1985年,经过全国鲍育苗协作攻关取得突破,育苗产业急速发展。

    黄海所对人工养殖的探索,是从采用竹编的笼子开始的。1985年,全国鲍鱼产量只有100吨左右;1995年,即过千吨;2005年,超过2万吨。规范的筏式养殖推广普及,底播养殖、潮间带养殖、海底沉箱养殖、工厂化养殖、坑道养殖和底播增殖等技术应用取得很大成效,鲍鱼进入寻常酒宴。黄海所的老专家聂宗庆后来获得国际鲍鱼协会终身荣誉称号,获此荣誉全世界仅有4人。

    从1995年开始,鲍鱼产量提升的背后因素是“北鲍南养”。皱纹盘鲍生活环境的水温上限,是28度~29度,越不过黄海北部,而其最适宜温度是15度~20度。在北方,只有春、秋两季才能正常生长,所以生长速度受到影响。

    燕敬平说,北鲍南养是一大突破。最初,南方养殖者因为当地主养品种九孔鲍滑坡,所以到北方寻求新苗种。北方业者要过冬,也想到去南方找海区。北方的鲍鱼到南方暂养一冬 后,养殖周期缩短近一年,效益大增。

    但鲍鱼从“客居”越冬到迁徙“定居”,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鲍鱼的品种发生了变化:如同南方九孔鲍滑坡时所经历的苗种问题一样,北方鲍鱼在1995年前后也出现了大批苗种死亡。燕敬平199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对当时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在鲍鱼人工育苗生产中,使用的亲鲍在1990年以前多数来自天然鲍,1990年以后育苗用的亲鲍多数来自经人工培育的苗种长成的。据其多年育苗生产的经验,两种亲鲍的育苗效果差异明显,亲鲍中天然鲍所占的比例大时出苗量多,否则就少。其原因可能与人工苗由于近亲交配生产力下降和苗种质量较差有关。这种状况也影响到底播增殖的品种养成。

    解决这一问题,依靠的是杂交技术。1997年,辽宁省科技人员从日本引进商品日本盘鲍与皱纹盘鲍进行杂交,在参加鉴定会生产现场时,燕敬平感到非常震惊:每平方米产苗5000多只,而非杂交生产不过1500只。这一技术迅速推广,现在的黄、渤海几乎很难捕到真正的皱纹盘鲍了。

    一个生活过几亿年的品种,在养殖二十几年后就“消失”了。“即使有,也只能用于科学研究。”燕敬平说。他解释到,从经验看,杂交之后,鲍鱼的习性出现了改变,所适应环境水体的温度上限和下限都提升了2度左右。以前,鲍鱼在寒冷的严冬很少有冻死的。现在,山东半岛一些地区有鲍鱼大面积冻死的事件。另一方面,在福建、广东等地,来自北方的鲍鱼已经非常适应当地的环境了。

    单纯一个品种的变迁,即使是消亡,或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类似的事实经常发生。但是,鲍鱼“南徙”的前因后果,还包含许多耐人寻味的东西:一头鲍鱼的产卵量可达一百多万粒,所以,看似庞大的养殖产业,往往建立在最初几头亲鲍的基础上,在人工养殖环境下,近亲繁殖、种质退化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养殖业来说,品种是基础,基础不稳,整个产业不可能健康发展。

    从目前情况看,基本上所有的海珍品养殖都处于同一模式:因为市场需求的拉动,导致生产规模急剧膨胀。环境的改变和良种匮乏,就成为时时要面对的难题,而且一旦发作,往往就是毁灭性的。这对于海洋开发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有没有可能像陆生动物一样,培育自己的良种?或者说,皱纹盘鲍有没有可能提纯复壮?燕敬平说:很难。一代鲍鱼苗需要两年多的时间,多少代才能实现目标?这个过程会有多大风险?现在的环境下,基本不可能完成。从他在国外研究、考察的情况看,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不可能发生类似我国这样的情况:比如出产“澳鲍”的澳大利亚,对外来物种是非常慎重的,即使跨洲使用,也很严格。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